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02 大军云集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作为当今太子的大舅,徐辉祖一直都是非常耀眼的,是无数人关注的对象。

当然除了太子大舅这个身份之外,徐辉祖另一个身份更加耀眼。中山王徐达的长子,这个身份也让他顺利的继承了爵位,成为了大明武勋的一面旗帜。

毕竟光是要拼外戚的身份,皇后的哥哥、太子的大舅,这当然无比耀眼。但是别忘了武勋另一面旗帜常茂,那可是当今天子的大舅,而且还和太子一直非常亲近。

徐辉祖之所以耀眼,自然也就是因为他能够带兵打仗。不说完全继承了徐达的衣钵,不过也算不上虎父犬子,用兵无比稳健就是徐辉祖的一个特点。

此刻的开京,大明的一些武将不少,自然也是要为即将开始的大战而准备。

老而弥坚、持续成长的傅友德,作为大将军自然也就有着非常多的权力,这一次必须要发发力。虽然陛下没有太多的要求,可是陛下的一些指示,也不能忽视。

陛下不去指挥战斗,对于用兵等等舍得放权。但是傅友德也心里有数,陛下不希望这一场战争继续下去,必须要在入冬前结束这一次的战争,大明不能一直耗在高丽。文網

作为锦衣卫百户的纪纲之所以能够有机会进入大帐,也是因为他的身份比较特殊。陛下深谋远虑,早早的就在高丽这样的地方安排了诸多锦衣卫的探子。

纪纲也是一个人物,前几年和同乡结伴投军,参与了英示元年的北伐,是徐辉祖账下一小卒。

桀骜不驯、诡计多端的纪纲在战场不算出色,可是心机深沉的他选择投奔锦衣卫。虽然在高丽这样的地方太偏远,但是容易出成绩,这也是他成为正六品百户的原因。

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在高丽不管是威逼利诱,或者是感情牌等等,纪纲在高丽还是有着不少作用的。比如说去年围困开京,要不是纪纲撺掇一些高丽大族作乱,朝廷大军说不定也不能轻松入城。

攻占了高丽王城,这是迟早的事情,但是相对轻松的做到这些,这就是大功劳了。

要是回到应天府筹功,纪纲觉得自己的位置肯定能够更高一些。要是能够入陛下的法眼,说不定纪纲就可以飞黄腾达了,这是绝对的机会

听到帐外将士通传,傅友德也起身了,虽然他是国公、大将军,也是这一次战争的主帅。但是他可不敢在徐辉祖跟前端架子,也没那个必要。

徐辉祖态度端正,入帐后行礼,“标下徐辉祖,见过大将军。”

跟随徐辉祖而来的将士也纷纷行礼,他们不要说不敢在徐辉祖面前拿乔,在傅友德等人面前也是不敢拿乔的,身份还是有些区别的。

“标下丘福,见过大将军。”

“标下张玉,见过大将军。”

傅友德露出笑容,亲热的揽着徐辉祖的胳膊说道,“中山公折煞老夫了,蒙陛下隆恩,老夫方能挂印。中山公也是知晓的,老夫也就是说说,朝廷大军还有中山公调度。”

这话也就是客气了,傅友德是大帅,这一点无比明确。哪怕徐辉祖身份特殊,他也不能轻易的去抢兵权,要不然那就是谋逆了,到时候就要连累皇后、太子了。

虽然傅友德的主帅位不能坐,不过也没有人敢抢徐辉祖在帅位左侧的第一个座位。

聚将后,傅友德起身,环视重将说道,“诸位同袍,高丽伪王李氏父子败逃,诸位同袍当奋勇当先,荡平不臣”

傅友德可以说最初以悍勇闻名,只是慢慢的也成为了用兵稳健的大将军。

不管是此前征讨云南,还是此前的北伐,傅友德用兵都是比较稳妥的,这绝对是开国将帅当中成长型的大将军,虽然前期不算最耀眼,但是现如今成就让人侧目。

就在这个时候,傅友德抽出佩剑,说道,“入冬前,当擒李氏父子,献于太庙”

这一下算是彻底的定下调子了,必须要在冬天前结束这一场战争,这一场大战不能继续拖下去了。朝廷的大军,也当迅速的平定高丽,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

傅友德看向老将耿炳文说道,“长兴侯,虽说李氏父子败逃,但是开京到底不同。咱也只能留与长兴侯一万五千兵马。镇守开京不说,也要防备高丽乱军叛乱。”

耿炳文没有在意,这员年近七旬的老将确实擅长防守。虽然只有一万多人,不只是要镇守开京这个原先的高丽王城,这里也算得上是大明军队的后勤基地之一。

耿炳文不只是需要守城,还要随时出兵镇压一些叛乱。

虽然大明的军队打下来了不少地方,也派出了不少官吏、招揽了不少高丽两班大臣,可是就算很多高丽人对李氏父子篡位不满,心归王氏高丽。但是对于大明朝,不少百姓也是不服气。

所谓的两班,其实分别指文班和武班,是高丽的那些贵族。这里面很多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有些人钦慕汉文化,不过也有不少人对蒙古人更加亲近。

耿炳文明白这些,只是严肃问道,“大将军,末将斗胆。若是高丽人不服王化,末将能否以铁血手段镇压”

傅友德表情平静,语气更是平澹,“这是自然,若是高丽人不识王化,长兴侯自然便宜行事。只是听闻蜀王殿下即将启程,长兴侯也莫要杀得太过。”

明白了,只要不听话的,可以强力镇压。只是不出意外的话,高丽要分封给大明朝宗室。所以也要注意一点体面,不能一下子将这里的人给斩尽杀绝。

想起来了什么一般,傅友德问道,“纪纲,釜山三卫那边如何”

纪纲出班,赶紧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回大将军,釜山三卫有武定侯坐镇。此前李氏贼子派兵侵扰,武定侯坚守十余日,出奇兵破高丽贼兵。此前天津卫派出水师,送大炮三十门、火铳一千,手榴弹数千,釜山三卫固若金汤。”

耿炳文和郭英这两员老将的起点并不比傅友德低,但是他们后期的发展基本上跟不上傅友德。

傅友德现在已经送国公,不出意外的话可以死后封王。而郭英和耿炳文,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死后能够被追封为国公,他们现在也只是傅友德帐下的大将之一。

看向普定侯张桓,傅友德说道,“普定侯,与你五千精兵,当为大军先锋,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得与高丽大军缠斗,若是遇敌固守待援。”

普定侯陈桓,这算得上大明的又一个老将了。早年投奔老朱,随军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北伐元朝。也曾经随傅友德南征明夏、云南,总制云南诸军。

不过比起开国将领,陈桓底气就不太足,他是洪武十七年因平定云南有功外加开国之功被封为普定侯,世袭罔替的侯爵,也算得上傅友德的班底之一了。

随即看向徐辉祖,傅友德说道,“中山公,如今李氏父子败逃,只能裹挟国民。贼子不敢与王师野战,大军当围困大城,击杀负隅顽抗者。”

徐辉祖心领神会,行伍之间的人必然不能心慈手软,军事行动也是政治的一个延续。

虽然大明朝的军队在打完之后就要离开,不过显然也是需要消除一部分隐患。

杀伤高丽的军队,消耗高丽的战争潜力,这也是傅友德等人需要做的事情。毕竟大明朝不是惩治一番高丽就行了,他们还要治理这些地方。

哪怕看起来只是大明朝的宗室在这里开国,那么也应该是要注意一下打消高丽的潜力。

傅友德这个时候继续说道,“现如今李氏父子犹如困兽,只能集结兵力固守大城。朝廷大军也莫要多分兵,一城一池攻下,不可让李氏父子有能力反扑。”

徐辉祖这个时候也开口说道,“末将领命还望大将军明白,冬日虽有辎重补给,东路大军缺少一些火器。大军虽有火铳、手雷,尚缺破城的炸药,更缺大口径铜炮。”

傅友德露出笑容,说道,“中山公莫要担忧,大军粮草充足,火器齐全。听闻火药司半年产出,尽数运到高丽。诸多卫所尚待汰换火炮,也尽数先供高丽。”

其实这么说有些夸张了,一些卫所现在还有铁炮,虽然铁炮不如铜炮耐用。但是在这个年代,能够守城的时候有几门重炮,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重火器了。哪怕看似杀伤力一般,但是这个气势也是可以威慑敌人的。

工部这边也是在赶制一些重炮,但是大明实在太大了。哪怕不断的在更换火器,实际上也没办法做到一下子让所有的卫所鸟枪换炮。

再者,自然也就是有些地方太远,所以大明朝还是有几个铸炮的基地。煤铁比较多的地方,他们自然也要承担起来这些责任,要负责给周边的卫所供应铁炮。

铜炮当然更好,但是铁炮也不能缺,这也算是高低搭配,攻城的和守城的,也有区别。

都知道洪武皇帝重视火器,实际上英示皇帝更加重视火器,在火器的研发、替换等等事情上,也是投入了海量的资源,大明的火器得到了不小的发展,这一点必须要承认英示皇帝的功劳。

工部学院那边努力了十多年了,这个以前最初很多人认为是皇太孙玩具的地方,爆发出来了不小的能量,做出来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改进纺布机,这看起来对行伍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千万不要这么以为,北边还是比较苦寒的。当年还是皇太孙的英示皇帝大力推行种植棉花,可是让不少边军有了棉衣、棉被。

直观一点的改进火器,不管是火铳还是火炮,也有着更加严格的监督。甚至一些武勋从一些读书人那里听说了英示皇帝在工部学院等地施行了秦法。

也就是那些个火器,实际上都是可以追责到人的。

不过这就夸张了,比如说一些官窑等地方,实际上也是可以追责到人的。这可不是说现在才有秦法,或者说不只是秦法才会那么严格监督。实际上大家都明白,有些读书人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什么事情都能找到理由。

火药颗粒化、手雷、地雷等等,这都是给了大明朝的火器带来了不小的帮助。现在这般的进步,或许只是开始,因为科技的发展实际上也是需要一些积累的。

英示皇帝的一些奇思妙想或许可以带来帮助,但是也需要大明朝的工匠人不断积累和开发。这些事情,也不是说英示皇帝随口一说,大明朝的科技树一下子攀升几百年。

这个道理或许可能现在的一些人不明白,但是行伍当中不少人,知道大明朝的军械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傅友德这些当初经历过元末战乱的老将,他们对此感受更深。

大明朝的军队现在已经准备好了,他们就要正式开始接下来的大决战了。必须要迅速的攻灭李氏父子,要将还在负隅顽抗的李氏父子彻底的消灭掉。

接下来高丽的治理和这些将军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傅友德、徐辉祖等人得到了皇帝的一些暗示而已,大概也会配合一下皇帝的一些谋划。

打击高丽的战争潜力,要将大部分高丽人的抵抗意识给消磨掉,这也是应该做的。

在众将领命离开后,傅让来到大帐,“父帅,大哥送来家信,府上一切安好。只是大哥有言,吴王殿下似是喜欢新罗婢,若是有些出身名门的新罗婢,最好送与吴王殿下。”

傅友德瞪了一眼傅让,骂道,“混账本公天朝国公,岂能做那些不成体统之事”

傅让垂头丧气,他也觉得这些事情有些不成体统。朝廷大将军去抓高丽高门大户的女卷,这叫个什么事啊。而且这讨好的对象,还是大明朝的亲王,这多犯忌讳呢

傅友德等了一会儿,看到傅让不说话,骂道,“你大哥可说了,吴王殿下如何说的”

傅让赶紧说道,“是大嫂在公主府做客时,公主提起的。说是吴王殿下惦念新罗婢,都茶不思饭不想了。还说,陛下也知晓,骂了一通吴王殿下。”

看着这不上道的儿子,傅友德很忧愁。既然陛下知道,那就没事。咱这个大将军不能做,但是你这个小校麾下的丘八,可以做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