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716 标准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对于朱允熥似乎是遭受到无妄之灾的被牵连着敲打,这件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好在意的。说到底也就是小小的敲打而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那自然也就没问题了。

其实老朱的心思也很简单,这一次确实是朱允炆犯错了。但是在老朱看来,朱允炆实际上也就是湖涂蛋,有些事情过后肯定也是要长记性的,不大可能再犯。

而朱允熥就不一样了,这孩子是从小到大都是被宠着、惯着,以至于到现在还是一副没长大的样子。再加上朱允熥足够的纨绔,吃喝玩乐没有不精通的,再加上皇帝的宠爱,所以很多的时候也确实有那么点无所畏惧。

眼看着就要迁都,但是朱允熥又不跟着去北平。这要是将他留在应天府,必然是更加的无法无天。真的到了那时候,倒是不至于担心这小子胡作非为,他也不会犯一些大错,可是有些事情实际上也是注定会发生的。

现在就在应天府,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朱允熥都是一副纨绔的样子。这要是不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那必然就是无法无天的,这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所以就当做是提前敲打吧,这没有什么坏处,就当做是防患于未然吧。这样的事情也适合老朱来做,朱允熥就算是被敲打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根本不敢有任何的意见。

对于乾清宫里发生的事情,朱允煐实际上也没有多关心,他知道老朱肯定是有分寸的。

作为皇帝,还是做好皇帝应该做的事情也就足够了,其他的实际上也没有太多好在意的。

处理完一天的政务,朱允煐回到了春和殿,“这几日要是有些人求情,你莫要多掺和。尤其是国子监那头,虽说皇祖母早些年对于那些学子多有仁慈,只是好些人就是没有良心,辜负皇恩。”

徐妙清自然也明白一些事情,她确实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不会过于关心,也不会主动发表任何的意见。但是她是皇后,她的儿子是太子,所以有些事情肯定还是会留意的。尤其是一些大事,想要不知道其实都难。

“陛下放心就是,臣妾有分寸。”徐妙清给朱允煐揉着太阳穴,轻声说道,“这件事情了却,臣妾就让太子领着宗室子弟去一趟国子监,陛下以为如何”

朱允煐露出笑容,夸奖说道,“这般自然是最好,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咱这一次好好的敲打那些得意忘形的读书人,让他们也该明白心存敬畏。不过皇家恩德,也是要有。咱大明朝到底也是要有这些读书人治理,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这也就是朱允煐了,算得上和老朱一个样子,也就是对于一些人会用,甚至重用。而一旦那些人失去了价值,或者触碰到了底线,那自然也就毫不留情了。

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这一套招式老朱和小朱都非常的拿手,很多人也都习惯了这些事情。但是也不会有任何的方案,主要也就是因为皇帝就是有特权的。

其实朱允煐的心思也非常的简单,作为皇帝,他确实不太喜欢儒家几乎是掌控着文官系统的基本盘。这些年他确实也做了不少的限制,甚至可以说打压,但是他也很清楚想要完全将儒家给废除,那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不用儒家,自然就是需要其他的学派顶上来,那些学派的一些理论未必就适合封建统治。

再者就是儒家文化对于这个民族的影响也确实太大了一些,想要完全给废除,实际上也不现实。那些都是一千多年的长久影响,不是朱允煐一下子之间就可以改变的。

更何况实事求是的来说,以后很多人各种对儒家贬低,但是儒家也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尤其是作为封建帝王,儒家学说的很多理念实际上也确实比较有利于统治。

所以该限制的时候肯定会限制,但是该使用的时候,朱允煐也会使用,这并不矛盾。

朱允煐显然不只是这么想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他也打算就继续这么做。

“这样最好,太子还是要仁德一些。”朱允煐露出笑容,说道,“咱这个当皇帝的霸道、刻薄,太子宽仁一些是好事,臣子们就会想着往他跟前靠,那些个读书人也就要亲近他。”

这话也就是大明朝的皇帝可以这么说,要是在其他朝代,一个不类己就足以让太子战战兢兢,那甚至是很多太子的罪名,会让他们无缘至尊宝座。

但是在大明朝,皇太子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事情,因为他们的出身就足够确定地位了。

大明朝的太子可能是最幸福的,因为根本不需要担心夺嫡的残酷,这可比其他朝代的太子要舒心太多了。夺嫡的残酷,史书上可记载了不少,很多都是人伦惨剧、兄弟相残,那也就意味着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虽然不需要太过担心一些事情,不过皇太子的身份到底不同,还是需要承担起来一些责任。

在皇帝比较严苛、霸道的时候,太子可以适时展现出来一些儒雅、宽仁。

这样的事情实际上朱允煐做起来也算得心应手,这也是有样学样的。

老朱在位的时候,满朝文武对于大朱可谓是无比认可。虽然这本质上是老朱有意的扶植,但是这何尝不是大朱的人设比较出色呢。

哪怕不少人也明白大朱骨子里也是果决狠辣的性子,但是相比起洪武皇帝,文武百官还是要觉得好很多,自然也算盼着大朱顺利继位。

朱允煐也就叹了口气,说道,“说起来咱也算没有法子,虽说大明开国三十余年,好多的规矩现在也算有些样子了。但是蒙元百年践踏,礼法也确实荒废。这些年咱皇爷爷那般废除蒙元习俗,可是在北地还是有不少人有胡人习俗。”

徐妙清也担心起来,说道,“陛下,北地还是那般”

朱允煐没好气说道,“可不就是,自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甘做儿皇帝后,燕云之地已六百年不在汉人掌控之下。披发左衽,在那边可是常见。要咱说,国子监的学子还是高看了两宋”

朱允煐越想越来气,说道,“南宋,咱就不该给他修史虽说女真没了,立马就厚颜像蒙古称臣,哪有半点样子北宋,又何曾大一统了那燕云之地可曾收复契丹不说,西夏称帝他们又何曾有本事收拾了”

朱允煐有这样的怨念,主要也是因为给前朝修史,这也是一个传统。

宋史、辽史、金史,其实都是元朝时脱脱修订,这些自然也算正史。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在元朝的时候没人敢说什么,但是到了明朝居然有人敢多嘴了。

意思是辽、金,不敢算王朝,不配有正史,也就意味着不该和宋一样的地位。

本来还打算将元史也加上,也就是将正史扩展到二十一史。可是很多的读书人跳脚,一副女真和契丹不配有正史,不能承认他们的正统地位。

要不是老朱早年间就令修了元史,承认了元朝的正统地位,说不定还有很多人认为元朝都不是正统呢。

徐妙清自然也听说过这些事情,就劝道,“陛下,那些读书人到底想着的也是华夏正统。”

“正统”朱允煐没好气冷哼说道,“正统是做出来的,不该是三言两语就说出来了前朝那些事情大家伙都有数,他们用春秋笔法就成了”

不得不说,标准这东西有些时候就是无比灵活的,也是可以灵活变通的。

很多的读书人都说朱家的天子就是那种标准灵活的类型,甚至也很委屈的认为朱家的太子制定的那些标准,也就是在危难那些读书人。

可是在很多的时候,为了所谓的读书人的体面,或者是儒家的颜面,那些读书人的道德标准也是可以变的。再加上以为掌握着写书、执笔的权力,很多的事情他们也擅长春秋笔法,或者是为尊者讳。

徐妙清觉得好笑,对朱允煐说道,“陛下,也不都全是那般,臣妾觉得朝上还是有些读书人有些才华。”

朱允煐就有点小小的纳闷,问道,“哦那你和咱说说,到底是哪些个读书人有才华,连你都听到了。”

“就是上一科中举的翰林编修杨荣。”徐妙清解释着说道,“臣妾前几日还听如意说了,那杨荣本是福建乡试解元,会试,杨荣的诗文有富贵福泽之气。”

朱允煐一听顿时乐了起来,说道,“这人咱也有些印象,前些时日咱垠儿还去翰林院了一趟。也算咱的意思,诗文都是小道,于治国安邦并无大用。”

徐妙清觉得旁人可能没资格这么说,但是她的夫君肯定是有资格这么说的。

大明朝的宗室是最早知道朱允煐早慧的,满朝文武也都知道当今天子其实有诗才,甚至现在在民间还流传着当今天子在元宵时节化名的佳作。

但是就算是这样,朱允煐从来都不会刻意的去宣传他的诗才,甚至很多的时候也都是不承认的。原因自然就是对诗才不太看重,也担心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要是一个个的都忙着写诗作词,那么谁去学习治国安邦的经义、策论

所以只有英雄朱作了诗,还不是亲自执笔。绝对不是英示皇帝朱允煐作诗,他更不喜欢那些锦绣文章,不喜欢辞藻华丽的奏章。

朱文坤醒了,看到朱允煐立刻在傻笑。看起来还是比较开心的,这个小胖子现在也算得上能够认出来不少人了。

既然醒了,朱文坤立刻手脚并用爬了过来。奶胖的小家伙看起来也没有脖子,费力气的坐好后,居然还是背对他的父皇。这么一看,背影那是虎背熊腰,整个后背都是宽厚、肉都都的。

“这小子比他皇兄好带。”摸了摸朱文坤的脸,朱允煐说道,“垠儿小时候爱闹,性子也过于好动了些。文坤就要好不少,平常也少哭闹、安安静静的。”

徐妙清就笑着说道,“文坤是乖巧一些,就是夜里不喜欢睡觉,白日里倒是乖巧的样子。”

朱允煐这就想着要收回刚刚的评价了,小孩子要是闹夜的话,那一般人可还真的受不了。好在他不用亲自带小奶娃,要不然肯定要崩溃了。

就在春和殿这边气氛温馨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根本不用想的,肯定也就是性子有点急躁的小小朱,小时候走不稳的时候就喜欢跑。长大了也是一样,好好的走着,说不定就小跑起来。

看着满脑门汗的大儿子,朱允煐没好气说道,“咱天家仪度,在你这算是全都给丢了。”

小小朱不以为意,他很自信,“父皇,曾祖都说咱规矩学的最好。咱就是在自家人跟前不端着,外头谁不说咱有着天潢贵胃的气度”

这也算是事实,只不过朱允煐肯定是不会当着小小朱的面承认,免得这孩子翘尾巴。小小朱这性子,也确实是有些容易膨胀的,所以该敲打的时候还是要敲打。

刚刚还和朱允煐很亲近的朱文坤,这时候可不记得他的父皇了。开心的爬了起来,迈动着小短腿,“皇兄。”

“去去去,咱不抱你。”小小朱立刻嫌弃起来,“曾祖说了,三叔回去闭府,吕氏教子无方令其守陵。”

朱允煐立刻明白了,老朱对于外人从来都是严苛的,也别管是女婿还是儿媳妇,处罚起来毫不客气。就算很多的时候是朱家人犯错,罚的其实也是外姓人。

朱允煐就点了点头,说道,“咱知道,只是咱不好处置吕氏。既然皇爷爷下旨,那这事也就是这般了。”

朱文坤一把抱住小小朱的大腿,仰着胖脸奶声奶气,“皇兄。”

“咱没时间带你玩,跑又跑不快、话也说不好”小小朱嫌弃的用手扒拉着,是真的嫌弃亲弟弟,“咱不和你说了,咱去复旨。”

哥哥跑了,朱文坤哇哇大哭。不过现在看似很伤心、很委屈,下次看到了哥哥的时候还要往前凑。

所以,没什么好心疼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