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81 这不是画大饼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朱椿和朱权稍微有点紧张,因为站在他们眼前的这一位就是如今大明朝的天子。

在朱椿的印象里,在他小时候想要见到父皇和母后,那简直太难了。但是他的侄儿,就是在坤宁宫长大,是父皇和母后哄着的对象。

虽然比朱允煐大三岁,但是在朱椿还小的时候,他的母妃郭氏,就教着朱椿需要讨好、迎合朱允煐,因为两个人的身份差距实在太大了。

作为朱允煐的皇叔,朱权实际上和朱允熥同年。在他们这些皇子皇孙还在大本堂开蒙、读书的时候,朱允煐基本上是不去大本堂的。就算是去了,看似是在教育着宗室里的同辈。

但是朱权也很清楚,他的皇兄、皇弟们,实际上也没少被当时还只是少年的朱允煐教育。而那些事情,皇兄和父皇居然也都是认可的,甚至是乐见其成的。

其实朱椿、朱权这些皇子们里头,也就是前几个不算太怕朱允煐,主要是有朱允煐的时候,那些皇子都长大了。

可是哪怕朱椿这样比朱允煐大了三岁的,对朱允煐也是比较害怕的。早慧的朱允煐是他们的童年阴影,不只是因为身份的差距,也是因为他们还只是懵懂幼童的时候,当时的朱允煐就是小大人一般了。

别看现在的英示皇帝一副亲厚的样子,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一位也是笑面虎,一边说着亲厚的话,一边说不定就已经做出了递刀子的准备了。

这不是在夸张,单纯的就是因为他们也都是比较了解朱允煐的,他们也算得上是和朱允煐一起成长,也都是一直无比关心朱允煐的成长和健康,自然也很清楚朱允煐的一些事情了。

朱允煐就不在乎那么多,谁让他出生后就意义不同,他的身份确实让他早早的就成为了焦点。

不在乎这些叔父们在想些什么,也可以不在乎小小朱被老朱留在了乾清宫,都不需要在意。

其实老朱的心思,朱允煐也比较清楚。这可不是什么小小朱年龄小不适合参与到朝政里头,单纯的就是老朱不希望小小朱去接触这些宗室,尤其是可能要分封出去的。

朱允熥笑嘻嘻的,他也不在意,“皇兄,看来你又是惹了皇爷爷不高兴。寻常皇爷爷是不会驳你面子,这一趟皇爷爷可就没有惯着你了。要咱说,还是皇兄心眼太多。”

朱椿和朱权低着头不说话,这些话他们甚至都不想听。也就是朱允熥这个二愣子才敢这么说话,这简直就是嫌屁股底下的亲王位烫屁股,这简直就是想要给自己废掉王爵了。

朱允煐笑了笑,没好气说道,“就你知道的事情多皇爷爷要是真的恼了,就来骂咱了。”

朱允熥一想好像也是这么一个道理,皇爷爷要是真的生气了,就不是这般了。

朱允煐也不在意,对朱椿和朱权说道,“蜀王叔、宁王叔,想来前些时日皇爷爷也是召你们入宫了,有些个事情,你们估摸着也是心里有数的。”

朱椿和朱权自然不敢隐瞒,前些天他们确实是入宫了,被叫去了乾清宫,也算得上是见到了久违的老朱了。至于聊了些什么,当然是聊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话。

不管是朱椿还是朱权,都觉得自己可能要被分封出去了,不是以前的亲王在大明境内镇守,而是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像四哥那般,在海外有着一个封国了,可以成为真正的国主了。

其实这几天,他们也都是心里七上八下的,也都是有那么点不安生的。

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他们也都希望能够有着自己的基业之地,高丽那边本身也就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不错的选择,起码比起蛮荒之地,高丽算得上文华之地了。

更何况朝廷在高丽那边的战事也比较顺遂,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基本上也就是要覆灭李成桂父子那对篡国的奸贼父子了。

只是这样的事情,就算是父皇那边看似稍微的透漏了一点口风,可是大家也都清楚,这些个事情基本上也都是英示皇帝做主。父皇退位后,真的不卷念权力,大事小事基本上也都撒手不管了。

所以父皇那边说的话让人想得多,也觉得不出意外的话,自己肯定是有机会的。可是如果英示皇帝不答应的话,这件事情说不定就要起波折,甚至很有可能也就要彻底的失败。

朱允煐继续说道,“其实咱也知道,咱早些年一力主导削藩,不少宗室都是有些怨怼的。”

朱椿连忙起身,说道,“起奏陛下,臣不敢。”

他可是蜀王,在成都府就藩了,逍遥自在着呢。可是朱允煐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撺掇着削藩,朱椿等人也只能从封地回到了应天府,或者是被安置在北平了。

朱权这个时候也连忙说道,“回陛下,臣等不敢有怨怼。”

“不敢”朱允煐笑了笑,似乎话里有话,“不敢有怨怼,那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说不定在心里是怎么骂咱的。”

朱权心里一跳,他就是那种比较倒霉催的,眼看着是要就藩的,但是就是因为当时还只是皇太孙的朱允煐上蹿下跳,这些个亲王就没有就藩的机会,能够捞到出去带兵巡边的机会,那就谢天谢地了。

要说心里没有点怨言,那肯定是假的。在首都当一个富贵的亲王,这看似是留在了繁华之地。可是实际上,很多人也都觉得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

别看大明朝的一些藩王似乎是要就藩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但是就算如此,亲王们的待遇也不会差,不会短了他们的吃喝,不影响他们的锦衣玉食。

而朱椿这样在天府之国就藩的,更是在享受着富贵和安逸,天高皇帝远的也十分自在。

看到朱权似乎要解释,朱允煐连忙说道,“宁王叔也莫要多想,咱都知道那些理。将心比心,咱要是亲王,也要怨着。就是允熥,估摸着也没少抱怨着。”

朱允熥就不认可了,说道,“皇兄,咱可不怨你,咱就不想离开应天府。早年你在北平给咱修了王府,咱心里那叫一个急。咱都这般大了,可不能一直跟在皇兄跟前。”

这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朱允煐这劳心劳力的,这么些年一直关照有加。可是朱允熥倒好,时不时的还是觉得朱允煐唠叨,想着要躲得远一点,这更加自在。

朱允熥都有这样的一些想法了,那么其他的宗室,肯定也都是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了。

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朱允熥后知后觉的笑了起来,稍微的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尴尬。

而朱椿和朱权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听到,朱允熥算得上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实际上他们比朱允熥想的还多。毕竟朱允煐对待宗室看似不错,但是肯定是没办法像对待朱允熥那般的对待其他的宗室,大家都知道这个理。

只是对于朱允熥这个小子,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就不要指望这小子多么的靠谱。

朱允熥可以不靠谱,因为他也不需要什么刻意的经营人设,大家都知道这一位就是大明宗室里头最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大家对于他的要求,也确实几乎等同于没有。

也没有人觉得朱允熥这是什么自污之类的,单纯的就是这小子从小到大就是这么一个样子,朱权这些和朱允熥差不多大的,更是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朱允煐也没有再继续纠结,只是说道,“叔父们对咱有些怨言,咱也是能理解。只是为了咱大明的江山,咱就不得不做这个恶人了。都说咱大明的藩王和西汉的藩王不同,确实有些不同,但是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朱椿和朱权在这些话题上是不好多说什么的,因为他们就是亲王,要是亲王就藩,他们就是藩王了,自然也就更加敏感了。

朱允煐笑了笑,说道,“咱在大明境内,是不能乱来,只能委屈各位叔父。但是在大明之外,叔父们可以选择成为一国之主,那可比当个藩王还要自在,还能施展抱负。”

朱椿和朱权立刻认真起来了,也不需要像先前那样谨小慎微了,因为英示皇帝总算是提到了正事,提到了诸多宗室关心的一个大事了。

这可不是在夸张,自从四哥和六哥首封东日和扶月,不少宗室就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些人可能是没打算去什么苦寒荒弊的地方吃苦,但是确实有人想要去当个开国之君。

这也是朱允熥这段时间如鱼得水的意思,因为很多人也都知道,英示皇帝虽然不喜欢大明境内分封藩王,但是很乐意在大明四周让大明宗室建立藩属国。

以前大家可能觉得英示皇帝就是在画大饼,就是在说空话安抚宗室。但是东日和扶月的事例,让大家看到了英示皇帝此前的那些话,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英示皇帝是真的要让宗室在大明四周建立藩属国。

朱椿和朱权,他们现在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他们说不定很快就有机会成为开国之君了。

朱允煐看着有些激动的朱椿和朱权,认真说道,“高丽那边,朝廷势必是要打下来的,那边皇爷爷和咱的意思,也确实是该咱大明宗室开建二国。”

虽然不能一统高丽稍微有点让人遗憾,只是朱椿和朱权多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完整的高丽,实际上也不符合大明的利益,藩属国太过强大,这简直就是在给子孙后代挖坑。

所以高丽被一分为二、一分为三,这实际上也是大家早就可以猜测到的,就像当初的东瀛也是被拆分了,甚至还有那边的伪皇继续龟缩,东瀛那边现在实际上还是三国鼎立,四哥和六哥还有的忙。

朱允煐继续说道,“咱也不说假话,虽说那边曾是汉四郡,也有华夏遗民,只是千百年来,那些人也都没有归属,说不定也不认汉家血统。”

这很正常,不要说高丽那边有着他们的民族和文化了,就算是燕云十六州那边,大明统治了三十余年,依然还有不少人保留着契丹、蒙古或者女真的一些习性,这仅仅只是五六百年啊文網

“咱还想着釜山三卫、对马岛,那边都是辖控东瀛的银矿。咱是放心诸位皇叔,只是难保后世子孙有其他心思。”朱允煐表情严肃,说道,“高丽那边,咱要留有通道,诸位皇叔应该知道咱的意思。”

朱椿连忙说道,“陛下,臣并无异议。早年咱也曾听闻朝廷水师在陛下统帅下找到银山,臣颇为振奋。这些年大明再无白银之忧,都是陛下英明。”

这么马屁很露骨,只是这也算得上很多大明朝臣子们的普遍心态,谁能想得到他们看不上的东瀛,居然有着挖之不尽银山呢。

要不是早年间朱允煐瞎折腾,要不是英示皇帝的英明睿智,大好的银山也就要落在那些蛮夷的手里了。

银山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大明朝要一直控制着银山,这也是大家不会丝毫意外的事情。这些年的釜山三卫,对马岛的驻军,或者是天津卫、威海卫时刻准备,大家也都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所以现在在高丽那边大明需要一个通道,这也是大家觉得并不意外的事情了,要是大明朝大手一挥,很多人可能也是会觉得比较意外的。

朱椿和朱权也都明白,他们自然是不敢有其他的心思,但是难保他们的子孙就多么的本分。或者说以后大明的皇帝,就肯定十分的睿智。

所以提前准备,这也是为了长治久安,实际上也是尽可能的减少后世子孙的麻烦,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事情出现。

对于朱椿和朱权来说,完成的高丽自然是最好的,但是那只是最奢侈的奢望。大明势必依然要辖制高丽和东瀛,这也不算让人意外。

就算是大明的藩属国,是大明宗室创建的藩属国,到底还是藩属国,先小人后君子,这没坏处。最重要的,这以后就算两国相交了,这是不折不扣的大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