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0章 怪事!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指南车由三国时期机械制造家马钧发明,采用齿轮的原理制作,将复杂的差速齿轮组合在一起,这些差速齿轮使机械控制的手指指向固定的方向──南。

这次出征,大军就带了不少,专门为大军指路。但有时也会失效,而且因为体积太大,斥候也没发携带。

现在,闲暇了,李承乾就想着,自己搞一个便携的指南针。

提到指南针,就不得不提到司南,相传战国末,磁山一带的人们发现一种石头可以吸铁。后来根据这一特性将磁石打磨成一把勺子,用于指示南北方向。所以就有了“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说法。

想到了“磁石引针”,磁石吸铁,间隔潜应的特性,李承乾就在帐中忙活起来。

但磁石磨针锋,是能指南,然而常微偏东,不全南,这也表面李承乾造的这个失败了。

可他也没有气馁,而是循着记忆不断的常识。先是以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

烧到通体赤红后,便用以铁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最后放在水盆中。

“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欧阳询走了来过。

“指南鱼,也就是新的司南!”

哦,欧阳询对这个倒是挺有兴趣的,扒拉了两下,便让太子解惑,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承乾呢,也是笑着给他解释,“置炭火中烧之”,是使铁磁中的“磁畴”增强。“蘸水盆中”,将加热至赤红的鱼尾浸入冷水中,通过急速冷却让磁畴固定下来。“以尾正对子位,没尾数分则止”,是让鱼尾正对北极且略向下倾斜,是为最大程度利用地磁感应,使之最大程度地磁化。

这种指南鱼“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需要借助水,将其浮在水面上,鱼头所指方向就是南方。

欧阳询捋了捋胡子:“这东西的确要比指南车方便多了!”

可李承乾还是觉得不够,这种指南鱼放在平时,或者船上还行,要是放在陆地战场,那不成笑话了,谁能碰着盆找方向。

所以,他得制作出一种,适合陆地作战使用的,像火折子一样,随时掏出来就能用。

“殿下,不要急,慢慢来,你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事都干好,不是吗?”

“来,一起用饭,老夫跟你说说,今天送来的奏疏!”

李承乾也是知道这个道理,便洗手坐在了桌前:“信本公,一块吃,便吃便说!”

.........

长安城出了一个怪事,有传言说枨枨在杀人取其心以祭祀天狗,这件事炸了锅,老百姓家家戒严,甚至有的人家里直接准备上了弓箭。

“什么是枨枨?”

“枨枨是传说中取人内脏的恶鬼。山海经载:“阴山附近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当然天狗的谣言过去也有,隋开皇七年高劢上表称:陈氏数年,荒淫无道,国内妖异之事盛行,时常有挖人心肝祭祀天狗的事情发生。

所谓君权神授,只有为君者当政有失,上天才会降下预警,警告当政者。

在百姓看来,枨枨出来取人心脏,其实就是陛下失德所致,这枨枨就是陛下引来的。

“当然,百姓的认识,与实际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是有人在搞事。京兆府、大理寺、左右武侯齐出,一边安抚百姓,一边追击造谣者。”

虽然至今,没法查证这次谣言是由何人所散播,但一则如此荒诞的谣言,却在能贞观盛世中引起如此大的恐慌,那就耐人寻味了。

正如秦朝时期的“祖龙死而地分”,“亡秦者胡也”。谣言也是不稳定因素,是容易引起混乱,甚至动摇国家根基的,所以不得不重视。

道理李承乾自然是明白的,可谁这么无聊,会想用这种手段来污蔑皇帝呢?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贞观初年了,那时候因为玄武门带来的影响,皇帝做事都会留有三分余地,不会做的太过。

但现在,哼哼,不要让父皇找到,否则他三族都得跟着一块走。

欧阳询淡淡一笑:“事情没那么简单!”

前隋的时候,还有童谣呢,说什么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这三首歌谣,有多少姓李的大臣被屠戮,就连先帝都差点把命搭上。

可事实证明,又有时候这些谶语也是有道理,就拿现在来说,这天下还不是让李家给站了。老百姓没那么多坏心眼,他们只是看到了谶语成真。自然也就懵懵懂懂的认为,这些都是对的。

“你是说,有人想谋反?”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欧阳询捋了捋胡子。

他一把年纪了,从南陈、前隋,到如今的大唐,三朝走过了,这样的事见多了!

有野心的人,什么样的年代都不会便,他们不会认为大唐有多好,只会认为自己要是做了皇帝,肯定比陛下强。

李承乾点点头:“那父皇有什么特别的旨意吗?”

这个没有,皇帝只是让房玄龄,每日把重要的事,单独写成本子,递到骊山行宫,其他的真是一句话都没有。

不过,欧阳询认为太子不必过分担心,安心养伤即可,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点事还难不住他。

更何况,对于储君来说,涉及谋反的话题,尽量要少掺和,说不准有什么人使坏心眼,就把这盆脏水扣在了你的头上。

李承乾当然知道,欧阳询是为了他好。但这个事,他还是有些不放心,遂写了一个条子,递给张思政,让他去东宫亲军都尉府传令,让谢文远和邱行恭,对此事上一点心,查一查,到底是什么人搞鬼。

“信本公,你放心,孤不去,就是让人查查,仅此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