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9章 拜谢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程知节的孙女,成了太子妃,这绝对是本年度最劲爆的消息!

多少功臣、世族之家,在暗地里牢骚满腹,他们这几十年来,跟个小媳妇似的伺候上皇父子,大气都不敢喘,就想着这点好处呢!

二十年前,皇帝做储君的时候,他们就没赶上,二十年后还是让那狗屁倒灶的程知节拔了头筹,上哪儿说理去?

程知节,他这辈子惹了多少的祸事,要不是上皇和陛下偏心,他那颗花白的脑袋,早就砍下来当球踢了!

宣政殿外,倚老卖老的程知节,拍了怕太子的臂膀,语重心长的说着,以后好生对待敏儿,否则就是打到玉华宫,他也要为宝贝孙女讨一个说法。

李象当然知道老流氓的光辉事迹,也知道老流氓向来护短,也是笑着应下,然后拱手告辞,急忙带着狄仁杰、张柬之离开。

看着太子三人有些狼狈,老程也知道自己有些过了,但回头瞧见张思政、席君买、恒通三位禁军大将在偷笑,也是掐腰走了过去。

“你们三个,笑什么?啊?是不是取笑老夫?”

不不不!三将也是连连摆手,他们可不敢嘲笑老程,人家的孙女都做了太子妃,跟上皇做了亲家,他们这些长工,怎么敢嘲笑太子妃的祖父呢!

“你们三个,都要跟老夫好好学!一辈子祸没少惹,福没少享,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夫这个人,厚道!”

厚道?三将是面面相觑,谁也没看出来。老程是什么名声,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要不是程处默跟他不一样,稍微挽回了一些,程家的名声非得烂大街不可。至于说学他,三将觉得还是不要了,他们是御前大将,负责是天子安慰,要是像老程那么肆意,真出了事,九族的脑袋都得在地上滚。

见三将也被自己唬住了!程知节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但与外面的意气风发不同,见到李承乾的程知节立马就变成了老顽童。

躬着身子行礼,听到李承乾叫他过来喝茶,也是笑呵呵的走了过去。

“陛下,老臣是老谢恩的!”

“卢国公,你走错了吧,你该去玉华宫谢恩才对!”

李承乾不是对这桩婚事不满意,恰恰相反,他很满意。而且,程处默今天一早就递牌子进来谢恩了,老程完全没必要再跑这一趟啊!

程知节接过茶杯,也是笑呵呵的应道:“应该的,应该的!上皇那边,老臣早就谢过了,陛下这里,老臣是一定要来的!”

李承乾淡淡一笑:“你呀!老滑头,你跟着朕也有十几年,你那点心思,朕还不清楚么!”

程敏入宫后,自会有皇后照应,太子虽然不是皇后所出,但老程也该知道,皇后一直把他视如己出,自然不会亏待程敏的。

大婚的礼仪、日期,都要由宗正寺、礼部、钦天监来办,他们是专门干这个,不必担心疏漏的问题。而且,李承乾特意从内府中,拨出了二百万贯,专门用于太子的大婚所用。

程知节与李承乾打交道二十多年了,他是清楚的,陛下一向节俭,在自己身上从来是不花大钱的。他和皇后大婚的时候,朝廷不过花了区区五十万贯。现在,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足以看出他对程家的态度,程敏的看重,程知节叹了口气,拱手谢过陛下的恩典。

“别谢朕,朕给自己的儿子办婚事,花多少钱都是应该的。”

“啊,一晃真快啊,象儿都大婚了!朕都感觉自己有点老了!”

哈哈,“陛下,你正直壮年,还不老!老臣看,你在做四五十年的皇帝,也不是问题啊!”

这老东西,就是会说话。做皇帝的,谁不愿意千秋万世的做下去呢?不过,李承乾与其他人不一样,他呀,只要随心、尽力就好。

如果有一天,他干不动了,就效仿高祖、上皇,把皇位传给太子,扶上马、送一程,对社稷,对太子都是好事。

程知节清楚,这种话,皇帝是不会跟别人说的,跟他说,只是因为他是太子妃的祖父。是啊,李家的皇帝,都有气魄,不贪恋权位,愿意为儿孙造福。他是从玄武门走过了老人,他当然是知道的,宫闱之变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而上皇和陛下,选择这样的继位方法,并形成永例,那父子、手足相残之事,便不会再消失了。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这是人最大的缺点。每次人为地造成灾祸之后,人们可能会记住一阵,可慢慢忘却,之后还是重犯之前的错误。直到再一次犯错,重复之前的错误,不吸取教训。所以历史总会周而复始的发生。

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因为人太自大了,只是觉得自己足够聪明,以为自己可以幸免。说白了,心存侥幸心理,认为那些倒霉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这种侥幸心理作祟,才会一步一步,让自己走向前人的老路。

但李家,要跳出这个圈子,就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比如皇权的传承,而想要皇权平稳的过渡,最好的方式就是两代帝王在活着的时候交接。

“陛下,老臣有时候真觉得,你不是个杀伐决断的帝王,而是一个看穿历史、人心的学者。”

“如果你不是做皇帝,老臣相信,你会成为一个跟孔子一样的圣贤。”

李承乾呵呵一笑,摆了摆手:“过誉了,朕没有你说的那么好,朕就是希望,大唐的江山可以千秋万代。”

“至于朕,甘愿做子孙的垫脚石,就算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朕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程知节对李承乾伸出了一个大拇指,过去他一直认为皇帝是靠军权、财权,才稳稳抓住储君的宝座,进而君临天下的。

但今天,他必须说,皇帝能守住他的位置,不是靠军队,也不是数不清的钱财,而是气盛!因为他跟上皇一样,都可以站在历史上看待问题,就这一点,李泰输的不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