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8章 意图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李义府走后,李恪引用了南朝的旧事,南朝寒门出身的将帅,经常受到世家大族的轻视,从而出现了很多寒门将帅与世家大族博弈的事件。

世家大族的子弟与寒门子弟就像是阶级上的两个极端,寒门子弟通过在军功,获得入仕的机会,这在世家子弟眼中,就是来争夺他们手里的资源,所以,世家大族就开始用各种手段打压这些寒门将帅。

而在帝王的眼中看来,世家大族由于久坐高位,其后代少有是真正关心国家大事的,而且也有碍皇权,所以南朝的皇帝都很偏向寒门子弟,让他们步步高升,继而形成新的势力,以对抗世家大族。

宋、齐、梁、陈四朝,之所以那么多动乱,与其说是皇帝不作为,莫不如说世家与寒门的博弈,小斗是朝争,大斗就是动刀,甚至改朝换代。

南朝的那些皇帝,之所以拿世家没办法,是因为他们存在外部威胁,有北朝虎视眈眈,而且自身的国力、影响力也有问题,所以常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恪的外公-隋炀帝,是个暴君没错,但也是个有远见的帝王,他是清楚世家的危害的,因此制定了很多关于限制世家的措施,但因为世家太强大了,隋炀帝又急于求成,所以最后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但李承乾今天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唐业已三世,且从高祖皇帝开始,便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削弱世家的影响力。陛下登基九年了,这九年也一直在实行这种政策。

大唐的版图如此之大,大唐的军队如此之多,大唐的国库如此之富,且陛下在国中的威望如此之高,现在想做点什么,没什么人能拦得住。

当然,世家之中的官员,还是有很多有用,而且对大唐、对陛下忠心耿耿,所以不能一棒子把人都打死。而且,若是像隋炀帝一样,非要把人打死,是会弄出乱子的。

所以,李恪的建议是,打成重伤就行了!给人家留点希望,也给自己留点闪转腾挪的空间。之所以如此,除了为了加上获胜的几率外,还有就是掣肘寒门的意思。如果,真是搞清一色,朝堂上都是寒门子弟,成了他们的一言堂,他们就会成为新的世家,那朝廷耗费精力去干,就没什么意义了。

总而言之,要让他们咬,甚至厮杀,但却是要在皇权的控制之下。一旦那一派控制不住了,皇权就应该出手干预,把他们重新拉回到旗鼓相当的局面。

李承乾笑了笑:“老三,平衡之术,已经让人玩的炉火纯青了!”

是的,李承乾心里就是这么想的,而且,他完全有这个能力这么干。

至永祯八年,皇室除了直接掌控的北衙六卫外,还在全国整编了二十七个师的新式部队,及十二支海军水师,更别说还有大量的宗室子弟在长安及各地官府任职的。李唐皇室的实力,已然超过历朝历代皇室掌控的权力。这不是李承乾一个人的功劳,是从高祖开始,李氏皇族三代人的卧薪尝胆。

魏代汉,晋代魏,背后是士族与寒族的博弈。李恪说的对,“云从龙,风从虎”,寒门庶族凭借南朝天子的青睐,翻飞于南朝政坛。陈霸先与王僧辩,便是南朝寒门与南朝世族的最后较量。

陈霸先出身寒微,代表寒门,王僧辩则是代表高门世族。

高门世族到萧梁时已呈现出腐朽没落的趋势,他们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饱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

且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发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悠闲之过。

他们在生活上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薰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整日里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消日,以此终年,奢侈异常。

南朝高门世族,其实与大唐的世家并没有什么区别,几百年来,他们一直是指着家族中仅有几个精英人物到前台来办事,其他人则人浮于事,醉生梦死。

当然,如果他们不盘剥百姓,就这么过活,坐吃山空,代代衰落,李承乾也懒得跟他们计较。

可钱字从戈,他们不可能割自己,那就一定要割百姓。李承乾要做的,就是砍断他们从戈的手,这才是朝廷限制世家的根本目的。

李承乾从没有想过完全消灭世家,因为他清楚,如果取官完全依靠科举,朝堂站着的都是科举出身的进士。现在看是没什么问题,而一旦时间长了,营私舞弊的现象便会愈演愈烈。甚至,天子都会成为他们手中的提线木偶,成为他们手中的玩物,所以,世家是不能灭的。

在这一点上,李承乾与李恪的意见是一致的。只有让他们斗下去,皇权才有从中渔利的机会。只要能控制的了规模,那皇权也是稳固的。

朝堂的权谋,就是这样的,没有正邪,没有黑白,只有利益!有些时候,是需要牺牲的,而且牺牲的代价有多大,都是无所谓的。

李义府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挺好的,要是换成马周,他还真是舍不得。

李恪喝光了杯中的茶,笑着说道:“大哥,你这就偏心了!要是让李义府知道,他在你的心里比马周差这么多,会伤心死的!”

李承乾耸了耸肩膀,摊开手道:“这没办法,谁让马周的能力比他强,做人比他厚道了!”

在马周的身上,他看到了房玄龄的影子,而在李义府身上则是透着裴寂的风采。李承乾不是高祖皇帝,他不会因为谁说话好听,会哄人,就把谁当成心腹的,他看的是能力,是功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