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8章 殁!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07

贞观十七年正月,年味未过,宫外便出了消息,魏征去世了!

李世民命九品以上官都赴丧,赠给羽葆鼓吹,但裴夫人说他丈夫生前平素俭仆,谢绝了羽葆鼓吹,只用布车运着灵柩下葬。

魏征的过世,对李世民的打击很大,已经好几天了,都没什么胃口,即便是长孙皇后劝也没有用。

李承乾看这样也不是个事,亲自下厨,弄了一碗鸡蛋羹,点了些许醋,又加了一撮葱花,便端到了承庆殿。

儿子的一片孝心,李世民是不能拒绝的,于是也是象征性的吃了几口,便不在动了。

李世民抄起书案上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李承乾。

“魏征去世后,朕派人到他家里,得到他的一页遗表,才刚起草,字都难以辨识,只有前面几行,稍微可以辨认,”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失一镜矣!”

前些日子,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四。到府探望魏征的时候,还跟他说过,等凌烟阁造好了,要带他一起去看看的。如今,魏征故去了,再想见他,便只能去阁内看画像了。

“从前,魏征跟朕说杜正伦有宰相之才,朕觉得他有私心。所以,借着他对你言语有失,贬他做了谷州刺史。”

“但现在想想,其实魏征说的是对的。高明,你替朕拟旨,晋杜正伦为黄门侍郎。看看他能不能接魏征的班吧!”

从前,魏征活着的时候,他和李世民之间总想是欢喜冤家,而且魏征还总是让他下不来台,十八年了,李世民自己就数不清,他有多少次在心里想杀掉魏征。但魏征这么一走,他这心里便不是个味儿了,看到的都是魏征的好,而以往的不恭不敬也都成了耿直忠义的表现,再不掺其他功利。

李承乾点点头:“郑公一生,忠敬爱民,的确是我朝官员的榜样。儿臣过府时,魏家连像样的棺木都置办不起,谁能想象这是一个十几年的宰相呢!”

魏叔玉是东宫属官,魏征呢,又算是他半个老师,李承乾自然不能让他走的太寒酸,所以在征得了裴夫人的意见后,给了他换了一副上佳的棺椁。

嗯,李世民长叹一口气:“魏征劝朕要明德慎罚,惟刑之恤,以德、礼、诚、信来治理国家。贞观一朝,能走到今天,他功不可没!”

在做皇帝的问题上,贞观初年的李世民,一直都是抱着战战兢兢的态度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治理好这个国家,能否做的比隐太子强,他怕自己做的不好,耽误了这个国家。

但魏征告诉他,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侮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江都兵变。人君,只要广泛听取意见,而不被官宦蒙蔽,朝廷的事就明了啦,国家也能走向正轨。

李世民也正是因为听了魏征话,照着他说的做,才有了今天政通人和,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

“魏征啊,魏征!我大唐,不知道还有没有幸运,再出现一个魏征了!”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非常伤感,李承乾也理解他的心情,对皇帝来说,他不仅失去了一位柱国重臣,也失去了一位可以说心里话的良师益友,这份伤感,不是时间可以愈合的。

..........

从承庆殿出来,李承乾走到宫道上,后面的程处默赶紧把自己的大氅解下来,披在李承乾的身上。

“高明,魏相今年六十三了,不算夭折。而且,他走的时候,没遭罪!”

程处默清楚,魏征这辈子,对谁都没好脸色,唯独对太子令眼相看。很多人都说,魏征是偏心,因为太子做的事,顺他的脾气,所以不管对不对,他都支持。

但程处默清楚,魏征生前,从没来没放松过对太子规劝。之所以不像早年那样明着参,是因为魏征觉得,太子是个知错能改的人,且太子的爱民之心,超过了先帝和陛下,这也是他改变谏言的路子的原因。

可不可否认,魏征对太子,的确是偏心,即便很多事,并不符合魏征做人为官的准则,但只要太子开口,他也愿意帮忙。所以,魏征这一走,伤心的不止是陛下,太子的心情也不好受。

李承乾叹了口气:“其实啊,孤对魏相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

那时候,他和建成、元吉的儿子们,及李元昌等皇子,在千秋殿生活。小孩子嘛,打打闹闹总是常有的事。与那些拉偏仗,一味向着旧东宫的先生不同,魏征总是能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对待每一个人。即便是被罚了,也能让人心悦诚服。

记得有一次,魏征打了他手板,李承乾很不忿,下学了也没走,就是坐在那里生气。魏征走了过来,坐在他身边,告诉他,真正的勇者,不惧任何指摘,更无畏任何危险。从那一刻开始,李承乾便相信魏征,是一个好人。

在人人争利的世道,魏征的确做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他也用十几年的宰相生涯,证明了不贪不占,一样能做出一番功业。

“魏叔玉上书,要为他父亲丁忧。这一本,被陛下驳了。陛下说丁忧可以,但必须夺情。让他以原职,为其父守孝。”

“处默,你替孤放出话去!魏征是没了,但郑国公的爵位还是要传下去的。”

魏叔玉是东宫的人,不管那些跟魏征有仇的,还是想落井下石的,有本事的,朝东宫招呼,谁要是动郑公府的老小,那就别怪孤不给他们好脸。

“这个,你放心!东宫的人,他们还是有算计的,谁敢动手,不用殿下说,臣等自会料理的。”

“不过殿下,这陛下悲伤的不能视朝,也是个事啊,朝野上下是议论纷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6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