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2章 应梦贤臣啊!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录榜单的时,秀才科的糊名是李承乾亲自揭的,秀才科第一名:上官仪,陕州陕县人,隋江都宫副监-上官弘之子!

他考秀才科,是扬州大都督府-副大都督杨恭仁举荐的。

李承乾当然迫不及待的让人把他叫来,可叫来一看,竟然是那个混酒肉吃的家伙。

“策论答的不错,那诗文?”

“请殿下出题!”

王昭君吧,就以王昭君为题,作一首诗。人家曹植七步成诗,李承乾也给他七步的时间考虑。

上官仪思虑了一会,当即答道: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嗯,玉门关日暮春时关外凄凉,大黑河外前往匈奴的路途遥远。琴声飘荡在桂树那柔柔的枝条上,笛声穿梭于柳树那纷纷的花絮中。

好诗文,好文采。

“行了,你过关了!孤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今年秀才科,你是第一名!”

.........

半个月后,金榜一出,有人欢乐有人愁,落第者欲哭无泪,及第者欢天喜地。尤其是考中进士者,更是欣悦无比。

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帖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乡林亲朋得知则以声乐相庆。

而与其他科目及第者不同,秀才科、进士科及第者在放榜后还有一系列的参见和游宴庆祝活动。

“游韶,一起去啊,今天的曲江宴,一定会很热闹。”

每年的进士考试结束后,新科进士们便会在曲江沿岸举行盛大的宴会,以庆祝自己顺利通过科举,迈向仕途的第一步。这个宴会,不仅是对学子们多年苦读的肯定,更是他们未来仕途的美好崇敬。

在这一天,进士们会身着华丽的服饰,携眷邀朋,齐聚曲江之畔。宴会上,觥筹交错,歌声悠扬,诗词歌赋不绝于耳。进士们在此畅叙情怀,同时也借此机会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

而上官仪则在茫茫人海中,看见那个请他喝酒吃肉的人-大唐太子-李承乾。

“鱼龙一夜霄剑舞,火树银花不夜天。”

“上官游韶,一举高中,有何感想啊?”

上官仪淡淡一笑,江都之乱时,他还是个孩子,因藏匿得以幸免,为求避祸,自行披剃为僧。

做和尚的时候,他研习佛典,佛说境由心转,命由己造。要修为的地方正是身、口、意三业。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古今多少屠夫面相凶恶,不是天生如此的,是因为杀生多了,面相慢慢变成如此。

做官也是如此!入仕之初,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想着辅弼天子,安定天下。

可若干年后,境遇不同,每个人都走上了不同的路,再回过头来,有多少人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发了。

上官仪不知道,将来他做了大员,会是什么样的!

李承乾笑了笑:“上官游韶,你很有意思,这么多年了,孤终于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

按照官职,他应该是进弘文馆做直学士,但李承乾觉得没必要,上官仪明日就会接到吏部的文书,东宫詹事府主簿,从七品上。

詹事府,统理政务,辅佐太子,又设左右二春坊,掌管各局。对詹事府和春坊的官长,均称为“宫相”。

李承乾觉得,上官仪有做宫相的潜质。

“给你一个月时间,写一份东宫时政的得失。写好了,孤还给你升官!”

上官仪,无疑是幸运的,多少人耗尽一辈子的心血,也搞不到从七品上的品秩,更别说在詹事府当差了。

而太子离开后,周围的进士们都对上官仪投来了羡慕又嫉妒的目光。能被太子看上,这家伙发达了!

当然,更多人需要去恭维他,因为有了太子的提拔,用不了几年,他就可以位列朱紫了。

而在人群中的上官仪,却瞩目着,李承乾远去的背影。

.........

一个月后,李承乾在果然借到了上官仪的两道奏疏。

翻开第一道:《对求贤策》:凤德方亨,必资英辅;龙光未聘,实俟明君。既藏器以须时,亦虚襟而待物。

品鉴之后,李承乾命长孙冲草诏:上官仪进言有功,赏封詹事府丞,正六品上。

第二道:《对用刑宽猛策》:犹以为周书三典,既疏远而难从;汉律九章,已偏杂而无准。方当采韦弦於往古,施折衷於当今。

谕曰:上官仪进言有功,赏封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上。

而因为张玄素过世,詹事府一直没有长官,所以上官仪现在就是詹事府的最高长官,也就是宫相,掌统三寺十率府之政。

看着面前的朱袍,上官仪有些恍惚:“我不是在做梦吧!”

长孙冲笑了笑:“一日之间,连升九级,上官宫相,有这样的好梦,也给本驸马做做啊!”

长孙冲从十二岁起,就在东宫挂职位,因为有长孙家嫡子的身份,还是天家驸马,有个当皇后的姑姑,和太子表弟。

这么多光环在身,又混了十几年,他才混到从三品的官职,甚至连挂金鱼袋的资格都没有。

上官仪呢,从科考到现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从一介白身,挤身四品大员。这样的晋升速度,本朝开国以来,还从没有过。

在大唐啊,在用人方面,说了就能算的,只有三个人。皇帝、太子、吏部尚书。而五品以上官职,则只剩下陛下和太子。

上官仪很幸运,碰到了这个世上,最有权势的二人之一。更幸运的是,他还受到了太子的青睐。

长孙冲从小跟他一起长大,从来没看见过,太子如此重视过一个人,上官仪是第一个。

“宫相?”

“当然,上官宫相。虽然不是大唐的宰相,但却是东宫的宰相了。”

在东宫的官僚体系中,除了太子三师外,上官仪的官最大,而且他的权力比太子三师更大。

就这个职位,多少国公,多少尚书、大将军,那可是把眼睛都瞪红了,都是没得到,让上官仪得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