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9章 分蛋糕!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两日后,延康坊-魏王府

内管事-郭康,闻府卫来报,有个小孩子登门也是奇怪,于是赶过来看看。

到了门口,便瞧见一位精雕玉琢的小娃娃,怀里还抱着一头憨态可掬的九节狼!

他算是明白了,守门的府卫没什么赶人了,这小娃娃长的真好,谁看了都不免生出怜爱之心。

郭康蹲了下来,揉了揉他的脑袋。

“娃娃,你是找谁的?”

“找我叔父!”

找叔父?

郭康有些糊涂,但也是不厌其烦的告诉李象,这里可是魏王府,不是寻常人家,冲撞了王驾,可是要治罪的啊!

所以,不要吵,也不要哭,慢慢跟他说,要找的人是谁,他去里面把人叫出来,可好?

李象点了点头:“找我四叔-魏王!”

扑通,蹲着的郭康当场就跪了,口水差点没把他呛死!敢情来的这位,还是位皇孙。再瞧他身后跟着两位彪形大汉,制式横刀、黑色圆领袍,一看就是百战之辈。

“小殿下是东宫的皇长孙?”

郭康问得很小心,连语气都柔和不少,他是真怕吓着这位皇孙。

“是啊!我是李象!”

额!郭康对李象告了声罪,连滚带爬的跑回府邸,滚进正堂,气喘吁吁的对李泰禀告:皇长孙来了!

谁?

李泰皱了下眉头,眨眼之间,抬手就给了郭康一个大耳刮子。

“混账东西,谁让你拦我大侄子的。”

郭康也是一脸懵逼,这进来通报,不请不得入,这是规矩啊,怎么成我的错了!

可李泰根本没给他解释的机会,大步走了出去。今早,便听到太子以盐化雪之事,且进度异常的快,昨晚就开到蓝田了。

眼看着太子就要立下大功了,他能不急么!

而李象的到来,很有可能就是东宫抛来的橄榄枝,他那个大兄最是善于用利益收买人心。

而对李泰来说,这个举动,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他都不会拒绝。少了他魏王一份,成体统么!

哈哈,“大侄子,你怎么一个人来了,你父王呢!”

话间,李泰还很体贴的用手给李象暖了暖耳朵。

“父王在坊间呢,城外清雪的车不够了,让侄儿来找四叔借。”

李泰哈哈一笑:“谈什么借不借的,四叔的就是你父王的,我们是共天共地的亲兄弟,不分彼此!”

弯腰抱起李象,李泰吩咐郭康:“把王府大车都调出来,还那些亲卫、家仆,本王是皇子,必须做出表率来!”

.........

李承乾点着李象的小脑门。

“让你去借车,怎么把你四叔都惊动了,不知道他还病着么!”

“太子殿下莫怪象儿,是臣等要跟他来的。臣弟还派了家仆去请相熟勋贵官员,让他们也派人来清雪。”

嗯,递给李泰一碗热姜汤:“有三弟、四弟分忧,孤可以躺在这帐中睡觉了!”

李泰、李恪两兄弟也是相觑一笑,三兄弟虽然各怀鬼胎,但此刻他们的利益是相同的,清雪任务完成的越漂亮,他们在李世民面前就越得宠。

看着李承乾与二王在地图前商量分工,魏征也是会心一笑,能把敌对的两头驴拴在自己的槽子里,太子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还有心胸。

“长安九县的道路,预计会在明晚结束,接下来就是附近诸州,华州、同州、岐州、邠州、商州。”

“岐州、邠州交给青雀,华州、商州由为德负责,孤负责居中调度,同时收京兆的尾和同州,有问题吗?”

“好!没有问题就准备出发。清道的同时,发令给各州刺史府,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征调的百姓一律按人头赏粮,朝廷吃点亏没什么,别让百姓白忙活!”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到达各州后,要以各地的折冲都尉府为主,金吾卫的士卒也累坏了,多给他们休整的时间,保持战力,以应对万一。

二王领命离开后,魏征坐在火炉前,将烤好的芋头掰开,分给李象,还温声的提醒他,小心点,别烫着。

“太子殿下,老臣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二位在别人面前这么听话。老臣还以为,只有陛下能挟制他们。”

坐过来,接过芋头,李承乾瘪了瘪嘴:“魏相,你记错了,这不是你的第一次!”

嗯?

从前,还有吗?

“有,当然有!武德朝的时候,孤带着他们揍息王家的几个王子!”

“孤跟你说实话,孤分功劳给他们,真是做给陛下看的,真的!”

听到这个,魏征笑了!同仇敌忾,利益共同,的确,道理是一样的。朝中那些人,太小看太子了。他过去不做,不是他没办法,而是觉得还没到该的时候。

喝了姜汤,魏征又很说出了自己疑惑。

“殿下,老臣很好奇,老臣与玄素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与齐公也同朝多年,也算了解。怎么你会的,他们都不会呢?”

自然是学以致用了!

《中庸》有云: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张玄素也许不是他想要的臣子,但他的确是个好先生,他讲的那些经典,也不都是废话。

关键还得看你怎么理解,怎么运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魏征点点头:“一样水养百样人,是老臣着相了!”

“魏相,你这说话不带刺儿,孤听着真是不习惯啊!”

魏征呵呵一笑:“是好听的话不假,可也有难听的话等着殿下呢!”

他俩身前这个火炉,带着薄铁管的这种,可随意拆卸、组装,接口、漏洞的地方随便用黄泥一抹,便可使用。造价、时间上,都要比暖器低多了。

可李承乾呢,却颠倒了个头,把贵的放在前面,狂揽了一笔好财!而这个造价更低,更为方便的,如果不是闹了雪灾,哪辈子拿出来还不知道呢!

过去,魏征常在朝廷骂那些世家,骂他们敝帚自珍,把好的学问、技艺都藏起来,在知识上形成垄断。

“可殿下,你能不能给老臣解释解释,你为什么也要这么做?为了钱?还是收买人心?”

“殿下事事计较,考量得失,这有失仁君之道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