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1章 疑云!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宋国公府

萧锴、萧钺两兄弟面面相觑,谁也搞不清楚老爷子到底怎么了!

但凭两兄弟多年的经验,这个时候,最好什么都别问,老爷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噼里啪啦,碎了一地的瓷器,老爷子的活还没发出来,便见该死管家-萧恩跑了进来搅和事。

“太,太子来了!”

什么?

萧锴、萧钺愣住了,太子来干什么?

还带上了吴王、蜀王!

他爹可是魏王那头的!

而萧瑀的表现,更让两兄弟惊掉下巴,竟然要萧恩大开中门,他要亲自接驾!

“老臣萧瑀,见过太子殿下!”

“宋公,你这么大岁数了,还那么多礼干嘛!”

“礼不可废!”

见萧瑀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李愔在后面直撇嘴,心里叨咕着:狗儿的,在大兄面前装人是吧!

入内奉茶,听到太子带两个兄弟俩是来赔礼的,还让他们给自己行礼,萧瑀立刻站了起来,摆手表示不敢。

“哎,宋公是长辈,当得起他们一拜!”

生受了兄弟俩一礼,萧瑀也是赶紧去扶李恪兄弟俩,面带讪色,很不好意思!

“宋公啊,当着真佛不说假话!”

“今天这事,受人算计吧!”

唉!萧瑀长叹口气,点点头。

“殿下英明,老臣真是着了人的道!”

三天前,兴道里萧后的居所,遭了一把火。虽然火势不大,很快就被家仆扑灭了,但萧后却受到了惊吓,病倒了!

有人传,是杨妃与吴王闲聊时,说到小时候被萧后责罚之事。恰巧被蜀王听到了,为了替母亲出气,所以放了这把火!

萧瑀呢,也是派人打听了一下,三天前,蜀王的确在兴道里逗留了一个时辰。

“本王是找馆子去了,你别血口。”,见到太子指他,李愔也是闭嘴,怏怏坐下。

“宋公,请继续!”

萧瑀点点头,继续陈述。他本来是想,上一本弹劾蜀王的,毕竟萧后还是他名义上的外祖母。

但今早出门,他便见到两个汉子拎着鲤鱼,嘴里碎碎念着蜀王在渭河边分发鲤鱼之事。

鲤鱼尤其对皇族而言,可是大忌讳。蜀王烧了他姐姐的院子,还公然违律,更是让萧瑀怒火难消。

于是,就有了渭河边的那一幕!

可当吴王拿出那块玉佩的时候,萧瑀开始反思。

平常,杨妃对萧后这个嫡母,还是很敬重的。宫妃出宫不方便,四时八节,她都会让吴、蜀二王带礼物去府上。

且杨妃性子温婉,待人和善,也不是那种表里不一的人!

再想到那他府门前的那两个人,大摇大摆的拎着鲤鱼招摇过市,便更可疑了。难道他们不怕遇到武侯,被拉倒公廨打板子么!六十大板,可是能要人命的!

唯一解释就是,这桩桩件件,都是人事先设计好的,就是想让他在吴蜀二王之间制造麻烦!

“老臣一时不慎,中了人家的圈套。还让殿下上门开解,真是汗颜啊!”

萧瑀这个人,刚直的很,他是不会轻易说假话的,所以李承乾相信他。

这也能变相的证明,老三的确惹上麻烦了,否则不会有人设计这样的圈套。

这回轮到李恪挠头了,招谁惹谁了,这么坑本王?

“好了好了!既然是误会,说开就好!”

“宋公,我们三兄弟,在你叨扰一顿饭,不碍事吧!”

萧瑀当然明白,太子是特有所指,是在说魏王。

可出了这样的事,萧瑀也顾不得太多,只能硬着头皮表示三位殿下愿意赏脸,是宋国公府的荣耀。

李承乾呵呵一笑:“叫人去请襄城公主,没有长姐在,这口酒喝不好啊!”

.........

酒足饭饱,三兄弟上了马车,李承乾靠着软垫上,拄着头闭目养神。

指了指李愔警告这小子不要乱叫,随即倒了一杯茶,递给李承乾。

“大兄,喝杯茶,缓缓酒劲儿!”

嗯?

嗯!李承乾坐坐起来抿了一口:“老三,你怎么想的?”

这个事,还真不好说!

能在宫里知道流言,而且还要延伸到弘文殿,还把老六的行踪掌握的这么精确,的确很难!

更有意思的是,是那几个撬冰的宦官,他们甚至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其行为给了老六足够的暗示。

而兴道里出从皇宫出城必经之路,不管老六是否在那里吃饭,他都会被扣上一顶嫌疑的帽子。

环环相扣,人心利用到了这般地步,李恪只能说“服气”二字。

呵呵,李承乾放下茶盏,幽幽道:“老三,你的确够聪明!”

“哎,你知道李淳风是怎么说咱俩的么?”

李恪摇摇头:“那家伙整天神叨叨的,谁能猜到他的心思!”

李淳风对他俩的评价就八个字: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意思很简单,他俩都是看重感情的人,不够冷血无情,因为容易被情感羁绊。而他们又过早的城府,看透了人心,看透了利益,这一生必定过得不幸。

李恪叹了口气:“人人都慕帝王家,谁又知道我们的苦呢!”

是啊,人人都慕帝王家。

但要说最恨帝王家的,本朝只有一位!

“谁啊?”

李愔问出口,人就后悔了,因为他三哥的巴掌都过来了。

很显然,两位兄长都知道那个人。

可李愔不明白,对这种目无皇权的反贼,他们的表情非但没有憎恨,反而是有些兔死狐悲的伤感。

“是啊!上次,他挑中的就是臣弟。”

挑中谁不知道,关键是他还在行动。他是不想让皇家,有一丝安宁啊!

这不由不让兄弟俩,联想到皇帝这次的东巡。虽然东巡之意由来已久,但他每一次臣工谏言,皇帝都会虚心纳谏。

但这一次,魏征差点没在承庆殿上吊,也没能阻止皇帝。而且,这次出行特别的铺张,完全违背皇帝勤俭的习惯。

难道是,皇帝拿自己作饵,想着把他钓出来?

“大兄,你说他会上钩么?”

李承乾摇了摇头,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那个人不会成功,哪怕他们能耐再大,也休想在百骑、都水监的手下全身而退。

叹了口气,李承乾道:“走着瞧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