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0章 敝帚自珍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永安坊,一排别样的院落,说它独特,是因为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安全感大大增加。

这一排规格相同的院子,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李承乾将其命名为四合院。

瓦片一层叠着一层地铺设在屋梁上,盖得严严实实,可有些抵挡风雨。结构以木构为主,砖木结合,重量非常地轻。如果遇上地震,还很少可以震倒的危险。

水井之侧,有一个脚踏的水车,人只要骑在上面不停的踏,下面的水就会通过水管流向伙房、浣衣房,铁质的水龙头一开,水便回流到缸中,省去了挑水之苦。

冬季严寒,因为担心水管被冻住,所以特地下挖了一人高,以保证冬季正常使用。

地板是清一色的樟木,樟木地板非常坚韧耐用不说,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这种木材可以自然地防虫。院子中间的地方还有花池,是种花、种菜,甚至布置成景山都没问题。

专门的暖器房,可以为全院子提供热力,保证冬季的屋中温暖如春。独立的沐房、公厕和污水道。洗衣、洗菜、洗澡,甚至排泄物,都可以从此排出。大大提高了坊间的整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疾疫。

是,比起宗室勋贵,文武官员雕梁画栋的府邸,这里是寒碜了一点。

但若是作为民宅,李承乾想问一句,千年王朝史,那么多坐朝之君,谁让小民百姓住上这样的院落了。

在重建的六坊中,有联排房,也有这样的四合院,更有规划好的商铺、工坊,且占六坊土地总量的七成。

知道这一套房子的成本是多少吗?

不算地皮,连工带料八百九十五贯。

可长安的百姓,只要家里出一个劳力参加建造,不仅能到了粮食作为薪俸,还能根据贡献高低,白白获得一套联排房,或这样四家合一的院落。

而持有长安、万年二县户籍,家中子弟有随陛下征战阵亡者,亦可获得一套,作为供养老者,抚育子弟之用。

剩下的土地,有一成要留给佛门建寺,人家出了最多的钱,应该得到报酬。还有一成的土地,要留给朝廷赏给以后立有战功的将士,一成赏给官员。

李承乾能得到的,不过是七成房屋中两成,及全部的店铺。还要靠它们回本,去推动下一个工程。

“魏相,你说孤敝帚自珍,不计牺牲多少平民,是吧!孤承认,孤是为了钱,这么赔本的买卖,不弄点钱,能行吗?”

“自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以来,有哪一朝哪一代,是真正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话虽如此,我们也只能勉力去做。”

“魏相,你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宰相,你告诉孤,好东西拿出来分享,什时候轮到贫困的百姓拿到大头了?”

是,在知识、技艺垄断的时代,会让一部分人在垒垒尸骨上积累大量的财富,获取较高的话语权。

就像魏征说的,天赋人命,这不公平,李承乾也承认。

但我们不得不通过这种方法来积累财富,把这些财富用于改善民生方面。

今天是永安六坊,明天是长安城,后天是整个关中,直至整个大唐。

一代做不完,就留给下一代,愚公移山,总有一天会做完的。

魏征捋了捋胡子:“殿下,你怎么保证,后世子孙一定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山一样财富摆在面前,谁能保证这些人都是不可动摇的“朝圣者”,有一个人起了觊觎之心,就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每一个人。

当他们所有人都起了私心,便会按照实力的强弱,瓜分这张大饼,然后在贪欲的作用下相互厮杀,直至毁灭。魏征年轻时,在起义军待过,李密、郑颋、窦建德都是这样的人。

李承乾摊手表示:“孤保证了,孤甚至保证不了,这项政策能不能在贞观一朝得到延续。”

魏征的意思是,政策要有延续性,长久才能看到效果,这话一点都没错。而先决条件,就是决绝统治核心问题。

但他只是个太子,说的更直白点,给魏征一样,都是给陛下打长工的,太极殿那把椅子最终会不会落在他手里,还不知道呢!

兴许哪一天,他就与息王一样,成为了又一个失败的例子。

“太子殿下,老臣还是觉得你直言不讳的样子,显得更有说服力一些!”

好吧!当着明人不说暗话!

李承乾就直说了,听说,陛下找魏征谈过,希望由他出任太子太师。他是希望,魏征不要来东宫趟这浑水,拒绝这个任命。借口随魏征怎么说,说他顽劣不堪也好,一身铜臭也罢,总之能搪塞过去就行。

“这老臣就有点不明白了!”

皇帝找到魏征,除了因为魏征是清正耿直之臣外,便因为李承乾很尊重魏征。这一点,从太子不厌其烦的跟他解释各种事,就能体会到。

人家一般的皇子,都是试图在朝中寻找助力,比如李恪的先生-中书侍郎-岑文本。李泰够高傲了吧,还是去求了陛下,想拜黄门侍郎-王珪为师。

是,从门第上来说,魏征的出身跟二人这种世家大族差不少。

但他好歹也是一朝宰相,当朝公爵,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不比岑文本、王珪低。

就这,太子看不上了?

“实话实说?“

“老臣洗耳恭听!“

李承乾举一个例子,数天前,新罗公主金胜曼入宫觐见,陛下问他,让新罗公主在东宫做个良娣可好。李承乾对答:一个双手泡菜味的公主,他接受不了。

这话,是当着金胜曼的面说的,这才是瞧不上,是真的没放在眼里!

如此说话,是伤人了一些!

但作为天朝上国的储君,李承乾没必要给他不尊重的人留颜面。

把魏征带到这里,又跟他解释这么多,就是因为对他持有足够的尊重。像魏征这样身处高位,手握权柄,依然能清心寡欲,布衣蔬食的官员,不多了!

“好吧!既然殿下有难言之隐,老臣就不刨根问底了!”

“但老臣的脾气殿下是知道了,看到不对的,这嘴就管不住。将来,若是有得罪的地方,还请殿下恕罪!”

李承乾笑着頟首,应是!

上一世,魏征临死都在为他担心,这一次,李承乾不想再让他跟着作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