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0章 败兴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转眼间到了贞观十一年,各项事务进行的都非常顺利,李承乾与李恪在永安坊的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特别是织布方面,上万家织布机在关中铺开,每日产的布匹高达千匹之多。

秋闱皇帝带骊山射猎,诸皇子群臣随行,李世民弯弓上马。一马当先,连发四箭,射中四兔,而就在这时,角落里突然冲出来一只野猪。

唐俭见之,立刻拔起护驾,李世民微微一笑,卿不见天策上将马上贼焉,而唐俭呢,却面色不善的回答皇帝,汉高祖马上得天下,不以马上治天下。陛下神武虽与汉高祖无异,但岂能因为一时称雄,而是置社稷于不顾。

李世民觉得唐俭说的很有道理,也非常高兴,所以下旨褒奖唐剑,并加他光禄大夫。

而诸皇子臣工一侧,李恪也是不甘示弱,一马当先,连射三箭。因为追赶猎物,没有注意脚下的土地,以至于让是战马采中的农田,侍御史柳范便出言弹劾,请陛下严惩吴王。

李世民有些不以为意,说:“权万纪全辅佐我儿子的时候,不能匡正最早。差点领了死罪,那你就不用了。”

柳范则认为房玄龄辅佐陛下的时间更久,却不能制止陛下涉猎,岂能怪罪于房玄龄。

李世民很生气,但又没有办法驳倒柳范,于是只能下旨削减了李恪三百户。

李恪呢,也很郁闷,涉猎的兴致一下就没了,回到座位,与李承乾对应。

而李承乾,一边安慰弟弟,一边则看着柳范。柳范,柳亨族子,蒲州解人。族兄柳奭,是那个差点成为晋王妃人选的王氏的舅舅。

这里面有事,刘家与太原王氏是一起,而李承乾不仅弄死了王汾,更是搅和了晋王与太原王氏的联姻,那么王氏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他们又不敢直视东宫,于是就把目标找到了李恪身上。在文武官员面前,在皇帝面前,落吴王的面子,那落吴王的面子跟落东宫的面子有什么区别?

“好像我就喜欢这样,事越大越好。”

就在李家三父子兴致都败坏之时,魏征又站了出来添堵,他认为人主善始者多,克终者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陛下这么好游猎,对国家社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盛,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之有。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虐,以就灭亡哉?恃其富强,不虞后患。

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宇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外示威重,内多险忌。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

上下相蒙,君臣道隔,人不堪命,率土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灭,为天下笑,深可痛哉。

李世民的脸当即便黑了下来,被柳范说了也就是了,你魏征眼睛都快瞎了,怎么还来凑热闹。于是,黑着脸答道:“卿等皆言朕游猎太频;今天下无事,武备不可忘,朕时与左右猎于后苑,无一事烦民,夫亦何伤!”

可魏征是什么脾气,皇帝越不听,他越是要进言,于是又进一句:“先王惟恐听不到有人谈论其过错。陛下既然让大臣们上书奏事,就应该听任他们无拘束地陈述意见。如果他们的话可取,固然会对国家有利;假如不可取,听听也没有损害。”

借着这个机会,魏征将写好的奏疏呈了上来,他认为陛下的治国大业,与贞观初年相比,不能善始善终的总共有十条。

其中的一条是近年以来,轻易地动用民力。于是认为百姓无事则产生骄逸之心,役使他们劳作则容易听差。自古以来没有因百姓安逸而致败亡,因劳苦而达到天下安定的。这恐怕不是振兴国家的至理名言。

李世民听后大为感慨,对这十谏言之疏也甚为满意,于是告诉魏征,要将他的奏疏挂在屏风上,早晚观看,并将其的谏言抄给史官。赐给魏征黄金十斤,御马二匹。

可李世民是真高兴吗?显然不是的,当即便罢了游猎,下旨回宫。李承乾扶他上车前,还听他骂了一句田舍翁。

在回程的马车上,李承乾想了很多,魏征这个人看到不顺眼的,自然就有管,这本没什么。问题是这个不顺眼却是柳家提出来。柳家提出来的是什么意思?

这个柳家是要跟东宫打擂台,还是太原王氏要跟东宫打擂台,亦或者是太原王室跟李承宗有什么来往?

人人都戴着面具,尤其是官场暗流涌动,波诡云谲,李承乾都有些看不清了。到底哪个是人,哪个是鬼?

想着想着,一股倦意袭来。自从伤风过后,李承乾的精神一直不怎么太好,经常疲倦而且莫名其妙的累,让太医来看,也看不出有什么毛病,就是说殿下太过操劳,要多注意休息。

突然马车停了下来,李承乾一下就精神了,问了张思政,怎么了,原来是御驾停了。

随后便得到消息,金州刺史李元亨薨了。

这个消息很突然啊。李元亨是高祖的第八子,年纪与李承乾差不多,年纪不大时便就了藩,也正是因为年纪小,皇帝还时不时的派遣使者去看的。待他,比李元昌要强。

却不想,他这刺史做的好好,竟然就这么薨了,这太奇怪了。

“什么,他是被刺杀的?谁干的?”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他在御驾上时,也只是扫了两眼而已,而且敢刺杀藩王的,又岂是寻常之辈。

虽然不知道谁干的,但长孙无忌却扫见了几个香艳的词汇,多半是被女人刺杀的。

“唉,年纪轻轻的,可惜了!”

“舅舅,父皇让你来说什么?”

哦,“陛下说了,让你待会一个人去承庆殿见驾!”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