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1章 回转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离开建康,李承乾一行人便转而来到了邵州。

邵州古属荆州,晋武帝司马炎为避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改昭阳县为邵阳县,入唐后改为邵州。

邵州刺史-郭恒,可是李承乾的老熟人了,当初长孙顺德把他引来时,便是因为土龙皮,进入了他的视野。

现如今,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果子已经成熟了,李承乾这次来,就是来检验果实的。

《周礼》记载:“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这种冒鼓就是土龙皮制造的。比较有名的像搏拊、朄鼓、鼗、应等用的都是土龙皮做鼓面。

现在,到了李承乾这,却改做了包包,而且是大小不一,形状各类。

女人,对包从来都是没有抵抗力的,太子妃-苏蓉和她的一众侍女,都沉溺在包包的海洋里,跨上包包的表情,比过年了都高兴。

李承乾呢,则是与郭恒喝茶聊天,从饲养场地到加工作坊,郭恒都是很用心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两千多个土龙皮包。

郭恒对太子的夸奖,很是不敢当,邵州的作坊能做到今天,完全是太子的支持,否则,这些百姓的生计,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呢!

邵州呢,是古零陵郡,这里靠近长江,有自己的码头,靠着江运,还是很方便的。

但邵州的发展依然很慢,光靠耕地和渔业,是很难按照殿下的要求,使邵州快速发展的。

是的,有曲辕犁和耕牛,再加上奖励垦荒的政策,邵州的情况,要比贞观初年好上很多,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殿下不是说了么,要上邵州富起来,所以他们还需要修路,甚至说扩建城池。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是说不可以,而是现在不是时候,毕竟像邵州这种情况的州府太多了,朝廷还有几百个州府要照看,单单给邵州开后门,朝廷是要找非议的,很被动的。

而郭恒的请求呢,只有一点能满足,除非他能在邵州干出大的成绩来。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想干出成绩来,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郭恒需要有恒心,下苦功夫才行,否则就算是朝廷绝对前面开发江南,邵州也不会是第一批,因为比他们困难的州府太多了。

都说是贞观盛世,可这盛世呢,只不过是刚刚起步,朝廷还不怎么富裕,不可能开这个先例。

郭恒长叹一口气,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他却承认太子说的都是实话,就算是皇亲国戚做都督刺史,结果也是一样的。

“这次孤不仅仅是看你这,还有把荆州都督府所辖之地,通通的看一遍。”

“一是看看地方的经济,二是看一看百姓的生活。朝廷要开发南方,必然要有一个全盘的了解。”

........

在邵州待了三天,李承乾又在荆州所辖各地简单的看了看,并没有叨扰当地官府,更没有通知任何人,看过之后,便北上渡江,返回了长安。

回宫之后,看到薛瓶儿的肚子已经大了,李承乾还问了问太医,几个太医都说良娣养的很好,又是习武出身,过不了多久东宫便会又有一个王子诞生了。

当爹,李承乾是高兴的,多子多福,当然他并不贪,也不想先帝和皇帝,生那么多皇子、公主,差不多够了就行了。

再看到皇后派来这么多女官、宫人来照顾薛瓶儿和孩子们,他也是很高兴,母后就是母后,什么时候,她都是向着自己的。

张思政捧来一沓文书,说这时间东宫积攒的内务,李承乾也是摆了摆手,表示一概内务交给上官仪先过目,他处理不了的,再来找自己。

好不容易回来了,他得陪孩子们好好玩一玩,联系一下感情,作为一个慈父,他可是很有上进心的。

张思政伺候太子这么多年了,也知道殿下会这么说,所以只是淡淡一笑,便退了下去,把空间留给太子一家。

“来来来,都坐好了,今天孤心情好,给你们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上古时期,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

看到李承乾绘声绘色给孩子们讲故事,不远处做女工的苏蓉和薛瓶儿相觑一笑,她们都清楚不管太子在外面如何,但对待家里人,从来都是温和的。

同时,她们也为有这样的丈夫感到庆幸,他能温柔的对待这些孩子,说明他是一个顾家的人。这样的男人,在官员中已经很难得,更不要说皇室里。

至于跟回来的那个谢颖,好好调教吧!反正东宫这么大,有的是地方安排她,而且苏蓉有的是时间观察她,看她有没有问题。

“妹妹,这段时间,宫里有什么新鲜事吗?”

说到这个,薛瓶儿来了精神,看了一眼太子,随即小声的与苏蓉道:“姐姐,还真有个事,闹得不小呢!”

这宫里内,有一位特殊的嫔妃,巢王妃杨氏,她先是李元吉的妃子,玄武门之后才跟了陛下,还生下了皇十四子-李明。

她这个身份呢,本来就很特殊,也容易招人闲话,这些年要不是有皇后娘娘照应,她怕是早被其他嫔妃挤兑死了。

前段时间,陛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想让他从掖庭中出来,在后宫封个妃位,让她名正言顺的住在后宫。

却不想这事捅了马蜂窝,打翻了无数醋坛子,韦贵妃、燕德妃、阴妃她们都强烈反对,谁劝都没用。

后宫闹也就是了,前朝的臣工们听说了,也是闹的不轻。特别是魏征、萧瑀二臣,带着言官们日日上本弹劾,弄得陛下发了好多次火呢!

最后,还是皇后娘娘出了面,叫停了这事,前朝后宫的事态,才渐渐平息下来。

但这事,也的确让陛下很没面子,因此这个,他都好多天没有去后宫走动了,也不许娘娘以外的其他嫔妃去承庆殿。

“还有这样的事?那可是真伤陛下的面子啊!”

“可不是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