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2章 静观其变!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兄弟饮宴时,李承乾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南北朝是比较纷乱的一个时期,为了争夺帝位,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梁武帝的第八个儿子-萧纪,从小就聪明好学,善于舞文弄墨,很擅长写文章。成年后,也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在彭城太守、会稽太守、东扬州刺史任上,都干的有声有色。

后来,他去了蜀地,在蜀地大力发展农业、商业,治理的井井有条,同时也大量扩充军队,可谓兵强马壮。侯景之乱,都城建康被攻陷,梁武帝含恨而终,国家大乱。萧纪便借着这个机会大显身手,发布檄文,准备出兵讨伐侯景,为父报仇!

没想到萧纪还没有动手,就让湘东王萧绎抢了先,率先在江陵起兵攻打侯景。兄弟俩都知道,谁拿下了侯景,谁就有足够的资格继承帝位。

而萧绎也算是很厉害,在平定侯景之乱时连连取胜,声望更是节节上升。随后又挥师攻向萧纪,一连夺了十几座城池,把萧纪逼到了死路,最后萧纪和他三个儿子都死在萧绎手上。

李承乾告诉下面的四个兄弟,他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吓唬他们,而是想让他们明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意思。皇室要想把江山坐稳,那就需要有足够多优秀的子弟,作为皇权的屏障!

李家的子弟不少,就藩的宗室也有几十个,他们在地方做都督、刺史,掌握了一些权力,也办了一些实事,已经足够了!

但在京师的却没有几个,同辈的兄弟中,便只有他们四个。把他们留在京师,就是因为李承乾足够信任他们,相信他们能辅佐自己,将大唐推行新的盛世。

“青雀,朕知道这半年,你可是闲坏了,是吧!”

“陛下说那里话,臣弟能在府中逍遥,那还不是仰赖陛下的恩德!”

李承乾摆了摆手,今天是家宴,在场的都是他兄弟,说话没比必要拐弯抹角的,也不需要藏着掖着。

过去,大伙之间,或许有些问题,但那毕竟永祯朝之前的事,李承乾的意思很简单,过去的就让过去吧,全部擦掉,当所有事没发生过。

而李承乾呢,为了展示自己的诚意,稍后就会下旨,加李泰、李愔、李治,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让他们跟李恪一样入朝参政。

散宴后,李恪点了烟头,美美的抽了一口:“大哥,你瞧见没,老四好像有些不乐意!”

李承乾呵呵一笑:“从别人手里接赏赐,能乐意吗?朕要是跟他对调一下,他大概就高兴了!”

李承乾呢,原本是没打算再用李泰的,就想让他在京师混吃等死算了,反正也不是花不起钱来养他。

但上皇开了口,希望李承乾能给李泰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有一碗安乐饭吃。上皇都开口了,李承乾还能说什么,只能给李泰一次机会。

李恪听了也是无奈摇头,上皇是觉得尘埃落定了,李泰就能死了?这话也就胖子哄老爹有用,要是跟他说,李恪就赏他两个大耳帖子!

“哎,他的势力基本完了,给一个虚衔又能怎么样!”

李恪也跟着叹口气:“也是,父皇开口了,给了虚衔不为过!”

不过,胖子是什么德性,陛下也该清楚,他是那种至死都不愿意认输的,照着上皇的想法来,他这口安生饭很可能吃不到寿终。

“你说的,朕清楚,上皇也不糊涂。但你想过没有,上皇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世民是何等的雄主,他不是个糊涂的人,他怎么能不知道李泰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而他这么做,就是想让李承乾,再一次的击败李泰,彻底摧毁李泰的野心,让他认命,可以安心的过往下的日子。

这件事,上皇不得不做,而且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做,因为他怕在自己身后,李泰搞出了问题,到时候就没人能救得了他啦!

李恪笑了笑:“父皇为了那胖子,还真是煞费苦心。”

当爹的嘛,都是一样的,为了儿子,总会做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事,上皇为李泰争取这最后一次机会,李承乾是一点都不意外!做父亲一点也不敢马虎,事事言传身教,处处用心良苦,李承乾理解,所以他答应了上皇。

秦穆公十分疼爱她的小女儿,不仅仅是为她建造凤楼,凤台,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女儿的喜好,给到足够的支持,让女儿发挥天赋优势,助其成才,成为一名乐器高手。女儿不仅自己喜好吹笙,还称一定要嫁给和她有共同爱好的才子,秦慕公就帮她到处寻找,结果找到了萧史,二人夫妻和谐,生活美满,他们演奏的曲子甚至引来天上的龙凤,夫妻俩乘龙凤而去,促成一段佳话。

李世民呢,有秦穆公之心,就不知道李泰能不能像他期待的那样,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了!

李恪摇了摇头:“那里有那么容易。”

春秋时,鲁国的一位名叫孟孙的人,他的脾气暴躁,常常无故伤害别人。鲁宣公多次劝告他,希望他能改掉恶习,但孟孙始终不改。

有一次,孟孙无故伤害了一个人。鲁宣公非常生气,派人将孟孙抓来。比他是劈头盖脸,好一顿数落,可他就是屡教不改,所以鲁宣公不得不重处他。最终,鲁宣公将孟孙流放到了边远的地方。

“一个人如果执意不改错误,那么最终会自食其果,走上不归之路!”

“上皇也不想想,二十多年了,胖子什么时候痛并思痛过?”

反正李恪觉得挺搞笑的,李泰能改好,母猪能上树,父皇这是拿着他的小命在赌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大概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可大哥说的对,父皇的脾气就是这样的,撞了南墙也不知道回头。他要是不试一试最后的手段,是不会轻易罢手的。

李承乾抿了一口茶:“且走着看吧,朕现在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1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