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4章 崔钰论!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假铜币一眼,李承乾还特别通知了一声,万年县令-崔钰。不为什么,就因为觉得这家鬼鬼道道的,应该有点什么办法。

可崔钰呢,显然没拿这事当回事,他这些天,他一直在跟好友-马嘉运在下棋。李承乾等了好几天,都没等到回音,所以便晴子来看一看,看这家伙在搞什么鬼!

正巧,崔钰刚送走马嘉运,正好回府衙,便带公廨门外,碰到了李承乾。

“太子爷,您怎么来了?”

“崔明府,你好大的架子啊,孤不来,你就不去是吧!”

“殿下说的哪儿的话,殿下请,请里面说话!”

李承乾接过茶盏,直接放在了茶几上:“明说,这假铜币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崔钰笑了笑,先不提这个事,他跟太子说说他的好友-马嘉运,听完了这个事,再说假铜币的问题。

马嘉运少时出家为僧,还俗后开始学习儒学,且善于辩论,很有口才。

贞观初,隐居白鹿山的白鹿书院,因为名声显达,四方请来此求学者达千人之多。

贞观三年,朝廷招揽贤士入朝,马嘉运在征召之列,因此入仕,历官太学博士、弘文馆学士、崇贤馆学士、国子博士。

多年来,参与撰写《文思博要》、《周易正义》。且对孔颖达《五经正义》中繁杂谬缺之处,多有批评,辩服了孔颖达等学者,可谓是学富五车。

而博学鸿儒的马嘉运,在来到长安的第三年,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他走出大门,便看见了两个人,各牵着一匹马,正站在门外的大树下。

马嘉运问他们是什么人,怎么会站在马家的门口呢?那二人说他们是东海公的使者,前来迎接马公子。

马嘉运倒是没有太惊讶,他在魏州的时候名声在外,家中常有官府的使者、大族豪族来邀请他赴宴,也就没有拒绝,直接就上了马。

然而他没有注意的是,他的肉身并没有离开,而是倒卧在了树下,是他的元神脱离肉身,乘马随二人而去。

马嘉运元神离体游历冥界,带回了崔氏状告张公瑾一事。皇帝也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中书侍郎岑文本查问此事。

岑文本调查之后,写成详细的奏章,禀明御前确有此事。

张公瑾是开国功臣,纵然是陛下的心腹,也免不了要法办一遭。但在杀妻一案暴露于人前的半个月前,张公瑾便过世了,就是想罚也罚不了,死时只有三十九岁。

这人啊,干了一辈子好事,做了一件坏事,便成了坏人,但若是一个恶人,突然做了一件好事,便成了悬崖勒马!

“梦之,你什么意思?”

是啊,李承乾没听明白,他是在夸自己的朋友厉害,还是在哀叹张公瑾英雄一世,却在死后背了这么一桩事,抹黑了自己。

崔钰呵呵一笑:“苏秦说过,使我若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相印!”

马嘉运是个有才华的人不假,他也的确有能力,但他身上唯一的毛病,就是胆子太小,因为怕得罪权贵,所以不敢在张公瑾生前与之对簿公堂。

良心呢,又过意不去,所以便编了这么一个故事,为崔家把这个事办了。

贞观以来,国家休养生息,商业兴盛,当然也伴随着物价上涨,所以许多人投机者,甚至不惜冒犯王法,也要偷偷铜钱铸成铜器,赚取差价。

我朝有金矿五十六处,铁矿一百零四处,银矿矿八十六处,铜矿六十二处。铜产地如扬州、并州和益州设有铸钱炉,其中鄂州的铸钱炉最多,铜矿产量居全国之首。

铁和铜的年收入量逐年增长,但从来就没够用过!

为什么?

就是有人比马嘉运的胆子大,人家不怕朝廷,也不怕王法,所以人家干了,而且还是肆无忌惮的干。

不是说这人有大的背景,或者这些人有多大的能力,实在是利益太大。哪怕下一刻就被砍头,也会有人去做。

因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不做,依然有的是来做!

这一类人,从他们第一天干这个开始,人家就把一切都放下了,生死甚至都看淡了。在崔钰的眼中,这些人甚至比揭竿而起者更危险。

因为揭竿而起是为了吃饭,而这些人的眼中,便只有钱,为了钱,他们可以出卖一切,包括灵魂!

“梦之,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李承乾看出来,这位崔大神,说话带着气呢!

崔钰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打开摆在李承乾面前,上面有三个地址,太子只要派兵去了,就必然会有收货。

至于这东西,是怎么来的,他请殿下不要问,问了他也不会说,说了太子也不会信。

李承乾是了解崔钰的,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自己还能说什么。于是,把纸条交给张思政,让他去找吴王,命吴王和秦怀玉带兵搜查这三个地方。

“行了,这个事就这样了,有什么吃的,拿了出来,孤饿了!”

崔钰点点头:“臣亲自下厨,今天我们吃咸菜滚豆腐!”

坐在万年县衙后厨的门前,李承乾把着酒壶灌着就,嘴里哼哼着荒腔野调儿。调儿是很熟悉的旋律,但具体是在哪儿听的,他却是不记得了。

放了小桌子,上了菜,崔钰淡笑道:“太子爷,请吧,尝尝臣的手艺!”

嗯,李承乾坐到桌前,来了一勺咸菜豆腐,鲜、香充斥口中,还有淡淡的豆子味回甘,很不错。

“梦之,想不到你还有这饕餮的好本事!”

“昔年臣入京赶考,跟一位老学究同行,是他教臣的。”

李承乾頟首表示了解,这老人家就是不一样,他跟欧阳询来往时,老人家常有惊人之语。现在每次想起他的话,李承乾总是获益非常。

“是啊,殿下说的对。老人家经历的事多,比我们要看得开。”

“所以啊,这人啊,要往前看!你说过孤吧,每天那么多烦恼,孤要是想不开,显德殿的纱帘,都不够孤上吊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