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28 身份、本分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对于练子宁这样的重臣来说,当朝太子自然不算陌生。哪怕小小朱很少出现在朝堂,但是依然不会影响满朝文武对于小小朱的关注,不会影响很多人想要投效在小小朱的门下。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当朝太子和当今天子一样,储君的地位过于稳固了。

当今天子在年幼的时候也不怎么喜欢出现在朝堂,但是谁都知道他得到了洪武皇帝的宠爱和偏心,甚至很多的规矩都是为他而打破,包括很多的事情都是有着当时的皇太孙处置。

现在的小小朱呢,依然是有着洪武皇帝的宠爱和偏心,很多人也都知道当今太子也是地位稳固。洪武皇帝早年立下的嫡长子十岁才被册封为皇太子的规矩,这也是被小小朱打破。

就也是小朱当年都没有的待遇,小小朱这可是话还说不清楚的时候就被登基的朱允煐立刻册封为太子。这不只是朱允煐的意思而已,这更是洪武皇帝的意见。

看着就要跪下的人群,小小朱一摆手,“都回去吧,莫要在府外见礼。”

练子宁自然立刻领命,虽然不是很清楚原由,不过这个时候还是要遵从太子的教谕。

小小朱可没有客人的觉悟,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面。实际上练府上下也不全都是认识小小朱,但是看到朱如意都跟在那个少年身后,大概也都可以猜得出来一些。更何况练子宁的态度,更是让练府上下能够猜出来一些事情。

小小朱到了正厅,大马金刀的坐下,而双全也自然的站在小小朱左首下方。

“大理寺卿练子宁,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小小朱微微颔首,随即说道,“本宫今日随公主省亲,就无需多礼了。练大人,让府上亲眷上前见礼,汝等就可叙旧。”

小小朱这么做也没有问题,谁让他是大明朝的储君呢,他既然来到了练府,当然不存在什么真的就是来做客。练子宁见礼随理所当然的事情,练府上下也需要拜见小小朱,这个礼仪不能缺。

练子宁的妻女、子侄,这个时候自然也都按照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规矩的行礼。不只是拜见小小朱,也别忘了朱如意可是公主,哪怕是练子宁见了朱如意也是要行礼的。

在行礼后,小小朱拿出太子的姿态,“如意,随你外祖母去后院叙旧吧,你出宫一趟也不容易,多和外家说说话。”

朱如意自然明白这些,起身说道,“臣妹领旨。”

小小朱看着双全问道,“这一趟出来,可是跟着些宫娥、嬷嬷让她们跟着如意儿,莫要怠慢了。”

宫女、嬷嬷这些肯定是不缺的,虽然这是朱如意的外祖家,但是该注意的地方也是需要注意。

实际上不只是朱如意这般,就算是小小朱去中山王府、开平王府,身边也不缺少一些太监等人,宫里人也会理所当然的接手所有的任务。

就像现在的练府一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宫里来的人接手。好些个下人、厨子,这个时候还是懵逼的状态,只能战战兢兢的退在一边,也不敢生出半点被夺权的埋怨。

看着朱如意离开,小小朱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练大人,父皇有旨意,你看看吧。”

练子宁立刻跪下,双手高举接过双全递来的书信,恭敬的磕头后才打开信封。

看清楚内容后心里一动,只是面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表情变化。

“知道了就成。”早就看过信的小小朱说道,“你这几日就安排着些,父皇还是有些耐性的。三日也好,五日也罢,这都成。只是也莫要耽搁太久,父皇还有其他大事要处置。”

练子宁自然跪下,连忙说道,“臣谨遵圣谕。”

小小朱微微点头,随即说道,“听闻练大人是洪武十、博学而有文采。皇贵妃善诗文,如意儿也颇有文采,练府倒是多有文华种子。今日本宫过来,也看看练府子弟。”

练子宁立刻说道,“启奏太子殿下,臣长子成经如今为户部主事,次子宣童、季子仁善俱在国子监进学。太子若有意考校,臣即刻令人传召。”

小小朱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他们都回来,咱也要看看如意儿的舅舅们才学如何。咱记得上一科二甲有个练淦,曾听如意儿说,也是练家子弟”

练子宁有些骄傲,不过还是谦虚说道,“回殿下,练淦是臣本家侄儿,如今外放广德知县。”

小小朱立刻乐了起来,说道,“本宫记得汝父曾为广德同知,现在汝侄儿外放广德,倒也是一段佳话。”

练子宁,这也是羲后裔练何的第三十二世孙。他的父亲练伯尚,也是元末乡试举人,在元朝也是中下层官员。这也算得上家学渊源了,称得上官宦世家了。

练子宁多少是有些激动的,虽然他现在是大明重臣之一,很多人也都知道练子宁就是孤臣,仕途基本上也就是到了天花板了,不大可能有着更大的上升空间了。

可是练子宁也不需要担心那么多,看似因为女儿的原因让他失去了上升空间,可是同样是因为女儿,练家子弟被皇帝更多的关注。

要不然不要说练子宁的侄儿了,就算是练子宁的三个儿子,也未必就是会被皇帝、太子知道。

说到底就是二甲进士,这自然是金榜题名。但是这也不算是最抢眼的,仕途相对来说也算上升渠道一般。一个知县,更是大明朝的基层官吏,除非是政绩斐然,要不然哪有机会让皇帝知道。

也可以预见,一旦练子宁致仕,他的儿子们乃至侄儿,只要稍微有点政绩,就可以立刻升官。就算不是成为六部主官,稍微努力一些,说不准还是有机会登堂入室,成为有资格上朝的四品高官,成为朝廷名义上的高官。

看似是让练子宁的仕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是练子宁现在本身就是重臣。再加上对于练氏一族带来的各种明显的优势,或者隐形的福利,练子宁可从来都没有觉得委屈。

其实让小小朱和练子宁沟通,那也是比较费力的。因为小小朱本身就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朝堂上的事情小小朱了解的有限、见识也有限。更何况练子宁就算知道小小朱地位稳固,可是实际很多的事情,也不能和皇太子深聊啊。

虽然气氛看似不算热烈,但是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不管是小小朱还是练子宁,对于这样的气氛早就是非常习以为常了。文網

练子宁就不用多说了,好歹也是朝廷重臣,什么样的场合没有经历呢。目前这么一点小小的状况,绝对算不上什么,甚至为了照顾太子的感受,练子宁还可以找到一些话题。

至于小小朱更加不用说了,他的身份特别,所以很多的时候他实际上也不需要在意别人的感受,基本上都是别人考虑小小朱的感受,只是在围绕着小小朱打转。

当练子宁的三个儿子过来的时候,自然也是有着那么一些激动和期待。能够在太子跟前露个脸,那就是荣耀了。要是表现出色一点被太子记在心里,那么对于以后的发展自然更好了。

哪怕他们的父亲是练子宁,也不代表着他们就有机会随时见到皇帝或者太子,这一点练子宁的三个儿子也都心里有数。

看着练子宁的长子,小小朱直接问道,“你是户部主事”

练成经跪着,恭敬的回答,“回殿下,臣于英示元年进士出身,初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三年迁户科右给事中,年初擢升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

可以说练成经的仕途是比较平稳的,和他差不多名次的二甲进士,要么现在还在翰林院熬着,要么就是一些微末小官。哪像练成经,现在都已经是正六品的户部主事了。

这可是有实权的官职,不夸张的来说,按照练成经的年龄和能力,成为六部尚书不大可能。但是熬出来一个六部侍郎,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想起来了什么,小小朱说道,“言,陛下政务繁忙。陛下也有意复设殿阁大学士,汝倒是有些才学,也有实务,可随侍陛下。”

要说最好的工具人,小小朱绝对算得上朱允煐的一个优秀工具人,很多的事情从小小朱这里传出去一些风声,还是很有效果的。甚至这样的一些非官方的小道消息,也可以给朱允煐带来更大的帮助。

朱允煐想要设立内阁,自然也就要考虑复设殿阁大学士了,这就是皇帝身边的高级秘书了,之前是正五品的官职。

皇太子这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可以让不少人感觉到激动,也会让一些人可以提前开始准备。

先不说再次升官的事情了,能够随侍在陛下跟前,这本身就是难得的机会。而且能够以备陛下随时垂询,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表现机会,相对容易一些被陛下认可、重视。

练子宁心里一动,他其实也知道陛下好像有些心思,陛下此前也曾经或明或暗的提及复设殿阁大学士之职,似乎还是想着要给与殿阁大学士一些权力。

很多人也觉得这可能是要进一步的限制六部尚书,毕竟此前陛下已经给六部尚书升了品级,六部尚书现在可是从一品,这可是比开国初期的正二品升了一个品级了。

可是现在再看看呢,给文官升官,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罢免了宰相的补偿,也不是说制约着武勋集团,因为陛下显然还有后手。

别看殿阁大学士看似只是正五品,可是一旦他们能够跟在陛下身边,甚至还得到了陛下的放权。那么他们很容易快速的出头,殿阁大学士在朝堂上的分量也会重起来。

但是呢,这些说不定也就可以限制一下六部尚书。而六部尚书这样的文官,也可以极好的压制殿阁大学士。

到底是皇帝啊,对于制衡之术更是驾轻就熟。当今天子更是一个喜欢布局长远的皇帝,他现在的落子,说不定过个几年才能够看出来一些原委。

不过这个时候的练子宁也没有多说什么,根本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说些什么,有些事情自己心里清楚也就行了。早做准备就好,这些事情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家族。

当然了,这里头也包含着一些文官集团的利益,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些准备的。

这可是从太子殿下这里得到的消息,虽然不是明发谕旨,不过这些个消息还是非常有可信度的,值得练子宁和文官集团多多的留意一下。

现在做些准备,这样才可以避免被皇帝打的措手不及,这样也确实可以让大明朝的文官们多多少少的有着一些底气,可以稍微的和皇帝商议朝政。

哪怕是皇帝的便宜岳父,可是练子宁到底也是传统的读书人,还是有着那么一些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心思。

练子宁的心思,小小朱自然是不知道的,小小朱还是有模有样的在考校着练子宁的三个儿子。虽然小小朱不喜欢读书,可是有样学样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管是在老朱跟前,还是在小朱跟前,小小朱都是耳濡目染,也确实是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关于考校这件事情,小小朱自然也就是非常有心得了,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至于小小朱能不能消化这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这个时候很多人实际上也不是很在乎小小朱是不是真的能够消化这些事情。

小小朱还是很有耐心的,虽然他对于这些事情也不是很喜欢,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明白一些事情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谁让他是大明朝的储君呢,他自然也要承担起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贪玩归贪玩,这是孩子的天性,这没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的小小朱,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现在也算是在不断长心思的年纪,也更加有分寸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