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4章 钓鱼佬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史上最著名钓鱼佬,怕就是属姜太公了,姜太公不仅钓到文王,还成就自己的功业。文王拉车八百步,大周江山八百年。

李承乾、李恪、长孙冲坐在渭水河畔垂钓,说起了姜太公直钩钓鱼的典故。

李恪觉得,这太公七八十岁,那能精力旺盛的辅佐两代周天子,并治理齐国数十年,那可就超过一百岁了,难道那个时代的人都有这么长的寿命。

而长孙冲的注意力,明显跟他不一样,长孙冲更关心,八九十岁的太公,是怎么创造齐国公族的,他还有那个精力吗?如果有,请问是怎么保养的!

对于这两个无聊的人,李承乾只是以白眼示之,咱又不是机器猫,还能带你们回去看看咋地。

但要说姜太公的寿命,《尚书》中,是这样说的,周书·君奭篇: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均未提到姜太公,因此可得知他在成王在位期间去世,具体时间为周成王九年,得享岁寿一百余岁。

卫公李靖说:古代兵学分为“太公谋”“太公言”“太公兵”三门,皆出自太公一源,兵书《六韬》就是太公所著;所以大唐封吕望为武成王,与被尊为“文圣”的孔子并立。

“所有,父皇这次是效仿太公,诛杀了狂矞、华士兄弟了?”

年前,李世民下诏书,令蜀中大儒矛睢、成沃等七人入京,授予弘文馆学士,可诏书到了地方,他们没有一个奉旨的,都效仿魏晋之士寄情山水。

所以,李世民便令益州都督府,把他们统统处决,至于朝中的反对声,有多大,李世民真心不在乎!

因为在他看来,这七人亲自耕作而吃自己的粮食,亲自挖井而喝自己的水,他们没有什么要乞求别人的事,这就使我不能用奖赏、惩罚来激励、约束他们。况且他们不要君主给的名位,即使他们有智慧,也不能为我所用;不仰慕君主发的俸禄,即使贤能,也不能为我建立功业。他们不做官,就无法治理;他们不接受任用,就是对君主不忠。

反正是一加以一等二,以此类推罪名是越来越大,在李承乾看来,没有给他们扣一顶蓄意谋反的帽子,赤三族,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怎么,今天才觉察出天子的可怕了!”

这世上的人,大致分为三等,做事的方式方法,也分为三分。所谓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其次为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最后是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人啊,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地位,就说那七位大儒,明明是铍铜烂铁的庶之人剑,非得与天剑硬碰硬,这不是老太太喝砒霜,自己找死吗?

再说说他们三个,都是第二等的,诸侯之剑。他们啊,还是干他们的,所谓贤人君子将立天下之功,成天下之名,老老实实的趴着,没什么不好的。

“就说西边吧,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表面与我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实则包藏祸心。”

松州都督-韩威上过这样一道奏疏,我朝与吐蕃,矛盾、冲突不断,边境摩擦时常以兵戎相见。自贞观八年至近,短短几年时间,边境的摩擦就高达八十余次,双方互有往来,也互有胜负。不少臣工都说,松赞干布渴慕唐风,以能与唐和亲为荣。对他求亲的态度,还是予以认可的。

可李承乾却认为,他是看上了公主的嫁妆,书籍、工匠、大批的金银。在咱们唐人眼中,花女人的嫁妆,那是一件极其丢人的事,但对他们这蛮荒之族,却显得理所应当。特别是匠人,他们的冶铁、制甲技术很落后,所以急需大唐的技术支持。

本来呢,皇帝是有意与吐蕃化干戈为玉帛的,甚至连人选都选好了,就是江夏王之女-李雪雁。可听完李承乾的资敌论后,瞬间就火了。

他觉得李承乾说的对,帮扶什么不要帮扶人,吃你的,喝你的,最后还惦记你家,这不是纯纯的白眼狼吗?而且,大唐以后要收拾他们,付出的代价只会越来越大,所以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和亲。

至于说吐蕃咬的吐谷浑,李世民也是哼着告诉禄东赞,如果松赞干布愿意弃国,来我大唐做上门女婿,他就同意嫁一个公主。

而这呢,就禄东赞不干了,他们的国主,做上门女婿,跟亡国了有什么区别。于是也只能灰溜溜的打道回府了,当然,他带来的那些礼物尽数带回,大唐不要。

“呸!我李家的女儿,是他个蛮子能惦记的?臣弟听说,他们一年都不洗一回澡,那不得馊了啊!”

“吴王,馊不馊的不重要,关键是那脸跟猴屁股似的。咱们大唐的公主下不去嘴啊!”

哈哈哈........,长孙冲这话,绝对是点睛之辈,三人相视而笑。

而就再三人开怀畅笑之迹,不远处驶过一亮马车,其中做的正是魏王-李泰,小胖子看到他们三人如此,也是重重的哼了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