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9章 想法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士庶之际,实自天隔”,自魏晋以来,门阀世家为了维持士族的血统,巩固自身的利益,严格实行门第婚。世家是士族中最顶尖的存在,五姓七望,是大唐地位最高的一群家族。

李义府在含元殿,揭了河东薛氏的伤疤,说早年间薛元超娶了上皇的侄女做正妻,却依然觉得不满足。他说他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上皇闻之,也很惊异,便谓群臣曰:山东世代衰微,如今无人做官,却还自称士大夫,婚嫁时,依此大量索取财物。他们中有的人才能平庸低劣,却还自夸高门,炫耀祖先,凭此富贵,不明白大家为何还如此看重他们?

可一些世家的官员,对李义府的五姓十族禁婚之事,却很是不以为然,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挡箭牌找的也很不错-高祖皇帝。

武德元年,高祖皇帝谓群臣道:我家陇西旧族,世姻娅帝室,一呼唱义,不三月而有天下,公复华胄,职宦光显,非刘季亭长、萧曹刀笔吏比也。

由此可见,李渊看来自己能够推翻旧隋取得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的出身,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所以在利益立场上能够关陇门阀所信服。

而关陇世族这一次,却没有顾及什么唇亡齿寒,而是摆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只听陛下的,陛下怎么说,他们怎么做的。不要说限制通婚,土地这等小事,就是要他们的命,也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次限制通婚的是他们,与关陇世族没什么关系。对关陇世族而言,与皇室联姻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长孙太后,苏皇后,太子的良娣、雍王李医的王妃、恒王-李厥的未婚王妃,还有一些宗室子弟的妻子,都是他们关陇世族的人。

而且,陛下做太子时,就与长孙太尉说过,关陇世族是自己人,与山东世家不同的。多年来,陛下对关陇世家的关照,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子弟,在朝为官,在军为将。就说候莫陈辉吧,一个瘸子,都能做刑部侍郎。在关陇世族的眼中,只有跟着陛下走,才是最稳妥的。

........

宣政殿

“今天朝上的势头,你看明白了吧!”

李义府点了点头,他当然清楚,他把山东世家得罪死了,那些人对他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食肉寝皮。

而要让那些世家,拿他没办法,除了要仅仅靠着陛下,还要做出成绩来,削弱他们,不停的削弱他们。

这让李义府想起了一位古人-商鞅。

商鞅,在打击贵族方面,可是有狠招的。

其一,废除世卿世禄制:变法前,秦国的爵位和官职大多数是由贵族子弟继承,这种制度导致了贵族的权力和地位越来越稳固,可以左右秦国的政局。而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将爵位和官职与军功挂钩,让普通士兵有机会通过战功获得爵位和官职从而打击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其二,禁止私斗:商鞅禁止了私斗,规定只有国家才能发动战争,私斗被视为犯罪行为,这一措施减少了贵族之间的争斗。

其三,实行连坐制度:一家有罪,九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则同罪论处。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贵族之间互相监督,分散他们凝聚力,也让他们可以互相提防,敌视。

“既然,有思路了,那就去做!不过,做之前,多与中书令商量一下,你们都是寒门子弟,沟通起来容易一些。”

看着李义府屁颠颠的走了,李恪莞尔一笑:“大哥,这家伙现在可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

李承乾放下茶盏:“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是他自找的,不是吗?可不是朕强迫他的!”

吴起在楚国实行了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让楚国富国强兵。结果他还没有完全推行开,支持他的楚王就死了。就在老楚王的葬礼上,吴起就被那些贵族给射杀了。

商鞅的变法,影响到了秦国旧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很快就被守旧的贵族来了一个反扑,把他给五马分尸了。

李义府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他能不明白一旦挑衅山东世家失败,等待他的是什么后果吗?

他是清楚的,或者说上本的时候,他就想好了!既然,他都想好了,权衡过了利弊,那李承乾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怎么说呢,这个事办成了,李义府就能再进一步,真真正正成为国朝大佬,如果他失败了,那就会跟商鞅、吴起一样不得好死!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李义府是个赌徒,当年他可是拿着自己的脑袋,换的东宫詹事府少詹事。现在,李义府被山东世家逼急了,不得不与他们开战,而开战的后果是什么,恐怕只有老天知道。

李恪点点头:“是啊,风浪越大鱼越贵!李义府是压上自己的身家了!”

李义府貌柔恭,而阴贼褊忌于心,这是一条咬人的恶犬啊!皇帝当年选择他,大概就是为了留有此用吧!

李承乾撇了撇嘴:“朕可没这么说,这是你说的!”

李恪摇头苦笑:“大哥,兄弟几十年,半辈子过去了,你什么心思,臣弟能不知道吗?”

不过,李恪认为,陛下做的是对的,只要留好后手,留好杀人的刀的。关键的时候,拿出来,这对大唐,对李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李承乾递了一个果子给李恪:“朕呢,从来没想过大唐会在咱们这一代出问题。但朕不得不为子孙考虑,我们不能保证子孙不会出问题,所以只能提前决绝会出现的问题。”

五姓七望必须在永祯一朝,衰落成二流世家,绝不能让他们抬头,成为威胁皇权的存在,更不能让寒门子弟趁机做大,主宰朝堂,所以李义府最好不好走错了路。他可以打击山东世家,但不能成为寒门子弟的领袖,这是李承乾的底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9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