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8章 有问题吗?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乌衣巷,自王谢两族在此安家后,这里便成为江南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因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

昔年,南朝时,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人才辈出。

看着有些冷清的乌衣巷,李承乾不由吟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门阀衰落啊,王谢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也飞入寻常百姓之家。

谢映登捋了捋胡子:“家族兴衰,都是天道有数,这不是人力能改变的。”

陇西李氏并非魏晋旧族,在汉魏晋门阀形成时,他们还是寒门。十六国时期,陇西李氏借助乱世崛起,李暠建立西凉,李宝建立伊吾西凉。

到了南北朝时期,陇西李氏才蝉联圭组,世为显著,成为中原五姓七族之一。以至隋末,异军突起,数年而据有天下。

“两次破败,李氏蛰伏数百年,才有了今日之盛。殿下是怕有第三次吧!”

李承乾点点头,凡事有一二,但绝对没有三四。李氏做了皇族,便没有回头路走,只能把这个国家推向鼎盛。

建海军,造船坞,只是第一步,开发江南的路还长着呢!像邵州-郭桓,他就早早奉了自己的命令,在开发邵州。

现在的南方,森林密布,沼泽遍地,炎热潮湿,遍布瘴气,蚊虫蛇兽到处都是,环境非常恶劣,完全不能与中原相比。

汉朝时,铁器的普及,南方的用斧头和铁质农具砍伐森林,修坝开渠,垦荒种粮,经过几百年才在南方地区形成大片农耕区。但为开垦江南,也有无数人死于疟疾瘴气,可以说殊为不易。

魏晋南北朝,君主多偏安一隅,他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长江沿岸,其他的地方,仍然处于蛮荒状态,甚至连南边最大的广州周围,也是烟瘴流放之地。开垦是第一步的,开垦必须要有合适的农具,所以李承乾让工部打造了一批“曲辕犁”。

又让张宝相在定襄弄了几千条头,进行鼻环穿刺,驯化为耕牛。可惜鼻环的成功率不高,十头牛也只有两三头能活下来。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耕牛会越来越多。

大唐的百姓都是勤劳的,他们缺的只是趁手的工具和牲畜。李承乾会按部就班,把这些东西都给他们都备齐了。再用一些适合的官员,江南早晚会开发出来的。

谢映登摇了摇头:“未必!殿下想的太乐观了!”

且不说些沟壑、森林开发出来,要多少时间,就说这些崎岖的大小道理,常年下雨,泥泞不堪,殿下有再多的东西,怕是也不好运进来吧!

“那将军改去看看余杭的船坞,船坞的房子,以船坞为中心到余杭城的五条路,皆是用水泥修筑的。”

“就算将军力大无穷,挥刀来砍,怕是上面只会留下星星点点的斑痕。”

要致富,先修路!今年,朝廷修路是大的工程,所以关中、洛阳等地的水泥作坊是指不上了。

李承乾的意思呢,是扩大余杭船坞的水泥作坊,大量的招募工人,路修道哪儿,作坊便就近撒在哪儿。

谢映登相信李承乾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他说有这种材料,那就一定有。

但这修路,可是要不少钱的,朝廷修路的重点既然不在江南,那殿下上哪儿弄那么多钱呢!

钱?

呵呵,“将军,钱财是小道,不值一提。孤向你保证,只要是需要,要多少有多少。”

谢映登看出来了,李承乾是真的用心了。魏晋南北朝四百余年,多少皇帝、太子、亲王,他们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皇权争斗上。

真心想开发江南的,敢花大本钱的,李承乾倒是头一个。谢映登不得不承认,有这样的太子,的确是李氏皇族的福分。

他的作为,不仅能开发江南,让江南的无数百姓受益,更能彻底收服江南的人心,为李氏皇族的统治添砖加瓦。

“贫道多问一句,殿下就这么出来,不怕你回去后,家没了么?”

十六国时期,被立为太子的有二十八人,成功继位的只有四成。南北朝时期被立为太子的有三十三人,成功继位的勉强超过一半。

南北朝刘勋死因不明;南北朝刘伟之被刘骏所杀;萧大器,被侯景派人杀害;萧圆照梁元帝活活饿死;萧方矩:西魏攻陷江陵,与父亲一同遇害;

萧方智:梁朝灭亡后,被陈霸先杀害;陈至泽:陈国灭亡后,入长安被杀;拓拔晃:宫廷政变后受牵连,被杀;元长仁:高洋篡位后建立北齐,被杀,高百年被高湛虐杀。

隋朝的杨勇、杨昭,到本朝的建成,全都是死于非命。李承乾凭什么保证,他那些如狼似虎的弟弟,不会抄了他的老窝呢?

做太子啊,比做皇帝都危险,是什么给他这样的胆气,让他不在长安看着自己的储位,跑到江南来!

如果家没了,那他开发江南的计划也就破产了,昙花一现,对江南基本没什么帮助。想办成一件事,是要保证政策的延续性的,如果李承乾没了,那一切都是空谈。

李承乾呵呵一笑:“将军,刘子鸾临死前说愿身不复生帝王家。你说的这些,都没错!”

李承乾与他们那些太子有些不一样,他们啊,都是盯着皇位的,等着老子死了,自己好上位。

他跟皇帝之间,有约法三章,如果皇帝觉得他做皇帝不够格,或者担心自己的权力过大,那便降封他为亲王,封东宫的皇孙为太孙。

皇帝呢,需要保持皇权的高度集中,李承乾呢,也早晚要把皇位传给儿子,所以中间的过程不重要。

如此一来,他与皇帝永远不可能因为利益冲突而反目,这东宫自然也就稳当了,也不会发生谢映登担心的事。

“这太子,还有这么当的?不想着当皇帝,想着当太上皇?”

“为什么就没有呢?这矛盾吗?不矛盾,所以没问题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