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章 甥舅!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能与王汾再斗一场,长孙无忌当然有兴趣。

可他如今,贵为公爵,官至三公-大司空,跟一个空挂县公的六旬老翁计较,身份差距太大,太掉价,长孙无忌不干!

“好吧!舅舅是当朝重臣,开国元宿,自然是要注重体面的。”

“那让伯良来做,我们是表兄弟,他又是孤的妹夫,为君分忧也好,为兄弟两肋插刀也罢,都没法推辞,是吧!”

威胁,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而且这威胁还来自他疼爱的外甥,长孙无忌接受不了。伯良上任京兆少尹,还不足一个月,跟着楚恒侦办甲器一案,已经有些眉目了,正是立功之时。

现在把他从案子撤下来,岂不是便宜了楚恒?太子不会不晓得,楚恒与魏王是什么关系吧!还是说,他吃了魏王的一顿酒,太子这次是来敲打他的。

“高明,你跟舅舅,就没必要打哑谜了吧!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承乾摊了摊手,直言甲器一眼,就是他授意张昶干的,有什么可查的。

什么?

长孙无忌惊的棋子都掉了。

“你,你疯了!杨文干一案息王差点落马,要是让陛下知道你走私军械,你觉得你的储位保的住吗?”

李承乾抬手示意长孙无忌坐下,别着急。

“这事,孤是经过周密计划的。”

屁的周密计划,都让楚恒抄了,还敢叫周密!长孙无忌碎碎念念着,想着补救之策!

“跟臣进宫向陛下请罪!”

“走啊!再不走,等查到你头上,舅舅也保不了你!”

李承乾摊了摊手:“舅舅,你可是重臣,三公啊!怎么沉不住气呢!”

嗯?

长孙无忌一愣:“陛下知道了?”

“不对!你这样的姿态,说明这件事,是你跟陛下通风的!”

长孙无忌说对了一半,做这件事,他是先斩后奏的。但楚恒大包大揽的把案子揽过去后,他便对李世民和盘托出。

李世民当时的反应跟长孙无忌一样,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还以为李承乾是因为事情败露了,主动认罪。他也是怒火中烧,抄起刀鞘,撵着李承乾在两仪殿跑了好几圈。

直到李承乾提到新罗国,李二明白了。这家伙不仅防着那位风骚的新罗使臣-金胜曼,更想狠狠敲一笔竹杠!

“当然,这竹杠,孤不是白敲的!大唐会在暗地里扶持新罗,供给他们兵器、铠甲、甚至战船、战马。”

长孙无忌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哪里不明白李承乾是什么意思。在明面上,无论是对高句丽、新罗,还是百济,大唐都必须保持中正的大国形象,在三国之间斡旋、调停,争取一个三方都有利的局面,让他们停止摩擦。

但这三国在半岛那个犄角旮旯地方,连腿都伸不开,除了并吞对方的国土,根本就没办法实现共赢。三国的国主都致力于灭掉其他两国,统一半岛。

李承乾呢,就想利用这一点,来一个两面三刀,扶持孱弱的新罗,消耗高句丽、百济,等新罗强大了,再扶持另外两国打新罗,让三国深陷战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然后大唐坐收渔翁之利。

这个策略,要比之隋炀帝倾国之力,劳师动众的做法高明多了。难怪陛下知道了太子走私军械,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这卖军械、战船、战马,可是大买卖,小则数万贯、多则数十万百万的进项,陛下这些日子,正苦思于开源节流之策,太子这一手正中下怀,陛下能不高兴么!

陛下是高兴了,但楚恒就惨了,满心以为捅大了能立功升迁,孰不知最大的卖主是陛下。陛下不高兴,会是什么下场,不言而喻。

这么说来,把长孙冲撤下来,还是太子心疼他表哥了!

可以长孙无忌对李承乾的了解,这个睚眦必报的外甥,并没有那么宽阔的胸怀,长孙冲犯了他的忌讳,能这么轻易翻篇了?

“不信?”

“那行,孤去找薛国公,他肯定乐意干!”

李承乾作势就要起身,长孙无忌也是伸手拦了一下。

“殿下,稍安勿躁,脾气太急了吧!”

这王汾可是太原王氏的话事人,在并州、长安都是头面人物。动他,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搞不好就是双方家族的对抗。长孙家的实力是不弱,但对上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两大家族,也没有太大的胜算。他虽然是族长,但也不能一个人就把这么大的事定下。

“孤上奏父皇,与新罗的暗中交易,包括将来三国的交易,都由伯良负责,所得款项长孙家分半成。”

“这个条件够丰厚了吧!舅舅能不能说服我那些舅舅、舅公们?”

半成?

不要小看只有区区半成,年复一年交易,半成也是个天文数字。饶是长孙无忌这样见惯了风雨的老狐狸,也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

“够死够了!但殿下,这么做,是不是会让你和娘娘担上嫌隙!”

贞观初年时,他做宰相的位置下来,就是因为皇后。皇后认为以外戚担任宰辅,会招致“圣主私亲”的非议,长孙家作为第一外戚,富贵已经够了,兄长不敢再居相位。所谓盛极必衰,适当的让出富贵,才能保证家族长盛不衰。

而现今呢,长孙家有一后、一储、一公主、一司空,已然是权倾朝野,够显眼了。要是再加上军械分成,长孙无忌担心娘娘会有意见,更担心树大招风!

呵呵,“舅舅!你觉得,长孙家把头埋起来,就不显眼了吗?”

“只要母后在,孤在!长孙家永远都显眼,永远都是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想想封德彝,他当年是怎么整你我的?那真是不惜代价,至死方休啊!难道朝中,现在就没这样的人吗?

我们所处的位置,挡了人家的路,我们与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和解。这是一场只有你死我活斗争,不是吗?”

长孙无忌嘴张的大大的,显得异常惊诧。

他发现他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外甥了。这哪里是个年轻人,分明,分明就是个精于世故的老狐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