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9章 洞若观火!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为了加强辽东粮道供给,保障粮道的安全,李承乾着即命左领军将军赵孝祖、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候将军薛孤吴仁、婺州刺史崔义玄、扬州刺史房仁裕五将,远赴辽东,专司看护粮道。

办完了这事,李承乾本来想换衣服出宫,去大理寺看看,却不想孙伏伽、崔钰、张睿三个人一起来了!

崇贤馆学士-左肃政台主簿-李延寿,昨夜在万桦酒楼,被人刺杀了!

李延寿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而姑臧房为陇西李氏定著四房之一,与宗室是近亲,他这么突然就死了,三臣不敢怠慢。

“李延寿?”

李延寿早年即怀有“思欲追终先志”之抱负,跟他父亲一样,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修史就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官修史书《隋书》《五代史志》《晋书》都有他参与其中。

上个月,他还把《南史》《北史》带到东宫,请李承乾指正一下,他要收尾了,要进行最后一次校阅。

他就是个一心修书的读书人,杀他,有什么用?而且,他能得罪什么人啊!

“凶手呢,凶手抓到没有?”

“抓到了,而且是人赃俱获,人家也承认了!”

这凶手啊,不是别人,正是与他对饮的助手,崇文馆学士-戴康。至于说为什么杀人,那理由太特么奇葩了!

李延寿用通史体例叙述南、北朝史事,所以打破了朝代的断限,分别对北朝、南朝的人物、史事作归纳集中,帝纪、后妃、宗室均依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以下的诸臣列传也按照年限的先后顺序排列,对一些高门大户则其子孙附其父祖传中连缀书之。

但戴康认为延寿叙例为家传之体,不应用于国史,他把国史变成家谱实在谬妄。李延寿有意把自己补充史料的重点放在志怪、虚构的传说上,可谓是大抵偏记小录之书,求诸国史,最为实荒谬。于是,两人在酒桌起了争执,他一时激愤,才用割肉的刀子,错手杀了李延寿。

“就因为这个?”

三臣齐齐点头,因为涉及陇西李氏的子弟,他们特别留心,而且还去盘问了不少人,他们都说二人时常因为修史的意见不同,而闹的面红耳粗,但谁也没想到,戴康会这么冲动,竟然把李延寿杀了。

戴康呢,也很后悔,杀了人,还让掌柜报了衙门,自己就在房间等着,而且交代的也很清楚,大理寺几乎是没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件事办了。

按理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戴康这个事呢,实在是酒后的意外,他本人又有悔过的表现,所以按照最轻的量刑,他也得流放三千里。

可戴康呢,是个死心眼,他觉得自己杀人了,就该偿命!但他请朝廷,让他晚点死,给他一年的时间,让他在大牢中,把没修完的书修完!

这个例子,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因为设计跳跃一年的秋决,他们需要太子的明示,才能有理由在三法司的合议中把相关的手续办下来。

李承乾把碗里的茶喝完,皱起了眉头:“确定不是有意的?”

三臣点了点头,他们都确信,这的确是个意外,是戴康酒后无德了。

见此情形,李承乾也是叹了口气,这读书人啊,他们要是犯起糊涂来,那真是比市井百姓还糊涂。学问这种东西,什么时候讲究一家之言了,一个人一个写法,难道说就自有他们自己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什么想法!

但像三臣说的,这的确是个意外,既然是意外,给一个恩典,了却他的希望,也不是不行!

权衡了一番,李承乾点点头:“好吧!给你们写一个手谕,宽赦一等,让他把书写完!”

三臣刚走,莒国公-唐俭来了,爽直豪迈,不循规矩,又是先帝、陛下的故人,所以觐见的时候只是拱拱手,便凑合了过来!

“唐公,你不在弘文殿理事,怎么跑到孤这来了!”

“老臣来给殿下看相啊!”

听到这话,李承乾笑了,大业年的时候,唐俭对先帝说:您长相有日角龙廷,姓氏又合乎图谶,久系天下人望。.........占据秦、雍之地,这就是与商汤、周武一样的大业了。

“不是唐公,孤没得罪你吧!你知道,你嘴里的图谶,可害人的利刀吗?”

唐俭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本书递给李承乾:“可不是老臣要说,而是这本市井最近畅销的《秘记》,这里面说的,才是大事!”

这里面其中有一句话说的很有意思,说陛下出征后不久,太白星屡现于白昼,这是天下大变的预兆。还说了,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代李氏而据有天下。

市井还有流言,说李君羡的小名“五娘子”,官职还是左武卫将军、封号是武连县公、属县更是武安县,皆有“武”字又为“五娘子”。说他这个替张士贵代掌玄武门的大将,即将成为新天子!

要是按照这本《秘记》所言,那李承乾就是下一个杨广了!唐俭是好奇,他想看看李承乾是不是也有一颗大大的脑袋!

哈哈.......,李承乾笑的前仰后合:“唐公,你是来替李君羡说项的吧!孤知道,你们俩有交情!”

唐俭也是毫不隐晦,他的确是与李君羡有些交情,他也不相信李君羡二心。而他呢,也了解陛下的脾性,为了保住李氏江山万年,不管这个事是有影的,没影的,都会找借口处理了李君羡!所以啊,他来找太子,他知道太子讲理,想请殿下给主持公道,把那个写《秘记》的小人,离间君臣的家伙揪出来,让他大白于天下!

李承乾呢,也是呵呵一笑,从一摞卷宗中,翻出了一分,递给唐俭,这里面就是亲军都尉府调查秘记的情况。这里的详细介绍了,那本《秘记》是如何在长安传播的!

“殿下对此,早就洞若观火了?”

“唐公,孤不糊涂,知道有些人不想让大唐太过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