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63 皇帝、太子,责任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徐膺绪激动啊,皇太子仁德,自然也饿就意味着这将是一个有着明君的潜质。皇太子这么英明,这不只是徐家之福,这也是大明江山社稷之福。

不少的文武百官也是差不多这般心思,皇太子现在表现出来的仁德,值得他们有更多的期待。

只是他们也是在期待着,期待着皇太子不要像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一样。在这两位皇帝手底下,绝对不是什么轻松地事情,对于不少人来说这甚至是一些折磨。

暂且不提俸禄不高或者工作太累,主要是太没有保障,这两位皇帝过于严苛了。再者自然就是这两位皇帝大权在握、独断乾行的,很多人的抱负都没办法施展,只能兢兢业业的去做好皇帝交代的事情了,这就郁闷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徐膺绪,更加清楚自己的职责,他可是得到了皇太子的一些提示。

在大家再次为皇太子的仁德歌颂后,徐膺绪说道,“启奏陛下,羽林孤儿军多有朝廷抚恤,羽林孤儿俱以京营管束、演习,诸多羽林孤儿感念朝廷恩德,俱有报效朝廷之意。”

李景隆觉得有点不对劲,明明是我武苑学子去高丽建功立业,怎么就成了羽林孤儿了

这可不成,羽林孤儿那是太子班底,甚至好些個挂职在羽林孤儿的将校,都是一些勋贵在挂职,基本上也都是一些顶级武勋子弟,以及真正的东宫班底。

李景隆觉得自己必须要站出来,要为武苑争取一些待遇和机会,“启奏陛下,羽林孤儿多是少年,更有诸多幼童。虽说有精兵强将教导,以京营训练为佐,但是羽林孤儿到底是少年居多。”

刑部尚书暴昭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曹国公所言有理。羽林孤儿虽多是以军卒训练为主,但是到底年少,且未经战事。”

就在这个时候,小小朱不高兴了,向前一步说道,“本宫以为,羽林孤儿虽幼,拳拳报国之心可彰日月。少年郎,也多改历练。羽林孤儿营日壮,多有孤幼入营,成长起来的少年,也该报国、沙场效力。”

这也是事实,羽林孤儿营的少年郎们在不断成长,有些确实也是少年郎了,也可以正式从军了。

现在也有不少孤幼继续入营羽林孤儿。按照一些人的计划,成长起来的羽林孤儿营少年,长大了就去卫所,这也是一个出路,这也是不坠太子恩德的表现。

但是现在就有点不同了,有些人难道是想着将羽林孤儿整军的送去高丽难道真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小小朱可不管那些,看向朱允煐说道,“启奏父皇,羽林孤儿分三营。初营五至八岁孩童,多是学习军武战阵,多是玩闹。十至十三少年为中营,习练战阵杀伐之术。十五以上儿郎,皆可成军。”

小小朱这时候也激动地说道,“羽林孤儿营孤幼甚多,十五以上儿郎人数逾两千,皆是热血儿郎。儿郎们自小相处,习练战阵杀伐之术也是相熟。儿臣以为,不该拆散羽林孤儿。”

朱允煐微微点头,笑着说道,“太子所言有理,羽林孤儿虽勤学杀敌之术,只是到底没有历练,这倒也有一些不妥。”

小小朱连忙说道,“父皇,若是羽林孤儿充任卫所,想来多为士卒。儿臣以为少年营当入战阵博取军功,再拆散分入各地卫所。”

李景隆面色大变,一开始他好像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现在的他要是再没有反应过来,那真的也就是一个笑话了。

羽林孤儿,名义上可是归属于皇太子的,都是太子的心腹充任将校等等。而听太子的意思,这是要将羽林孤儿给整练成一军,去高丽建功立业呢。

虽然李景隆是忠诚于皇帝,但是他绝对不想得罪皇太子啊。更何况皇太子的利益,也算得上是李景隆的利益,谁让他李景隆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戚呢,他可是大明朝皇室对军权控制的一个关键。

徐膺绪这个时候也感觉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言之有理,羽林孤儿多是少小时一起习练,彼此熟稔。若是拆散,多是有些惋惜。”

李景隆赶紧补救,也说道,“臣附议,臣以为羽林孤儿多为朝廷殁王事将士遗孤。虽有朝廷抚育,也俱为军籍。若无战功,充任各地卫所也只是普通士卒,不能彰显朝廷恩德。”

虽然上场杀敌可能会死伤,甚至一些少年郎还没有机会见识到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情。

但是这也就是大明朝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特点。军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家卫国,好些时候他们也确实不能像寻常百姓那样安享富贵、安逸。

这一下朱允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看起来能够在朝廷上立足的,这一个个的也都是一些聪明人,也都是知道看风向的。

朱允煐也不再多掩饰,直接说道,“准羽林孤儿设立一卫,入京营。十五以上少年,入羽林卫拱卫都城。逢战,虽三大营入阵。”

羽林卫的地位一下子就提升起来了,毫不掩饰的来说,羽林卫的地位瞬间飙升,远超所谓的太子三卫。这样的京营,本来就是精兵强将所在,这是要为太子打造出来一支能战的军队,可以让太子快速掌控京营、军权。

不少人也是在感慨,这大概也就是大明才有这样的特点,历朝历代好些个皇帝在太子年少时会喜爱太子。但是随着太子不断的成长以及皇帝的衰老,好些皇帝都会警惕太子,会限制太子的权力。

但是大明朝就不一样了,给了太子更多的权力,甚至在京营这样敏感的地方给了太子一个卫所,哪怕很多人也都知道,羽林卫很有可能不如普通卫所满员满编,但是这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是大家也都觉得没什么好在意的,这就算得上是大明朝的特点。从洪武皇帝就开始了,开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开头,大明朝的皇权更替显然也不会有太多的腥风血雨。

大明朝的太子,不出意外的话就不需要想那么多的事情了,不需要考虑什么去造反。他们只需要保证自己不犯一些大逆的最高也就行了。太子这个职业,对于大明朝来说绝对不是所谓的高危职业了。

羽林卫的事情,基本上也就这么确定下来了,也算得上是在一些事情上达成了共识。

张辅这也算得上是一下子有了更多的机会了,成为了羽林卫指挥使。哪怕他的麾下兵卒不如寻常的卫所兵员足,只是大家也不觉得这个兵员不定额的卫所地位就不行。

羽林卫指挥使的位置,这也是远超其他的一些卫所,这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太子班底,很多人就算是眼红不已,不过估计也是没有什么机会。

小小朱自然也是非常开心的,这一次上朝,他自然也就是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对于小小朱来说,这一次的早朝显然也是非常成功的,这是他骄傲的一件事情。

虽然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小小朱也没有立刻就离开。他也是知道一些规矩的,他还是要继续留在朝堂上,听着君臣奏事。哪怕在这些事当中,小小朱一直都不开口,甚至很多的话题他根本不懂,但是这也没问题。

只是安静的听着就好,只需要站在朝堂上就足够了,小小朱对此也算得上是有些认知的。

虽然很关心朝堂大事,不过朱允煐也是偶尔会留意小小朱的表现。小小朱这个小孩子,也确实是比较踏实,没有让朱允煐失望,小太子的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

这是好事,朱允煐也感觉到比较骄傲,不过也不能自满,还需要再接再厉。

这可不是在夸张,对于小小朱的教育,朱允煐一直都是比较在意德行的培育。但是孩子到底还小,所以自然也就意味着性格还没有完全养成,有些事情自然也就需要在意和敏感一些。

能力什么的,这自然也需要在意,但是这也可以慢慢的培养。而性格一旦养成,那就是很难有什么改变了。

尤其是在这样的封建王朝,一个君王的德行,真的可以影响一个王朝的走向。能力不行、德行足够稳妥,那么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太大的问题。

但是要是德行不足,说不定盛世江山也就是这么要给毁了,这可不是什么夸张的事情,毕竟现在的皇权是至高无上的。

“你就去乾清宫,去你曾祖那里。”下朝后,朱允煐笑着对小小朱说道,“咱本来觉着你曾祖盖在殿外等着,要看看你。咱这留意了,也没看到他过来,看来你曾祖到底是对你放心。”

小小朱很骄傲,得意洋洋的说道,“那是自然咱可是曾祖和爹教出来的,咱要是办不好这些事情,这天底下就没几个人能够做成”

这也算得上是小小朱的一个特点吧,这孩子也确确实实是比较自信的。大概也是因为在小小朱的成长过程当中,一直都是鼓励教育为主,这小子也确实没遇到什么挫折。

摸了摸小小朱的脑袋,朱允煐说道,“你回去和你曾祖说说朝堂上的事情,他老人家自然是想要知道的。咱今个就不过去了,咱还有其他的事。”

小小朱点头,对于看不到爹,小小朱早就习以为常了。不要说一两天了,就算是一个星期只见到一次,他也不会大惊小怪的。

不只是朱允煐的儿女会这样,皇帝的子女基本们也都是这样的一个待遇。

欢快的小小朱再次跑走了,对于这一次的早朝,小小朱也可以说是比较开心和满意的,自然也是要向他最亲近的人炫耀。

不只是要在曾祖面前炫耀,还要去母后那边炫耀,对于自己的表现,小小朱确确实实非常的开心,他也自认为自己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他也需要得到最亲近、最在乎的人肯定。

看着小小朱的背影,朱允煐笑着说道,“可有奏折是弹劾咱的太子仪态有失”

王承恩低着头,连忙说道,“回皇爷,近来倒是没有这般折子递上来。”

只能说小小朱喜欢跑、喜欢跳,这看似是孩子的天性,似乎是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在皇宫里,这就有些问题了,不要说跑跳了,这走路要是一摇三摆,或者是走路太快,说不定就要被人弹劾了。

朱允煐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小小朱被弹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不一定就是那些文武百官就是有其他的心思,他们也算得上是尽职尽责,做了一个臣子的本分。

这些事情也没什么好在意的,朱允煐不会去理会那些弹劾,自然也不会因为那些奏折去处置一些官员,就是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就好。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事情,这个天底下也有很多的大事需要处理,朱允煐显然也是不会将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些小事上。

继续批阅奏折吧,作为一个皇帝,他的工作显然不只是主持早朝而已,那只是皇帝繁杂的工作中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皇帝还是需要在武英殿批阅奏折。

看起来不管是什么职业,案头工作总是最重要的,这也确实是一个皇帝真正掌控着权力的体现。

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对于朱允煐来说更加的重要,这也是他应该做的事。既然是治理一个江山,自然也就意味着很难闲下来。

这不是朱允煐多么的勤快,主要就是因为事情太多,他完全没有资格停下来。只有更加的勤快,才能够将勃勃生机的大明江山治理的更好一些

看起来洪武皇帝这个铁人皇帝那么勤政,很多的时候也是满满的责任感,是想要将江山社稷治理的更好一些。

武英殿看起来再次安静下来了,只剩下英示皇帝不断翻阅奏折的声音,只剩下英示皇帝偶尔批阅奏折的沙沙声。

做一个皇帝,真的不会多么的轻松,也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