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5章 反常!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承庆殿

御案上,摆着三本奏疏,全都是李恪上的。

《防关中旱年疏》、《便民出行货物疏》、《改善长安市面环境疏》

点了点三本奏疏,李世民看向下面的房玄龄和岑文本。

“这,为德什么时候对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感兴趣了?”

岑文本摇了摇头,他可不认为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可都是改善民生,京师环境的好事。费时费钱,还容易不讨好。

他劝过吴王了,即便是好事,也该一件件做,不该操之过急。

但吴王不听,好像生怕有人跟他抢似的,不仅掏空了全部的家资,还从东宫借了不少呢!

哦,“从高明那借的?”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最近高明与为德,走的很近啊!”

房玄龄嘿嘿一笑,上前了一步。

“陛下,他们兄弟和睦,不正是您的福气么!”

是啊!兄友弟恭,李世民一辈子没求到的东西,总是希望下一代人,不要重复他这代的悲剧。

他看得出来,李恪这三本奏疏,完全就是在呼应太子的改建长安的计划。

自掏腰包,自负盈亏!朝廷不用花一分钱,每年还能收点赋税。

虽然,有点经商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为了便民。

只要对百姓有利的,就一定是好事!

他没什么理由拒绝!

可他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会选择李恪,难道他不怕养虎为患,终被反噬么?

“陛下,陛下,您不同意?”

李世民笑了笑,把奏疏递给岑文本。

“行,朕同意了,就按为德所奏办吧,让京兆府给些便利条件。”

“至于,稚奴的婚事,便定应国公府的二女吧!”

王家出了这样的事,自然不再适合与皇室联姻。太子手段高明啊,事都一件件办成了。

应了一声诺,岑文本行了一礼,随即退了下去。

此时的殿中,便只剩下李世民与房玄龄君臣二人。

“你说,高明在搞什么?”

房玄龄真不清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好的。

太子很称职,还能压制住兄弟们,桀骜不驯的吴王就是典例。

“陛下,你是不是多虑了!老臣觉得,对您和皇后的纯孝,都是真的。”

“玄龄,他是朕的儿子,朕自然相信他的孝心。”

李世民只是猜不透他的心思,也摸不准他的路数,这让他这个掌控万事的帝王,有点小失落。

“陛下,儿大不由娘啊!”

李世民点点头,顿生怅然若失之感。

“是啊!儿大不由娘!”

做父亲难啊,推干就湿,耗尽心血,看着他们平平安安成人难,教他们堂堂正正做人难,指望他们克绍箕裘,光大祖业就更难了!

“玄龄,你是个厚道人,也是朕最放心的人。”

“替朕多看着点太子,替他挡一挡暗处的冷箭。”

是,房玄龄郑重应诺,他知道陛下说这种话,绝对是山雨欲来,有人要对太子下手。

.........

与此同时,李承乾正在东宫,教三个小家伙,解方程式!

见到谢文远进来,也是叮嘱三个小的好好做课业,然后招呼他到了一旁。

“怎么了?”

“吴王遇刺了!”

李承乾面色一变:“老三怎么样?”

吴王倒是没受伤,但折了几个护卫。

可这事透着邪!

太仓促了,而且一击不中,即行远遁,这不像是想要刺杀的样子。

李承乾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把那个怪念头甩了出去。

“老三,犯不着跟孤耍这个心眼。”

“请殿下给臣一点时辰,臣会找到凶手的。”

好吧!查就查。

但李承乾要告诉他,亲军都尉府要低调行事。

“行了,你去吧!孤去看看老三!”

到了宫门,便碰见了房玄龄,听说李恪遇刺了,老房也很震惊。

这是什么人啊,敢行刺国朝的亲王?

“孤也不清楚,走吧,相爷,一起去看看吧!”

上了马车,李承乾便把侧面小箱拉了出来,正好形成一个半圆的小茶几。

抄起小铜壶,盖在小火炉上。

随即,又从半圆的茶几中,抽出几个罐茶叶,征求了一下房玄龄的意见,选择了剑南的贡茶。

更有意思的是,茶几上,还有能吻合茶盏的凹形底座,即便是马车颠簸,也可保证茶汤不撒。盘边还有装核桃仁、榛子仁的干果的小盒。

“太子殿下,这太讲究了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孤不喜欢遭乱。”

当然,他这并不最讲究的。皇帝、皇后的御车,也有一套类似的东西。

但却比他的精致多了!

规矩他懂,不可逾越,所以便只能将就了!

“老臣怎么觉得,这已经很奢侈了呢!”

“寻常的马车,最多便只有两个暖手炉。”

光享受有什么用,房玄龄觉得,太子出门还是应该多带一点护卫暗中相随。

可李承乾却跺了跺脚下的地板,这整车的木头中,中间还夹着一层极薄且坚韧的铁板,寻常的箭矢,根本就没法射穿。

除了房玄龄看到六个护卫外,这暗处还有五十名六率精锐。

“就算贼人侥幸都过了,还要过孤这一关!”

君子不立围墙之下,这个道理,他七岁就懂了!

玄武门之变后,他们一家人从秦王府搬进了东宫。所有人,膳食照旧,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唯独他和陛下,不行!

长孙皇后说宫中受息王恩惠者颇多,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要为息王一家报仇。

在宫禁肃清之前,吃的问题上,要格外注意。

她在寝殿中,存了两袋面,每顿饭食,都用鸡蛋、面、水、盐、葱,和成面糊,放在铁盘上烤。

菜也是她自制的,割一些韭菜、韭菜花,剁碎了,喂一些盐。

吃的李承乾那叫一个烧心。

可每一次,他叫苦,长孙皇后都会打他的手板。

而且,异常严肃的告诉他,所有人都可以死。

但只要他和陛下还在,秦王府的势力就能掌控朝堂。就没人能清算这些拥戴他们的功臣。

“整整三个月,吃的孤嘴里都火泡!”

“那滋味,唉,不好受!”

房玄龄接过茶盏,頟首附和:“娘娘高瞻远瞩,殿下倒是养成了好习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