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40 才华横溢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别看洪武皇帝现在基本上是不插手朝政了,他现在看起来也只是一门心思的围绕着培养小小朱,在颐养天年了。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洪武皇帝依然是他们的主心骨。

老朱其实也很忙的,大概也就是因为回到了应天府,老朱根本闲不下来。

作为太上皇了,老朱还是很注意维护小朱的威严。也就是小朱刚刚登基的时候, 老朱才会偶尔出现在朝堂上,那也只是因为有大事,他需要替小朱站台。

但是现在的老朱觉得没必要去朝堂了,小朱已经掌控了黄泉,小朱的君权至高无上,满朝文武不说尽皆臣服,不过也确实掌握着大势,不需要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也使得老朱更加有意识的隐退,不愿意轻易的出现在朝堂上。

就像这一次巡视归来,老朱只是轻车简从的回到了皇宫里,只是祭拜了奉先殿,然后再次消失在很多人的视野当中。对于老朱来说,这也就足够了,外臣他是一概不见的。

政出两门可不好,虽说早些年大朱和小朱也是在理政,手里的权力和皇帝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就是大朱和小朱是常务副皇帝,也不会和老朱的主要政策起冲突。

现在老朱也是这么想的,他如果发出什么声音的话,满朝文武自然是不得不考虑。就算是现在看起来有着至高无上君权的朱允煐,势必也是要考虑老朱的意见。

说到底就是老朱的影响,不会说这短短的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消失。只要老朱还活着,他就是大明王朝最至高无上的,就算是朱允煐也没办法动摇。

朱允煐明白这个道理,老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冲突,是一条心。只是如果这两位人间至尊就算不表态什么的, 很多的文武百官也是要揣摩上意, 说不定到时候会在朝堂上稍微的有着那么一些小小的冲突。

外臣, 老朱自然可以不见。甚至很多的勋贵想要求见,老朱也都是懒得见。

但是那些儿子、女儿,这肯定是要见的。诸多想要求见的孙子、外孙,老朱也是看着情况见一见。至于重孙、重外孙什么的,老朱基本上见不了几个。

小小朱大大咧咧的站在老朱跟前,说道,“二十一王爷,你若是再不给咱添一个叔叔,曾祖就要不乐意了。”

辈分,就是这么差出来的。作为老朱的第二十一子,朱模比朱允煐小,但是辈分在这里呢。他要是有了子嗣,那就是小朱的堂弟,是小小朱的叔叔。

老朱眉开眼笑的看着小小朱,随即对朱模说道,“你看看,太子都知道这个道理,你到是一点都不知道急都二十一的人了,这些个事你也该知晓。要咱说,是不是张氏那头有问题”

朱模连忙说道, “儿臣知错。”

二十一了还没有生孩子,朱模自然也是知道这个事情不光彩,被老朱批评很正常。

小小朱想了想,说道,“二十一王爷可以纳侧妃,若是咱二十一王祖母以后有了子嗣,那也来得及。咱二十一王爷有了香火才成,要不然曾祖不安心,咱爹也不安心。”

老朱眉开眼笑,觉得重孙果然出息,“就按太子说的办,咱过会就去交代皇后,让皇后帮你选一个侧妃。先有了香火就成,张氏那边也莫要多忧心,她以后若是有了子嗣就成。”

朱模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虽然他和张氏的感情很好。但是在这个年代,就是不孝有三无后无大。

更何况他是大明朝的沈王,就算和张氏感情再好,也是要考虑自己的香火,要考虑王系传承。

见完了二十一子,老朱要见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虚岁十九,刚刚成亲不久,同样也是没有子嗣。老朱谈不上特别着急,但是也希望自己的二十二子能够争气一点。

“还是你强些,比你皇爷爷、比你爹都强。”老朱笑眯眯的看着小小朱,随即说道,“你皇爷爷以前就惦记着你皇祖母,你皇祖母不在了他就喜欢那个吕氏。你爹也好不到哪去,后宫妃嫔不多,整日就围着你娘打转。”

吃着荔枝的小小朱则满不在乎的说道,“咱爹还去皇贵妃那,淑妃、贤妃那也去,还有昭仪、婕妤,咱爹也都去她们那歇着。咱爹就是不喜欢她们,咱都知道。咱爹喜欢理政,不喜欢女子。”

“那也还成,子嗣现在不多,也不算少。”老朱笑着说道,“你可别学你爹,别到时候只惦记着吃零嘴,想着政事。你可是咱大明的皇储,你的子嗣也是干系着江山社稷。”

小小朱一本正经点头,只是话就有些敷衍,“咱知道了就是,咱只要一成亲就生小子。”

安王朱楹这个时候也到了乾清宫,规矩参拜,“儿臣拜见父皇陛下,臣见过皇太子殿下。”

小小朱表情严肃,已经放下了荔枝,捧起来了大圭站在老朱旁边。

“朱文垠见过二十二王爷。”

老朱笑着抬了抬手,说道,“都是一家人,莫要这般客套。”

朱楹其实很想吐槽,主要就是这样的一些客套、见外的规矩,都是老朱制定的。甚至老朱为了提升小小朱的地位,故意让小小朱捧着天子大圭站在旁边。

要是按照老朱最初制定的规矩,这是藩王入朝拜见的时候的流程。可是现在呢,考虑到小小朱的年龄和身份,老朱特意拔高小小朱的地位,让小小朱的那些爷爷辈的亲王们规矩拜见。

没办法,这就是天家,虽然是家人,但是同样也是君臣,规矩必须要明确起来。

“刚见了你二十一哥,咱和太子都叮嘱他要早些有子嗣。”老朱开口,对朱楹说道,“你自个也该上心一些,莫要多做一些荒唐事。想想你八哥,咱只能除了他的国。”

老朱的八子潭王朱梓,在洪武二十三年就因为王妃娘家牵涉入胡惟庸案,这才十分不安,携王妃自焚而死,年仅二十二岁。没有子嗣,自然就是国除。甚至没有谥号,这连盖棺定论都不算。

朱楹其实也知道,当初八哥自焚,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看似是王妃娘家卷入胡惟庸案,但是这里头还有很多其他的门道。

宗室里头也有谣传,齐王朱榑、潭王朱梓的母妃都是达定妃。而早年间齐王朱榑在当时的皇太孙奉旨巡边的时候怠慢,这也使得达定妃彻底失宠,以及齐王朱榑这些年一直被冷落。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真相,那就是很难说的一件事情了,不过宗室里头不少人信这个说法。

老朱勉励、敲打了一下二十二子。哪怕老朱一直毫不掩饰的偏爱嫡长一脉,但是对于其他的儿孙也不差,尤其是这些没有子嗣的儿子,更是需要关心。

轮到二十三子唐王朱桱,小小朱在见礼后立刻说道,“二十三王爷,皇爷爷刚刚还说了要为二十三王爷行加冠礼。”

老朱瞪了一下小小朱,他的二十三子朱桱刚刚虚岁十五,要说行加冠礼也没什么问题。

实际上老朱现在还活着的最小的儿子是二十五子朱,现在还没有开府呢,因为只有虚岁十三。

要不是二十六子朱楠没有满月就夭折,那就是小小朱比起他的二十六王爷还要大两岁。

只能说老朱老当益壮,老朱家的辈分差距一下子拉开了,单纯的就是因为老朱太能生了。朱允煐这个侄儿比起很多的叔叔年龄都大,而小小朱差点都要比爷爷年龄都要大。

勉励了几个没有开府、没有成年的儿子们,老朱的意思自然就是希望这些儿子们上进一点,不要求他们成为一代贤王,也不能给皇帝添麻烦。

“咱怕是看不到你这几个王爷成亲、生子了,这些事情得你和你爹盯着些。”老朱认真对小小朱交代着说道,“咱现在精力跟不上,也顾不了他们太多了。”

小小朱大大咧咧,一点都不避讳,“咱知道,咱爹也知道这些理。只要宗室里头不叛乱、不闹出天怒人怨的事情,咱都顾着。”

老朱忍不住笑了起来,骄傲无比的说道,“到底是标儿的儿孙,心胸大。咱大明的宗室遇到你们这些个顾念亲族的皇帝,那是幸事。”

“谁让咱是老朱家的苗苗,旁人家咱才懒得管。”小小朱话说了一半,觉得不对,“咱该管还是要管,武勋家的事情咱也是要管。咱爹说过,开国初都是武贵文轻,慢慢就是文贵武轻了,咱得拉架,谁弱咱帮谁。”

这也使得老朱更加骄傲和开心了,到底是悉心培养出来的皇太子。虽然现在见识有限、手段稚嫩,但是该有的心思也都是有的,小小年龄的也知道制衡了。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老朱说道,“走吧,咱带你去看看你弟弟,听说不安分,就喜欢夜里闹。”

“咱都不回春和殿了。”小小朱立刻吐槽起来,说道,“咱还是喜欢在乾清宫,这里安静。咱那个弟弟,最是能吵能闹。”

老朱觉得好笑,说道,“文墐可都是一直给你爹摁着在大本堂读书,你本就不爱去大本堂,这几天也一直不过去。你爹真要是抽查你学业,咱肯定是不能帮你。”

小小朱立刻得意洋洋,说道,“咱可是给上阳台帖用了印,还给赵佶的花鸟画提了跋文,咱爹要是说咱不读书,咱就说咱现在要有些文气,咱爹可是会写诗。”

“那也不该是赵佶,你爹就看不上他。”老朱笑了起来,说道,“倒是李太白的上阳台帖,你不该就是用个印。你到底是英儿的子嗣,也有文采。咱看好些个人也在上头用印、题签,你也该写个跋文。”

小小朱似乎也觉得老朱说的有道理,“咱爹是看不上赵佶,说他不是个好皇帝,尽做一些糊涂事。咱爹喜欢的字,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好似对赵孟頫也不差。”

“你爹性子硬,多说相由心生,这字也能显着一个人的心性。”老朱继续说道,“咱早些年为什么不让你爹的字流出去你爹早慧,按说字流出去是好事,旁人都要说咱老朱家江山有了传承,只是咱也怕他的字太硬。”

小小朱笑嘻嘻的,说道,“咱的字不要紧,咱的字都是鬼画符,和寻常孩童没甚区别。咱爹的字,旁人都说字太锐了。”

想起来了什么,老朱提醒道,“以后莫要再让你妹子给你写课业,有些个东西就是你能看,不能让旁人看,更不能让旁人批了。就是有些事情你交代了,事后也要收回来看看,不能让人糊弄你。”

对于自家这个重孙的一些小聪明,老朱现如今也算得上是有些哭笑不得,也算得上是稍微的有些出乎意料了。

本来觉得小小朱整天在眼皮子底下,什么事情不知道啊。可是谁能想到,这小子不写作业、让朱如意代劳,居然还持续了很久,也就是朱如意这边漏了破绽才给抓住。

小小朱很是愁苦,以后想要不做课业,看起来是稍微提升了一些难度了,想要偷懒也只能寻找一些个其他的法子了。

对于小小朱的苦恼,朱允煐现在显然是不知道的。但是朱允煐现在也有着一个苦恼,因为他很有可能培养出来了一个收藏界的泥石流。

李太白自书其四言诗,共二十五字,这也就是上阳台帖。但是这么些年下来,宋赵孟坚、贾似道、张晏等人鉴藏印。也有宋代徽宗,元代张晏、杜本等人题跋和观款。

就是这些人的观后感远超李白写的字

而现在呢,大明的皇太子忽然间艺术气息爆发,太子宝印重重的盖了上去,还有好几个印呢。

谁还敢说咱大明天家没有才气,谁还敢说咱大明天家都是泥腿子。

咱,才华横溢着呢

看着上阳台帖上的印,朱允煐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大概也就是因为小小朱的破坏力,甚至比起前代的那些收藏家还要厉害。

毕竟,小小朱的盖的是太子宝印,而那些人基本上都是藏印,区别还是很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