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00 正统的意义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对于小小朱的教育问题,朱允煐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这样的事情有由不得半点马虎。

虽然现在也不指望小小朱就能够完全理解和消化这些,不过现在也可以给这个小家伙灌输更多的观念。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这一点朱允煐非常清楚。

这也是朱允煐一直都在努力做好的事情,对于专业课,朱允煐未必就是非常重视。尤其是一些传统文化,尤其是四书五经这些,小小朱有所涉猎就好,不需要多么精通。

在这方面朱允煐的要求比较低,只要小小朱识字就好,只要小小朱不会被轻易糊弄就行。

但是对于小小朱的见识,关于小小朱的阅历和品行等等,朱允煐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

小小朱对于华夏的历史走势,了解的越来越深刻了,这一直都是老朱和小朱坚持的。

看着蒙古时期的广大疆域,朱允煐忽然问道,“垠儿,你说这些蒙古人,他们厉害吗”

元朝的疆域很大,自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在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他们在继续的朝着外面扩张。

但是在进攻东瀛、缅甸、越南、爪哇等国时,看似天下无敌的蒙古人有均遭失败。

小小朱仔细想想,说道,“好像挺厉害,虽说咱华夏历史上也有一些异族的江山,可是好似没有像前元那般的大一统。”

朱允煐笑着点头,随即说道,“莫要只看到元朝,蒙古人还有四大汗国。那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和窝阔台汗国,一个个的都不能小觑了。”

其实伊利汗国已经覆灭了,这个由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在西亚所建立的政权,和元朝差不多命运。他们现在看似没有灭亡,但是那就是名义上而已。

不过这里头,也有蒙古人的兄弟相残,伊利汗国也可以说是比钦察汗国贾尼别克汗攻灭了政权,导致了这个昔日强大的汗国割据,现在的苟延残喘实际上不成气候。

真正灭亡的是窝阔台汗国,这也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后人海都自己打造的。但是在所谓的黄金家族内乱当中,窝阔台汗国仅仅存在不到六十年便灭亡,比元朝还要短寿。

实际上察合台汗国也是主板,他们虽然是成吉思汗子孙建立的汗国,但是彼此间攻伐很常见,和元朝这个宗主国有经常敌视。察合台汗国大概五十年前就为东西两部,后分别形成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

东窝阔台汗国也被称为亦力把里,盘踞在西域附近。而帖木儿帝国和大明差不多时间立国,他们可不再满足于察合台汗国以前的疆域,他们要继续向西征战。

至于钦察汗国,也被称为金帐汗国,成吉思汗长子的次子拔都建立的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强大汗国。

小小朱一想,说道,“爹,咱大明宗室在华夏之外建立基业,和这蒙古人的黄金家族有些相似。咱老朱家的子孙,肯定更加出息,也要有好多藩属国。”

这自然是最理想不过的状态了,蒙古人骨子里还是弱肉强食,他们相互攻伐很常见。实际上朱允煐也很清楚,或许现阶段老朱家的子孙建立的国家不会相互攻伐。

只是一两代人之后,亲缘就开始淡漠了,到时候更多的就是国家的利益。

真的要说起来,哪怕是现阶段,一旦开国了,老朱的儿子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也可能刀兵相向。

只是这些事情现在没必要对小小朱说,虽然这小子也是到了长心思的年纪,比起寻常的孩童也确实更加有见识、有心计,不过这到底还只是一个孩子,不到十岁的孩子。

哪怕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看似比较残酷的事情,好歹也是孩子。给这小子保留着一些天真,没什么坏处,这大概也是朱允煐现在能够做的事情。说到底小小朱的童年,肯定比起寻常的孩子要少,这孩子要见识的东西也多。

看着小小朱,朱允煐笑着说道,“蒙古好些汗国,现如今咱大明周边还有他们好些部族。这游牧民族对于咱中原朝廷,始终是一个威胁。只有咱拳头大、兵强马壮,他们才不敢弄事。一旦咱中原王朝式微,他们必然南下劫掠。”

这些道理实际上也不需要朱允煐多少,小小朱也能够明白这些道理。

不要说小小朱这个皇太子了,实际上好些平民百姓也都明白这些道理。近的是蒙古人、女真,远的是突厥、羌人等等。更加被人所熟知的,自然就是匈奴了。

治理天下这样的事情,现在还没办法多教,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朱允煐自然明白。说到底就是小小朱的年龄还小,现在还需要给他打好基础,这更加重要。

摸了摸小小朱的脑袋,朱允煐忽然问道,“垠儿,你也知道前元是咱华夏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异族王朝。早些年,好些人也不乐意你曾祖承认前元是正统。你说说,这是为何”

这就是稍微有点深度的问题了,不只是朱允煐期待着小小朱的回答,老朱也认真起来了。

小小朱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在思考。慢慢的,小小朱直接坐在了椅子上,只是不说话、继续在思考,看来这个问题对于小小朱来说非常有难度。

老朱和小朱没有不耐烦,也没有催促,两个人都是安静的坐着,在等待着小小朱的回答。

实际上对于小小朱没有贸然开口,老朱和小朱还是很开心的。三思而后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皇帝不能轻易的开口。一旦开口了,他就是口含天宪,那几乎是圣旨。

要是后悔了,先不说有些时候来得及来不及,这要是朝令夕改的,也影响皇帝的威严。

所以小小朱现在没有想好一些事情就不轻易开口,这没有任何坏处。

双全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给老朱和朱允煐一人奉了一杯茶。朱允煐刚刚说了挺多,还真的有点口渴,品品茶也是不错的。

朱允煐品着武夷茶,心情不错。说起来这个茶叶,也是元朝时期就有的御茶园。

朱允煐实际上有见过精工细琢的龙风团饼茶,实际上他不喜欢。老朱国内国际不喜欢,因为老朱出身贫寒,也知道茶农疾苦。所以基本上将唐代炙烤煮饮饼茶法改革为直接冲泡散条茶,主要是开我国千年茗饮之宗。

毕竟元末的时候,茶农非常不堪其苦。哪怕是有着贡茶的名头有没有实际好处。

单就御茶园来说,贡额逐年增加,到元末,每个贡茶已增至九百九十斤。茶园官吏为完成上交贡额,便对茶农进行残酷的敲诈勒索,茶农不堪其苦被迫逃亡,造成茶园荒芜、茶树枯萎。

现在大明的贡茶也多,武夷山茶每年贡茶芽二百斤、江西九江府贡茶岁额一百斤,慈溪贡茶五十斤。一些小县,贡茶五斤、一斤,这也是老朱爱怜百姓。

朱允煐实际上有是这样,什么毛峰、龙井、瓜皮等等,朱允煐知道不少。但是他没有因为当了皇帝就想要都去尝尝,更没有奢侈的打算用武夷茶煮茶叶蛋。

够喝就好,偶尔还要赏赐一些臣子,朱允煐手里的茶叶实际上不算多。

在老朱和小朱喝茶的时候,小小朱忽然说道,“给咱弄些蜜饯啊”

老朱立刻瞪眼,呵斥双全,“混账东西”

双全和王承恩赶紧忙碌起来,实际上给小小朱准备的饮品早就有了。只不过皇太子在思考,谁敢去打扰啊,要是打乱了皇太子的思路,那就不只是被呵斥一顿的下场了。

“曾祖、爹,咱觉着认了前元正统,咱大明也就是正统了。”小小朱开口了,说道,“就算咱不喜欢前元,但是他们到底是在这边统治百年。咱不能只接两宋社稷,要不然麻烦事多。”

老朱笑着点头,说道,“垠儿说的不错,只是这还不够,这些理大家都知道。”

承认元朝正统,这也是传统典章制度的影响,属于明的一部分。

比如说修史,都是取代前朝的新的大一统王朝才会做。不管如何,元朝是大一统必须要承认,要不然大明的法理上有些问题,到时候也只能重修宋史,并且那时候大明就要承认继承宋朝。

小小朱这时候说道,“咱继承了前元正统,咱就是正统了。所以咱去讨伐大理、吐蕃、辽东,那都是理所应当。那些个藩属国,也都是咱大明的。”

听到小小朱这么说,老朱和小朱都笑了起来,道理实际上也就是这么回事。

大明取代了元朝,就是要将方方面面的东西都给名正言顺的继承下来。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道理大家自然有都明白,再者就是有些时候也不能全凭本心好恶。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他们需要考虑到更加全面的事情,哪怕可能看似有点委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江山社稷,好些事情这个时候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更何况对于雄才大略的老朱来说,他需要看到实际的好处,而不是一些虚名。

小小朱受到鼓励,继续说道,“虽说现如今百姓归心,但是咱听闻早些年咱大明境内还有好些蒙古人,或是一些忠于元庭的汉人、其他部族。咱承认前元正统,多少也是可以笼络这些人,免得他们闹腾的太过。”

对于这个回答,老朱和小朱也很满意,小小朱能够想到这些主要的点,真的很不错。

到底是老朱和小朱亲自教导出来的接班人,接触到的也是政治,小小朱的见识还是让人满意的。甚至好些博学多才的才俊,也未必有这样的见识。

小小朱不需要成为文采惊人的才子,他需要成为一个政治家,这才是他的身份,这才是他应该成长的反向。所以很多的东西,老朱和小朱确实不在意,小小朱的一些逃学等等,朱允煐实际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朱心情很好,放下茶杯说道,“不能光吃蜜饯,再来杯蜂蜜好不好”

蜜饯,那是用蜜糖浸渍成的果品,是一种零嘴、小吃,以前也被称为果脯。

小小朱摇头,说道,“咱还是不喝蜂蜜,太甜了。咱要喝茶水,随便弄点就是解腻。”

朱允煐一瞪眼,实际上他不喜欢小小朱这么早喝茶,但是老朱转瞬之间瞪着朱允煐。

双全立刻奉上龙井,小小朱喜欢喝比较清茶,对龙井也是这段时间最喜欢的。大概也是小小朱的喜欢,所以在元朝时才初具美名的龙井茶,这一两年好像愈发受重视了。

朱允煐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了,小小朱现在这么年纪稍微喝点茶没问题,只要不是碰酒,朱允煐几乎也就可以默认了,不需要去多说一些事情。

“既然垠儿也提到了前元遗民,那垠儿说说咱为何要迁都北平吧。”看着老朱殷勤的喂着小小朱吃果脯,朱允煐看不下去了,“皇爷爷,莫要这般宠着他。这都多大的人了,吃个果脯还要喂”

老朱可不管,看着小小朱很温和,“先不忙着和你爹说话,细嚼慢咽的才好。你爹什么都好,就是不仔细。你这边吃着东西,他还要你说话,也不怕你噎着”

小小朱也点头,看起来还是很认可老朱的一些说法,这要不是不好直接开口,估计都是要跟着一起声讨朱允煐了。

朱允煐再次感觉到自己失宠了,要知道以前,朱允煐可不会挨老朱的排挤。在以前,哪怕朱允煐都十五六了、都成婚了,可是在老朱眼里还是孩子,还是处处护着。

可是自从小小朱出生后,尤其是小小朱一直混在乾清宫,朱允煐的地位就直线下降。有些时候老朱毫无底线的护着小小朱,以及老朱那极其灵活的双标,让朱允煐很是嫉妒。

没办法,隔代亲本来就不讲理,更何况还是隔隔代亲,更不讲理了。而且小小朱的一些表现,也值得老朱无底线的护着。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