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1章 评卷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李承乾也是第一评卷,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看了五六份卷子,他才发现一张有看头的。

文曰: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嗯,这个不错,李承乾把它放在放在候选盘中。

而孔颖达也是摇头晃脑的读了起来: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用是所居之位,则日天位;所司之职,则日天职;所治之民,则日天民;所都之邑,则日天邑。

礼部员外郎高正,则是取了一卷:今我皇上,任人图治,日以实政,望臣工矣!而诞谩成习,诚有如睿虑所及者。故张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职以逞者,贻代庖之讥。有所越于职之外,必不精于职之内矣!则按职而责之事,随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参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当亟图者也。

郎中-方戊则是选了:盖无稽者黜则百工惕,有功者赏则庶职劝,劝惩既明则政治咸理,又何唐虞之不可并轨哉!而实心为之本矣!实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应我;实心以图政,而政不至惰窳而弗举。不然,精神不贯,法制虽详,无益也。

郎中-孔方则选择:一法之置立,曰吾为天守制,而不私议兴革;一钱之出纳,日吾为天守财,而不私为盈缩。一官之设,曰吾为天命有德;一奸之锄,日吾为天讨有罪。盖实心先立,实政继举,雍熙之化不难致矣,何言汉宣哉!臣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

就这样,忙了大半天,忙到夜半,大家都已经饥肠辘辘了,可太子没啃声他们也不敢动弹。

李承乾见他们有的已经在揉肚子了,也是呵呵一笑,拍了拍手,张思政便带人抬进来十五张桌子,今天不吃别的-火锅。

当然,身份有别,有资格跟李承乾同桌的,只有孔颖达和长孙冲二人。

“孔师,动筷子吧!”

看着桌上新鲜的蔬菜,孔颖达有些愣了:“殿下,这是哪儿来的?”

李承乾笑了笑:“科技改变生活,等孔师忙完科举,孤带你去看看什么叫大唐工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观念,一定是要变的,否则人就走到死胡同了。大唐需要读书人,更需要更多精通恪物的人才。

没有这些人,光读书有什么用?

李承乾指了指,那些毫无读书人礼仪,大口喧着青菜、羊肉、豆腐的官员,孔颖达也不得不叹口气,是啊,读书人也是吃饭的。

“孔师,秀才科的情况,你是了解的,所以今年必须把秀才科的卷子,反复评卷三次。”

孔颖达点点头,秀才科在科举中地位崇高,所试方略策要求甚严。

贞观年间一般每科仅取秀才一人,只有贞观元年、三年、七年各取秀才2人,贞而贞观九年、十年没取一名秀才。

成功的希望太小,使得应秀才科举者日渐稀少,所以通榜也好,世家子弟也罢,很少有人选择,再加上朝廷有举秀才不第而处罚官长的法度,更是无人敢举,这也导致了此科取人稍峻的现象。

但敢于来考秀才科,那都是学问精进之辈,是极其有才华的才子。所以才要反复阅卷,以最公允的态度评卷。

太子殿下大概就是看中了秀才科是一汪清水,所以才下手的吧!

“孔师,你得明白,取才最重要只有两点,才能、公平!”

“上了这桌,就是保证这两点,否则直接推官好了,何必大张旗鼓的考呢,那不是掩耳盗铃吗?”

秀才科是难考不假,可秀才科的好处,也摆在明面上呢!

科举出身叙阶之法,秀才上上第可得正八品上阶,以下递降一等,至中上第为从八品下。

明经及第降秀才三等获得出身官阶,即上上第为从八品下,上中第为正九品上:进士、明法甲第从九品上,乙第降等。

正八品上到从九品上,这里面可是差着整整五级呢。寻常的官员,如果没有特殊的贡献,这五级熬上一二十年都有可能。

人生有几个一二十年啊,这一科是九死一生,但考的也是人的一生。考中了,仕途坦荡!一登龙门,则身份十倍啊!

孔颖达点点头,他明白殿下的意思了!

饭还没吃完,便见张思政走了进来,恭声道:“有一个秀才科的举子,非得要喝酒,而且闹的很厉害!”

嗯?孔颖达重重哼了一声:“这还没考上呢,就整幺蛾子,把他关起来,除名!”

李承乾抬手制止了:“去,把他叫进来!”

进来这人,风清俊朗,书卷之气油然而生,李承乾对他的第一印象不错!

“孤不问你是谁,想喝酒吃肉,也可以,回答一个问题!”

“请殿下赐教!”

问:狱市之寄,自昔为难,宽猛之宜,当今不易。缓则物情恣其诈,急则奸人无所容。曹相国所以殷勤,路廷尉于焉太息。韦弦折衷,历代未闻,轻重浅深,佇承嘉议。

上官仪答曰:攘袂九流,披怀万古,览玉箓之奥义,规金简之遗文,睹皇王临御之迹,详政术枢机之旨,莫不则乾纲而张礼乐,法霆震而置威刑。纵使轩去鼎湖,非无涿鹿之戮;舜辞雷泽,遂有崇山之诛。

听到上官仪的答话,孔颖达也从怒目圆睁,变的眼睛眯了起来。殿下说的没错,才华才是最重要,这个年轻人,不仅长得一表人才,文采还如此的出众。

“行,你过关了,坐下来,喝酒吃肉!”

“吃完了,滚回你的窝棚去,再闹事,孤就让看院子的狼狗咬你!”

上官仪愣了一下,随即一笑,只要有肉吃,其他的什么便不重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9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