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3章 旧事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在欧阳询的眼中,李渊少时便“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的英雄式的人物。见人一面,不论贵贱,即能十数年不忘。当时的山川冲要,他也做到了一览便忆。可惜,就是可惜在他晚年,太过迷恋于帝王的权衡之术。

说到元贞皇后,欧阳询记得,武德时的一次宫宴,黄门侍郎陈叔达拿着葡萄,却没有吃,李渊询问原因。

陈叔达解释道:我母亲患有口干病,想吃葡萄却吃不到,我想拿回家给母亲吃。

李渊听后,抹了一把眼泪,叹息道:“你还有母亲可以送食物呀!”

元贞皇后,是独孤家三姐妹中,唯一一个死后才做成皇后的人。

元贞皇后一生育有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汉王李洪、先帝和同安大长公主。最后活下来的,也只有两个小的。

因为生产太多,身体落下了毛病,年纪大后,经常有病危的时候,而元贞皇后的脾气并不好,媳妇们因为其性情严厉害怕她,全都称病不来侍奉。只有太穆皇后和同安大长公主敢在身边服侍。

欧阳询的养父-江总,与独孤家交好,他自然与元贞皇后相熟,欧阳询少年时,元贞皇后还想过把同安大公主嫁给他呢!

可惜,最后让司徒王秉以太原王氏的势力相压,使他的儿子王裕,抱得了美人归。这家伙是武德八年死的,死的时候只有五十九岁。

可欧阳询并没有因为他娶了同安大长公主就记恨他,因为他一直把同安当妹妹看。而且,他非常欣赏王裕,那是个性情温顺的谦谦君子。可惜啊,好人都是不长寿的。

但他也惋惜同安大长公主的命运,同安公主与驸马王裕生有一个女儿,是隋炀帝后宫的嫔妃,当时隋炀帝很忌讳李渊,有一次下令李渊见驾,恰好李渊生病,隋炀帝就问王姑娘:“你舅舅怎么这么迟”,王姑娘说是生病了,隋炀帝就恶狠狠地说:“能病死不”。

后来,李渊还是拖着病体去见驾了,但他却没有见到炀帝,而是见到了外甥女的尸体。炀帝就像挂风筝一样,把她挂在了殿中。

王姑娘死后,同安大长公主性情大变,此外,王裕还有个儿子-王仁表,是妾室所生,贞观初为岐州刺史。他的夫人-李氏也是李氏宗室之女。

但同安大长公主并不喜欢这个媳妇,所以在王仁表一死,李氏和儿子王方翼就被赶出了家门。

上个月,同安公主病了,欧阳询去探望,听到她嘴里碎碎念着王方翼,就知道她是想孙子了。但又不肯原谅李氏,所以便一直咬牙挺着。

“哦,这个李氏,她是怎么得罪姑祖母的?”

“还不是因为王姑娘被隋炀帝杀了后,王府举丧,她竟然在一旁假模假式的哭泣,被同安看到了。”

哦,明白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大长公主的亲生女儿死了,便不用担心家产了,王家和公主的产业都会落到她的手中。

“唉,是啊!人心不足蛇吞象,太原王氏,那么大的家族,难道还怕没钱花吗?”

当然,太原王氏也很鄙夷李氏的为人,所以在王仁表去世后,并没有分给他们母子太多的钱粮,母子只能迁居到凤泉墅。

欧阳询听说,王方翼年纪尚幼,便就与其他杂役一起垦荒种田,栽种果树,修缮围墙和房屋,这可是个好孩子。

王方翼,李承乾太知道了,修筑碎叶城、平定西域叛乱、创造了耦耕法和耦耕犁,那是可是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的人物。

王方翼长期担任唐朝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的长官,处在唐朝对外战争最为激烈和密度最大的地区。但王方翼在任期间,几乎以全胜的战绩,击败了众多强敌,西域始终牢牢控制在唐朝手中,史称“西戎震服”。

“这个,王方翼多大了?”

“听同安说,今年应该是十五岁了!”

李承乾淡淡一笑:“信本公,孤帮一把怎么样?”

“哦,太子愿意做这个中人?那自然是好的。”

东宫是有权召功臣子弟入宫做侍卫的,李承乾可以以东宫的名义,召王方翼为千牛备身,让他在显德殿当差。这样一来,他和他的母亲便要搬回长安。到时候,在大长公主府邸之侧,给他们一处宅子,让王方翼时常去看看大长公主。老人家年纪大了,想孙子,也疼孙子,时常长了,大长公主自然也就原谅李氏。一家人可以和和睦睦的过下去,也让大长公主可以安享晚年。

“太穆皇后走的早,孤没有见过她,在孤的印象中一直是万太妃,做着祖母的角色。万太妃呢,是楚王的母亲,楚王早亡,便是孤的二弟李宽过继给了他。”

“小时候,每次看到万太妃抱二弟,孤都挺羡慕的。可孤知道,孤是秦王的长子,要有规矩,而且太妃与先帝一样,都提防着父皇呢!”

“在孤的记忆中,先帝从来没对孤笑过。哪怕是贞观八年,在两仪殿宴请西突厥使者,四夷来朝的时候。”

“孤只记得,他拿着棍子、鞭子打孤,从来都不听孤的解释。当然,这只因为孤是秦王的长子,是叛贼的继承人。”

那场宴会,欧阳询也在,他知道当时的情景,臣工们祝李渊千万岁寿。李渊大悦笑道,胡、越一家,自古以来就没有这种事。

皇帝代表诸臣敬酒,李渊喝了,但太子代表皇室敬酒,却被他冷脸骂了一句:怂柿子!让李承乾在诸国使节,满朝文武面前,很是下不来台。

可这人啊,最不喜欢谁,最后就得指着谁,李渊最后的时候,陪在他身边,还就是这个他最不喜欢的孙子。

欧阳询叹了口气:“先帝啊,的确亏欠殿下。他不该那般对待殿下。”

李承乾摆了摆手:“过去了,都过去了!上皇走的时候,还摸了摸孤的头,孤知道他是在表达歉意。”

老实说,他是真羡慕祖孙相协之家,这种好事,他愿意帮忙,成人之美。

“好,那老臣就代王方翼,谢过殿下的恩典啊!”

“哎,您老人家坐好了,孤可受不起这么大的礼,孤也是想替上皇尽一份人心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