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6章 房谋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李恪没想到,这二位亲自来了,十分热情的把他们迎了进去。还让王妃杨氏,亲自准备酒席,他要好生招待二位稀客。

“老三,吃饭不急,说说,怎么个事!”

说这个,李恪也是犯糊涂。他就一时兴起,决定去京兆府取,长安街面详细舆图。

结果就遇到了刺客!

可他们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一击便走!

与其说是刺杀,李恪更认为是一种警告,是对他与东宫亲近的警告。

是什么人,这么不希望,他俩联手呢?

最近得罪的人太多了,李恪还真没法确定。

“放心,孤已经让谢文远去查了,会有结果的。”

这个,李恪倒是不担心。他李老三也是弓马娴熟的主,下一次,他一定要留下他们。

房玄龄捋了捋胡子:“吴王,还是要多加小心。”

“毕竟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哎,李承乾抬手插了一句:“房相说的,你要往心里去,明白么!”

正好房玄龄在这,他们好好说说打井的事。在芒种之前,必须打一千口井,他要看个开门红。

人员方面,李恪的庄子有的是劳力,但丰富打井经验的人手,却是短缺的紧。

论打井,自然没人比都水监更擅长了。

可那是什么地方,房玄龄应该比他俩都清楚。这样的人手,他们哥俩可支使不了。

所以,这人手的问题,就得落到各州刺史公廨上。他们都养着一些匠人队,修桥铺路,打井修渠。

房玄龄可是左仆射,这些人很多都是他用出来的。只要他随便打个招呼,他们还不屁颠颠的把人送来。

李承乾要的不多,一州出两个好把式,就行!待遇从优,老三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呵呵,“老臣这是不是遇到鸿门宴了!”

接到太子的眼色,李恪笑着给房玄龄倒了一杯酒。

“房相,您可得多帮忙啊!”

房玄龄呢,位在中枢,每天求他办事的人,得从弘文殿排到顺天门。

但这些人,多数是为了自己才求他的,很少有人为了百姓,到他面前讨这个人情。

况且,这是他们兄弟,第一次联手,而且还是关系百姓福祉的好事,房玄龄自然会帮帮场子。

人手方面,他可以帮忙。

但打井的进度因时、因事而异。这井啊,没他们想象中那么好打!

“哦,房相之言,何意?”

李承乾也放下酒杯,看向房玄龄。是的,他也没明白!

房玄龄呵呵一笑,两位殿下还年轻,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很正常。

这在乡间打井,可是有门道的。

民间的井,有饮水、灌溉之分。

普通的饮水井,井细且浅,灌溉之井则与之截然相反。单从造价来说,一口灌溉之井顶五口饮水井。高昂的价格,令普通的百姓望而却步。

而乡间灌溉的水井,多数都是由当地富户出资打的。他们在乡间,有大片的农田,也有不少租田的佃户,家大业大,捐赋纳税也是走在头里的,算是上一方头面。

平常,这灌溉的水井,佃户用是不需要花钱的,其他的乡里也只需意思一下就行。

但到了大灾之年,这水就变得金贵起来,富户会把佃户拢在一起,不需任何人取水。因为他们知道,保住了水井,就是保住了粮食和性命。

得不到水的百姓,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庄稼旱死,带着家人去逃荒。

“多打灌溉的水井,对百姓来说,是好事不假。”

“但这也断了,那些富户兼并土地的财路,他们会想尽办法的阻挠!”

李恪哈哈一笑:“房相,您是跟我们兄弟开玩笑吧!”

“一些乡村土财主,敢跟小王这个皇子叫板?”

房玄龄摇了摇头,他确信,借那些家伙三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但他们可以恫吓那些百姓!

房玄龄敢跟他们打一个赌,就算他们把井打好了,当地的乡民摄于富户的淫威,也鲜有人敢用。

现官不如现管,亲王的头衔能护的了一时,但护不住一世。

那些坐地富户,才是能影响他们命运的人。

李承乾頟首表示赞同:“房相,那你有什么高见?”

高见,谈不上!

浅见,有一条!

既然那些富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那不如就与他们合作,由他们来收取每年使用灌溉井的费用。

“房相的意思,任由他们中饱私囊?”

李恪有些不悦,这可都是他的钱!

少收一点没什么,但要是养这些蠹虫,那跟养贪官污吏,又有什么区别!

房玄龄淡淡一笑,费用不妨公开,跟百姓说清楚,一年交多少粮食,都按定数走。

至于实际收多少,有多少损耗,那吴王的管事们,就得因时因势而定。

强龙不压地头蛇,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吗?

不是!

官场也好,市井也罢,讲的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给人家点甜头,这个事才能做下去。这钱啊,是一个人挣的不假,不是一个人花的。

有些潜在规矩,是要认的!全当多养几个管事了,是不是!

“老三,房相说的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些事,我们是要认可的。”

太子都这么说了,李恪能怎么办,也是摊了摊手,表示了妥协。

房玄龄抿了一口酒,对兄弟俩的识时务,有了个新的认知。成大事者,又岂能算小账!

李承乾亲自给房玄龄满上,敬了他一杯。

“姜,还是老的辣!”

“今后,还请房相多多提点我们弟兄!”

若是放在以前,当着吴王的面,这杯酒,房玄龄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喝的。

哪怕有娘娘的叮嘱,让他照看太子。

毕竟,这是留人话把的酒。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是奉旨照看太子的,不怕任何人说。

干了杯中之酒,房玄龄又多说一句。

如果,殿下和吴王,担心这些富户搜刮太甚,可以跟御史台打个招呼。

他们每年都会向各道、州派遣监察御史。只要这些拿着天子令箭的御史,稍稍过问一下,那些土财主便不敢太过放肆。

呵呵,“老三,看到没有,这才是房谋杜断,老成谋国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