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29 体面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练府上下可谓是非常的风光,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公主回府省亲,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了。

更何况现在坐在大厅里的可是当朝的皇太子,在亲自考校练府的三位公子,这样的待遇也是一般文武百官根本没有的待遇,这自然是荣耀了。

而练子宁也不觉得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得罪人,主要就是他的职责就是这些,这都是他的分内之事。这些年他得罪的人不算少,自然也就不介意多一个户部尚书。

虽然郁新是两朝元老,可是现在大明朝的两朝元老可不少,多郁新一个不多,少郁新一个不少。

不过多想一点的话,也会觉得真的是新老交替了。前任礼部尚书任亨泰,再加上现在的郁新,这都是洪武朝的时候就在六部尚书的职位上了。

而现在一旦郁新被罢官,那也就意味着六部尚书要么是英示皇帝的心腹,要么就是英示皇帝提拔的了。真要说起来,这大概也是英示皇帝对于朝堂掌控力的进一步证明。

吃饱喝足,小小朱就起身了,他还要在应天府继续转一转,他可没有打算立刻回宫。

对于这样的安排,朱如意自然没有任何意见,她本身也想要在应天府走一走,她出宫的机会可不算多。

更何况朱如意也明白,皇兄这样安排了就没事。先不说父皇、母后肯定是同意的,就算是他们不同意,这些事情也轮不到她背责,有事自然是皇兄担着。

在武英殿里的朱允煐也不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两个孩子的事情,明处暗处的护卫一大堆,所以朱允煐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由着两个孩子在外面走一走、转一转。

朱橚虽然有那么点奇怪,但是也谈不上多么的意外,这些年他也没少出入皇宫,也没少被皇帝召见。

看到朱橚后,朱允煐立刻说道,“王承恩,赶紧给五叔看座。”

朱橚虽然也知道他是朱允煐比较尊重的皇叔,他这个宗人令在大明朝堂、宗室内部还是有些分量,不过该谢恩的时候还是要谢恩,这也是身份,他虽然偶尔比较混,不过也不是完全不懂一些事情。

以前坐龙椅的是他的父亲,就算对他严格、打骂,但是基本上也都是会护着。所以不管是擅离藩地,或者是私下串联大将,朱橚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大不了挨一顿骂。

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虽然他现在是皇帝的叔父,可是也不能胡来。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需要为自己的子女考虑,大概是年纪稍微大了一些,所以也知道忌惮和害怕了。

毕竟眼前的这一位,别看总是一副亲厚的样子,可是下起手来也绝对的心狠。对宗室好归好,可是狠起来也不客气。

朱允煐笑眯眯的,对朱橚问道,“五叔,不是咱埋怨啊。那孝康大典也修了四年,咱知道修出来这部鸿篇巨著肯定耗时费力,但是皇爷爷那头不好交代。”

作为孝康大典的主编,朱橚自然也明白一些事情,“臣谢罪”

“五叔,没什么好谢罪的。”朱允煐连忙说道,“咱是有耐心,也愿意等,这孝康大典自然是越齐全、越周密就越好。就是皇爷爷不愿意多等,哪怕是粗编的,也该给皇爷爷过目了。”

朱橚自然也明白,实际上他也知道孝康大典在文化传播等等方面的意义,他相信他的父皇肯定也能够明白这里面的价值。至于朱允煐,朱橚相信他这个早慧的侄儿更加清楚里面的含义了。

可是就算这样,这也不是洪武大典或者英示大典,这两位帝王实际上都有资格用自己的年号来冠名这部伟大的巨著。

孝康大典在老朱眼里意义不同,很多的时候也是担心在他离世前看不到这部巨著,自然就是担心自己没办法看到他的好大儿的功绩。

被追封为皇帝,当初的太子陵升格为帝陵,这当然重要,但是在老朱眼里这也是不够的。这都是追封,实际上算不上大朱的政绩,这在老朱看来显然就不太完美了。

朱橚这个时候也明白,所以立刻说道,“臣明日就送编纂好的篇目入宫,请陛下圣览。”

朱允煐笑着点头,说道,“还是送两份过劳,五叔亲自去乾清宫,还请五叔向皇爷爷讲述。咱这边,让有炖过来,咱正好还有些事情要交代有炖去办。”

朱橚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去面见老朱,朱橚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压力,他对老朱可没有太多的畏惧和害怕。

至于自己的那个嫡长子,朱橚更加的有信心了。要说现在的这些个亲王世子里头,成器的不少、没出息的也不少,朱橚知道自己的嫡长子不算是最优秀的,但是绝对不是纨绔。

在聊完这些事情后,朱允煐笑着问道,“五叔,高丽那头你可想好了。若是五叔想要去,现在还来得及。要是咱明发谕旨了,再去改就来不及了。”

朱橚立刻摆手,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陛下,可就饶了臣吧。咱早些年就是受不了开封的凋敝才跑回老家,现在再让咱去高丽,那是要了咱的老命。咱见不得凋敝,咱更怕离开故土。”

这也是朱橚的特点吧,年轻的时候擅离封地,除了对老朱没有太多的畏惧,也是因为故土难离、吃不了苦。那时候的开封,哪有凤阳老家好啊。

朱橚也不介意自曝其短,说道,“咱还是喜欢在大明,这些年虽说可以游山玩水、四处走走,可是咱想回来就回来。真若是去了高丽,咱这辈子怕是都回不来了。”

听到朱橚这么说,朱允煐也不再多说些什么。不要说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是故土难离,想着要叶落归根,就算是几百年后,很多人也都是有着这样的心思。

朱允煐也笑着说道,“既然五叔不乐意去,那咱就不再提。以后再有分封,若是五叔乐意就找咱提一提。若是五叔不乐意,咱也先问一问,五叔不去咱再去找其他王叔。”

朱橚忙不迭的点头,其他的一些弟弟们为了分封简直就是打破了狗脑子,十一弟那是从蜀地搬回应天府后,一开始游山玩水的非常乐意,但是也慢慢的觉得在应天府当个安逸王爷,哪有在蜀地当就藩的亲王逍遥。

虽然听说高丽苦寒,只是想着自己就要有基业了,那还不是和其他兄弟都在努力的去争。

现在就已经屁颠屁颠的出发了,要赶着去治理大明军队已经打下来的土地。实际上很多人也都明白,蜀王朱椿就要在高丽封国了。

蜀王要在高丽封国,但是其他人还有心思。因为陛下有意在高丽分封二国,虽然现在很多人也都知道宁王朱权很有可能是另一个封国的主人,但是不到最后一刻,很多人还是不会放弃的。

大明的宗室,有像朱橚、朱允熥那样喜欢安逸的,甚至可以说纨绔。但是也有不少有着一些雄心壮志,想着要去有着自己的一些基业。当然,也有兢兢业业、努力上进的贤王,就像朱允炆那样的也不是没有。

虽然聊了两件事情,但是这显然不是朱允煐将朱橚叫到皇宫来的全部,朱允煐显然还有其他的心思。文網

“五叔,咱听闻银行那头,好似宗室的分红尚在拖欠。”朱允煐严肃起来,看着朱橚问道,“这么说起来,宗人府还没有收到银钱”

其实大明宗室的俸禄等等,都是先拨付宗人府,再拨付各王府,由王府负责分润到各房。这也都是很正常的,这样高效省事一点,其实也是强调一个出身。

不过偶尔也是有着一些特例,比如说有些亲王去了北平府,但是他们的子嗣郡王留在应天府,这就不能按照大房分到小房了。

再特殊一点的,就是朱允熥这样的混账纨绔,我行我素的吴王仗着皇帝的宠爱,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很多的时候,朝堂上的一些官员也不会因为这些小事为难吴王。

这一下朱橚就有话要说了,简直是叫苦不迭,“陛下,这趟臣本来还想要问一问。好些宗室都找了臣,说是银行分润也该到了。虽说有朝廷俸禄,宗室不至于揭不开锅,只是这有些时候也开销用度颇大。”

朱允煐这就来气了,说道,“咱还问了允熥,他说分红按时按例分到了,咱就以为宗室那头都拿到了。咱的内帑,皇后也说份例到了。五叔,你回去仔细问问,明日在朝堂上告诉咱。”

朱橚愣了一下,说道,“陛下,是不是银行那头交割延误了或是,银行那头出了什么岔子”

朱允煐斩钉截铁不带丝毫犹豫,“银行那头做事还成,肯定是赚了不少钱。再者真若是延误了,银行的人做事懈怠,咱自有惩处。明日朝堂上,五叔该和咱仔细说道说道。”

朱橚本来还想要再说说,这件事情虽然事关不少人的银钱,但是也没必要拿到朝堂上说,那样对朱橚来说太麻烦了,反正他现在不急着花钱,也不算缺钱。

只是忽然间朱橚注意到了朱允煐的神情,也想起来了朱允煐连续提起了在朝上,这一下朱橚也反应过来了。

哪怕有点后知后觉,哪怕这些年看起来也是有那么一点无心朝堂,但是不代表朱橚就是什么都不懂。实际上他知道的事情不少,懂得道理更多,只是有些时候不想麻烦而已。

似乎后知后觉的朱橚赶紧领旨,不再装糊涂,“臣领旨”

这就好,朱允煐觉得自己的话说得已经够直白了,再说下去就有些过于直白了,那反而不太好。既然现在五叔明白了,那当然就省心不少了。

这些事情其他的宗室也可以出面,但是谁让朱橚是宗人令呢,而且辈分也高,这些事情实际上他出面才是最好、最有分量的。

朝臣们不敢多说什么,朱允煐这个皇帝面对叔父的时候,也好像可以感觉到压力,可以顺水推舟的去严惩一些人,里子面子朱允煐全都要。

至于说朱橚得罪人什么的,那就没有什么好在意的。谁让朱橚是周王呢,本身就是宗室,谁敢没事去招惹周王啊。地位超然的朱橚出面,实际上可以省却朱允煐的很多麻烦。

这边周王代表的宗室对户部不满,认为户部怠慢宗室,朱允煐也就可以出来判官司了。毕竟宗室,那也是朱允煐的亲人,苛待宗室的罪名可不小。

真要是到了那时候,朱允煐少不了的就是要拿户部尚书祭旗,自然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看着朱橚离开武英殿,朱允煐对王承恩交代一句,“让人去帮衬着五叔,账目繁杂五叔是最不乐意这些的。”

郁新,这个户部尚书看起来就要倒霉了。不过这一切也算得上咎由自取吧,谁让他自作聪明呢,想要离开朝堂这个是非窝没问题,但是很多的事情得按照皇帝的规矩来,而不是自作聪明给皇帝找麻烦。

有些事情朱允煐安排好了,自然也就意味着他不需要担心那么多了,冲锋陷阵之类的事情自然也就轮不上他出面了,坐在裁判席准备着就好。

虽然朱允煐这个裁判已经一开始就想着了判罚结果,但是该做个表面工作的事情,还是需要做一做,稍微体面一点。

这样的事情朱允煐没少做,也确实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很多的皇帝乃至官员都是一样,早就心里有数的,但是还要做个表面文章。

这没什么不好的,起码朱允煐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里子面子他确实全都要。

“黄河啊,这还没有开始治理,就让咱一个尚书没了。”朱允煐摇了摇头,感慨着说道,“这以后说不定还要填进去一个尚书,或者很多的文武百官啊”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朱允煐显然不会后悔,更不会退缩,这些事情他必须要做好,这些事情也必须要做好。

而且,也不能是功在千秋、罪在当下,朱允煐可没有准备让原本稳定繁华的大明江山再次乱起来的准备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