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19 实干家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老朱家现在可以说是家和万事兴的样子,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不管是以前的大朱、小朱,或者现在的小小朱,他们接班人的地位早早的就确定了。不只是皇帝认可,朝野上下也都知道这些,宗室们看起来也没有其他的一些意见。

所以不存在夺嫡,也不存在什么勾心斗角,因为大家也都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就算是早几年看似有些想法的朱允炆和吕氏,他们的一些所作所为也只是笑话而已。

看起来有点热闹,但是那也就是给大朱面子而已,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威胁到朱允煐。

这大概也就是朱允煐比较大度的一个原因,虽然不是特别待见朱允炆,但是也没必要刻意打压。只需要将他当做大明朝普通的一个亲王就足够了,也仅此而已。

现在朱允煐这里也是家和万事兴,小小朱的地位暂且不说,他的弟弟妹妹都是比较听话懂事的。舅舅家或者大舅子那边,也都是识大体的。

所以真的要说起来,朱允煐这个皇帝还算是比较省心的,起码没有什么宫斗戏的戏码,可以让他省心不少。

要是整天都在忙着宫斗,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治理江山社稷啊。要是整天都是惦记着外戚、宗室,那也确实没办法好好的休息了。

小小的朱文埂很开心,在乾清宫跟着他的皇兄在瞎跑,“皇兄,咱后年就要封吴王世子了皇兄,咱不想当吴王,咱要当汉王”

小小朱抓住朱文埂,立刻摇头说道,“那不成,汉王咱得留着给文坤。二叔是吴王,你也就是吴王,王号哪能说换就换。”

“可是五王爷就换了,他以前就是吴王,咱都知道”朱文埂还是不甘心,反驳说道,“吴王不好,没有汉王听着威望。要不然,咱就当霸王”

老朱揉着眉心,对朱允煐说道,“咱就不该留着他们两个在宫里垠儿一个人的时候倒是也安分,文埂一过来,就一个比一个闹腾的厉害”

朱允煐惬意的喝了杯酒,说道,“垠儿说到底还是孩童,平日里身边也没几个身份相当的能玩到一块。就算是那些伴读,也都是身份不如他。也就是文埂还成,到底是他弟弟,年岁差的也不多。”

老朱一想也是这么理,说道,“你们几个都一个样,打小就没玩伴。你爹还好点,你和垠儿真缺个玩伴。咱早些年,好歹也是有着兄长护着,还有天德、鼎臣这些玩伴。”

徐达和汤和能够善终,不只是因为他们还算有政治智慧、谨慎,和老朱是发小也是关键原因之一。老朱指定的亲戚之家,可不是开玩笑的。

想起来了什么,朱允煐说道,“皇爷爷,咱的意思也是该给大姑祖母修修墓了。”

老朱一愣,没好气的说道,“你自家的事情都操心不过来,还想着其他。你大姑祖母的陵寝,有九江顾着,由不着你操心。”

到底是了解老朱,朱允煐自然也知道老朱这个时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老朱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家的朱文正早年虽然犯了错,但是依然是靖江王。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也不成器,老朱虽然有责罚但是也没有夺了王爵。现在的朱赞仪嗣靖江王位,还算是有些贤王的样子。

而二哥朱兴盛早逝,留下的子嗣朱旺也是早逝。但是老朱依然将他们列祀家庙,以及重建墓葬于明皇陵。三哥朱兴祖虽然没有留下子嗣,但是也是葬在明皇陵,追封临淮王。

至于两个姐姐,二姐是曹国长公主。对于二姐夫李贞、外甥李文忠,老朱可是从来都不当做外人。

而大姐呢,老朱还是很记仇的,大概就是因为大姐出嫁的早不顾娘家,也是因为老朱早年造反时被追杀,但是大姐和大姐夫怕受连累一直不接纳。文網

所以到现在,老朱对于这个大姐绝口不提,只是将二姐当做大姐。李贞这个亲姐夫,老朱可是追封为陇西王。要知道李贞,可不像李文忠有战功。甚至老朱还特意恩准世皆王爵。

要不是李京隆还算识大体,他现在就是陇西王,而不是曹国公。

与二姐一家相比,老朱大姐一家就难说了。其实早年李文忠回乡祭奠母亲,找到其姨母夫妇灵柩,已然破旧不堪,上书报告后老朱碍于脸面,才封长姐为太原长公主,封长姐夫王七一为驸马都尉。

看着老朱,朱允煐说道,“长辈的事情咱不好多说什么,但是说到底都是咱老朱家的人。皇爷爷对大姑祖母有怨气,咱理解。要不然这样,咱让九江表兄领着允炆过去一趟”

老朱瞪了一眼朱允煐,没好气说道,“你是当了皇帝,现在还要管咱的家事不成”

“说得好像不是咱的家事一般”朱允煐理所当然的说道,“都说人死灯灭,咱想着咱曾祖他们若是泉下有知,也少不得要骂大姑祖母。再说了,就是看在曾祖、曾祖母的面子上,也该给大姑祖母一点体面。”

老朱叹了口气,说道,“咱那大姐和大姐夫,但凡有一点人情味,咱也不至于这些年不管他们。罢了,咱现在也不说什么了,就当是晚辈孝心,这事咱不管。”

别看老朱似乎是有怨气的样子,可是老朱心里还真的是比较美。自家这个宝贝孙儿哪哪都好,也是一个极其重视家族、亲眷的人,当皇帝也当的很出息。

就在老朱和小朱聊天的时候,朱文埂还在嚷,“皇兄,那你给咱一匹马成不成咱当不了你的大将军,咱就和咱爹一样骑马踏青、寻花问柳”

朱允煐忽然间觉得自己好像也有些家宅不宁的错觉了,他现在有着那么点危机感了。

老朱瞪了一眼朱允煐,没好气说道,“咱对老二那头也懒得管教,你可得给咱上点心。这么小的年纪就想着寻花问柳,那还了得要咱说,他们父子两个不成器,都是你给惯出来了”

虽然朱允煐很不想背这个锅,不过现在看起来好像也就是朱允煐最适合背这么一口大锅了,甩都甩不掉的那一种。

都说子不教父子过,可是现在谁让大朱不在了呢。所以朱允煐这个兄长,自然也就要承担起来足够多的责任,这些事情也确实就是朱允煐应该做好的事情。

朱允煐也不再多说什么了,这个锅他就背下来了,反正除了老朱偶尔会牢骚几句,其他人也不敢在朱允煐跟前唠叨,有什么想法也都说要给憋在心里的。

招了招手,朱允煐说道,“文埂,到咱这里来。”

朱文埂跑了过来,趴在朱允煐的背上就开始委屈告状,“皇伯父,咱就想当汉王不想当吴王。皇兄都不答应咱,你就给咱汉王好不好”

小小朱冲了过来,扒拉开朱文埂,“你就是吴王,以后只能是吴王。咱可告诉你,吴王最好了,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吴王”

“那你给文坤吴王,给咱汉王。”朱文埂还算非常聪明,不缺少小机灵,“要不然咱就当霸王,反正咱大明楚王爵也没了,就给咱楚霸王”

看着朱文埂,朱允煐感慨着说道,“你啊,还真的就是和你爹一个德行。咱这辈子算是给你们治住了,管了个大的还不够,小的还要缠着咱要这要那。”

“咱爹说过,找皇伯父就成,要不然咱就找皇兄。”朱文埂也是学到了他父亲的精髓,说道,“咱找曾祖要,曾祖也不给咱啊。”

这大概,也算是捡着软柿子捏啊

朱允煐实际上也就是逗逗小孩而已,朱文埂现在到底是太小了,对于很多的事情也确实不了解,所以基本上也就是算得上童言无忌,完全可以不将这小子的一些话放在心上。

这显然也不是在夸张,朱文埂的年龄小是一回事,再加上教育问题,所以这孩子和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朱允煐的心情不错,稍微的糊弄一下朱文埂就好,这孩子实际上在朱允煐看来,也确实是比较好糊弄的。比起小小朱,朱文埂单纯了很多。

糊弄孩子也好,或者是童言无忌也罢,现在朱允煐也确实没必要和朱文坤商量一些事情。很多的事情,朱允煐就算是再疼他的外甥,显然也不会有着朱文坤的一些想法,那小子现在就不靠谱,估计长大了也不会很靠谱。

小小朱对于留宿在乾清宫,那显然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但是朱文坤留宿乾清宫,那简直就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了,这估计也会让很多的宗室无比的羡慕。

不要说重孙辈了,就算是孙辈乃至儿辈,能够有这样待遇的实际上也寥寥无几。

大朱和小朱对于这样的待遇觉得习以为常,他们也不觉得这样的待遇有什么好炫耀的。到了小小朱这里,他更是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了,他更加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稀奇的。

当然小小朱实际上也明白,其他人基本上是没有这样的待遇。他可以不在乎一些事情,但是实际上也不会允许他的一些堂兄堂弟跑到乾清宫来留宿。

护食是很多人类幼崽的天性,更何况对于自己的地位等等,小小朱也心里有数。

留宿在乾清宫的朱允煐也没有特别的想法,这样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习以为常了。

想当年朱允煐的二叔私自制作五爪龙床,再加上朱樉宠爱侧妃、虐待赵敏,老朱可是一口气将朱樉的宠妃邓氏直接赐死,也不在意邓氏就是大将邓愈之女。

但是小朱小时候经常就留宿在乾清宫,龙床对于他来说没什么好新鲜的。而小小朱更加不觉得新鲜,他以前不知道在龙榻上尿过多少次床,都习惯了。

不过朱允煐还算要早起的,还算要换上常服准备去早朝。内阁的事情暂时不需要考虑,治理黄河的事情现在还没有正式提上日程,但是朱允煐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比如说琉球中山国国主要入朝请罪了,这件事情自然是需要重视一下,哪怕中山国只是小国。但是好歹也是大明朝的藩国啊,这件事情必须要做好。

而且现在虽然不需要在考虑春种的事情了,不管要考虑夏收啊。再者就是现在要继续考虑完善、推行摊丁入亩,这也都是朱允煐关注的重点,这也是很多的文武百官需要做的事情。

皇帝还真的没办法闲下来,好些事情是一茬接一茬的,永远都是停不下来的。

朱允煐对于这样的忙碌,实际上也早就习惯了,这就是他的工作,这也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朱允煐来说,这些事情自然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这些也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这都是他们的工作,就是这么简单。

处理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行了,朱允煐对于这些事情也早就习惯了。只要不是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基本上也都是一切按部就班就行,很多的事情也算得上井井有条。

说到底大明朝开国三十余年,皇权的更替也平稳过渡了,各种政事实际上也都说有章可循的。处理起一些事情,大家自然也就心里有着底气了,知道该怎么去操作了。

朱允煐没有不耐烦,说到底就是这些事情就该是他做的。大事小事都要处理好,琐事什么的也都说需要仔细的做好,不能不耐烦啊。

说到底就是皇帝,一言而决可以影响太多的人,可以影响太多的家庭。对于这些事情,自然也就需要谨慎一些,可不能头脑发热。

朱允煐现在也算得上在憋大招了,好些个事情也确实可以多点耐心,可以在有着绝对把握的时候出手。朱允煐喜欢一击必杀的感觉,他显然不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浪费在朝堂上的争论。

不管是棕榈油还是黄河治理的事情,朱允煐都是希望更加有把握的时候再行动起来。

说起来,朱允煐还算一个实干家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