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84 听话就是好孩子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朱允煐准备整肃吏治,这件事情不是什么秘密。

朝野上下对于这一股风声也算得上是越来越重视,因为很多人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皇帝对于这件事情是认真的。这绝对不会是什么小动静,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倒霉。

当然很多人也有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受益,不过现阶段还是不要考虑那么多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分,以及在这一个敏感的关头不要惹祸上身,这似乎才是更加重要的。

开国公常茂就有这样的觉悟,他实际上也不会太多的在乎一些所谓的忌讳,很多的时候他也是会和一些武勋走动,看起来一点都不在乎引起皇帝的怀疑。

要知道他的老丈人冯胜就是因为皇帝的猜忌而失去了兵权,不过那也可能是因为冯胜的功劳太大,以及已经成为了大明朝军方的一大山头这个原因。

至于说冯胜和女婿周王朱橚私下有往来,这当然是更加敏感的事情,引起皇帝的猜忌自然也就是咎由自取了,毕竟那个时候的朱橚可是分封在开封。

这酒也喝完了,大宴宾客的常茂说道,“今个咱托个大,该说的不该说的咱就说几句。本公也给大伙提个醒,在座的都是当家主事的也都是在朝廷上有任职的。管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屁股没擦干净的,自个想办法,不要去害别人。”

托大自然算不上,常茂毕竟年龄也不算小,这边到中年的身份和地位又都非常高。

最主要的是这一次过来的武勋,基本上也都是二代或者三代。所以作为常系理论上的当家人,常茂在这个时候提醒,或者说敲打大家一下,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扫了一眼堂上的众人,常茂继续说道,“咱们勋贵同气连枝,好心人也是通家之好、沾亲带故。不过金时不同往日,不是本公不念旧情,只是如今这时候谁是不识抬举,那也是自绝于武勋。”

这话就有点重了,不过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也是心里一激灵。开国公都这么说了,那么看起来比下对于这一次的京察重视,想要在这个时候做点手脚,可能有点难了。

看小说上

虽说大明朝文武分明,只是就像有些勋贵想要向着文臣集团靠近一样。实际上也有很多的文臣想要和武勋走的近一点,毕竟现在明朝的武勋力量强大,而且很多都是世袭罔替的爵位,那更是富贵繁华了。

要是能够和开国公或者中山公拉上什么关系,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情了。不说平步青云的话,不过想来也算是在朝廷上有着一个巨大的靠山,想要升官发财都会比较容易。

只可惜这两位看起来也算得上是洁身自好,起码他们不愿意和文臣有的太近,甚至是一些武勋想要主动靠近,他们也都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只管那几家原有的关系,经营好现有的一些小圈子也就足够了。

常家和徐家已经足够的富贵了,他们也足够的显赫了,这个时候就不需要进一步的去想着壮大门楣,那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要学会知足和收敛,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该说的都说了,该提醒的也都提醒了,要是有些人还是执迷不悟,那么常茂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内疚的。好言难劝该死鬼,他已经做了一个主事人该做的事情。

更何况自己也就是一个主事人而已,现在那些人一个个的也都是什么侯爵、世子之类的。放在外头一个个的一切都是无比显赫的人物,也都是有着自己的圈子,没必要什么事情都是开这个开国公帮忙打理。

在其他人都离开后,常升说道,“大哥,虽说我们今天也都提点了一些,但是咱估计一些人可能也不会将你的话放在心上。”

常森也跟着说道,“那是必然,这么些年享受着荣华富贵,好些个也就是在安乐窝出来的。要说咱们纨绔,咱这个好歹也都是上过战阵的人。今个儿再看看,好几个人坐在那里都软趴趴的,哪有半点武勋的样子。”

常茂也不在意,说道,“咱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这些人里头,好些个都是家里有人跟着爹熬出来的。咱现在也不算是亏待了他们,真要是有些事情发生了,咱要是有一天碰到的那些叔伯,咱说话也有底气。”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咱常家现在是富贵了,可是也没忘了那些老弟兄们。咱该说的都说了,只是你们家那些不孝子孙没听进去,那就怪不得旁人了。

想起来了什么,常森说道,“李九江也是个聪明人,曹国公这几天没少见一些门生故旧。”

常茂就说道,“他不一样,岐阳王可是太上皇亲外甥,在曹国公帐下效力的那些人,说起来比起咱们都要亲近一些。”

也对,徐达也好,常遇春也罢,这都是朱元璋手底下的大将,就算是有这什么发小的关系,实际上这也都是外臣。

但是李文忠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当初代表的也就是老朱家的宗室力量。

就算是现在也不一样啊,常家也好徐家也罢,这些也都是勋贵而已,最多也就加上了一个外戚的身份,所以看起来也就更加的富贵。当然这些也代表着他们更加的敏感,历朝统治者对于外戚都会有着一些提防。

但是李景隆就不一样,他依然代表的是大明朝的宗室力量。能够被算作是曹国公帐下大将的,也绝对是忠诚于皇帝的。这个门槛就是无比高,一般的武勋想要靠近都没机会。

常森压低声音,小声说道,“中山王府那边你要不要去露个脸呢咱的大侄子到底还没回来,光是靠着老二和老三,到底还是有些不像样。你就过去坐坐,哪怕是不说话也好。”

武勋这边都在忙着收拾着,可不希望被皇帝抓住什么把柄好好的修理一番。这里一个个的都在忙碌着,但是现在的中山王府那边看起来就稍微的低调了点。

主要就是徐辉祖还没有回来,这缺少一个名正言顺的当家人,当然也是因为这一次出征高丽,徐辉祖将徐系一脉的不少人带走了,现在都还没有回来呢。

常茂就摇了摇头,说道,“咱还是不去凑热闹了,那些事情轮不到咱去管。有那个时间,咱还是想着怎么帮小外甥。那孩子估计着该急了,陛下给他禁足在府,估摸着他也不乐意了。”

大外甥是神童,也一直都是非常懂事的,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操心。但是小外甥不一样啊,刚出生就没了娘,在宫里也是不受待见,孩子打小就惹人心疼。

现在给禁足在府,心里不知道多憋屈了。

旁人不心疼也就算了,但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舅舅们就不能不在乎,这也是姐姐的骨血。

常森鬼鬼祟祟的打量四周,说道,“小外甥不用担心,咱溜进去看了一下,和咱那小甥孙忙的厉害。他们现在也就是不能到城里到处晃荡,府里本来就养了不少歌姬,现如今也让一些青楼画舫的女子过去。”

禁足,那只是不许吴王殿下出去到处乱跑,一些比较谨慎的人这个时候也就不会去吴王府拜见。但是一点都不影响吴王殿下现在乐呵着呢,他的生活顶多也就是缺少了一些在应天府四处流连的乐趣而已。

听到常森这么说,常茂也就放心了。

不过也对,以大外甥的性格,那肯定也是不能委屈的小外甥呢,就是做个样子而已。

当哥哥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心疼弟弟的,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曾祖,咱爹在想王号呢”小喇叭藏不住秘密,小小朱滔滔不绝的才对老朱说道,“文坤这才多大呀也就在给他想着王爵封号,还要给他汉王。文墐眼看着就要册封了,爹那头还没给个说法。要咱说,该紧着文墐。”

听到小小朱这么说,老朱更加的开心了,他就是那种无比在乎家人的人。

“那你说咋办你爹去找你商议,估摸着也就是想要听听你的想法。”老朱逗着小小朱说道,“要不把汉王留给文墐,你说呢”

小小朱一愣,曾祖剥的瓜子仁都不香了,“还是把汉王留给文坤吧。”

老朱哈哈大笑,这孩子的心思藏不住。也会觉得这是对同父异母的弟弟不公平,一会还是想着到底同胞弟弟更亲一些,好东西自然也都是想着给胞弟了。

“但是爹说了,文墐纨绔,给他封号也要鞭策。”小小朱非常不乐意,说道,“他就是贪玩了点,也就是好吃,不喜欢读书,他才多大呀他又不像咱这边聪慧,也不像咱是曾祖和爹亲自教导。”

老朱找出了最好的解决办法,“那你以后对他好一点就是,那孩子真看出就是不出息。你别看你二叔整天嘻嘻哈哈、吃喝玩乐的,虽说是有些没志气,只是他听你爹的话。”

小小朱骄傲无比的说道,“爹总是说二叔不动脑子,二叔就说他只要听爹的话就是。咱也要这样,要让文墐和文坤都听咱的话。”

搂着小小朱,老朱开心的说道,“你是有那个本事,你祖父、你爹都一样,能管教好弟弟妹妹。你更厉害,让你妹妹帮你舞弊,她都敢帮着你”

小小朱压低声音,贼兮兮的对老朱说道,“咱只要哄着如意就好,她就喜欢听好话。咱总是给她带些小玩意,她自然喜欢咱这个大哥了。”

看着这个古灵精怪的重孙,老朱更加开心了。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有当大哥的样子,都是一本正经的在照顾管教弟弟妹妹。但是他的这个重孙不一样,小小年纪的就知道看人下菜,手段也是一套一套的,这是个好事。

到底是太子呀,要是心思太单纯了不是好事情,没点手段也压制不住弟弟妹妹,更是不好掌控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朱允煐忽然出现,说道,“明个出宫,领着你弟弟出城十里去接你大舅。”

老朱就不乐意了,说道,“太子大舅这一次就是轻车简从,哪里知道垠儿大舅出城真的要施恩,等到傅友德班师回朝的时候,再让垠儿过去。”

小小朱也说道,“就是,谁说大舅打了胜仗,咱这一次要是出去了该怎么说等到王师回京,难不成还是爹亲自出城不成”

老朱更加开心,搂着小小朱就骄傲起来,“看看,十岁不到的小娃子都知道这个理,你还是皇帝呢这么些个道理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这几年是怎么当的皇帝外头还有人说你英明神武,要咱说你就是个昏君”

有了孙子的时候,老朱就时常觉得儿子没那么亲了。有了重孙之后,老朱就觉得以前千好万好的孙子好像也就是那么回事。

朱允煐不开玩笑了,要是继续开玩笑下去,那就有些下不了台了。

摸了摸小小朱的脑袋,朱允煐说道,“你大舅到底是外臣,如今想要见到你娘一趟也不容易。他这一趟又出去一年多,你去和你娘说一声,就说你大舅回来之后,让他领着府里人到宫里来。”

看了看老朱,再看看小朱,小小朱恍然大悟,“你们又是有事不能让咱听,这又是要把咱支开了”

“哪叫你整天赖在乾清宫不走,咱也只能想这个法子了。”朱允煐哈哈大笑,说道,“自然现在也都知道了,就快点滚。”

虽然有着很多的好奇,不过小小朱到底也是有些心思的,不该知道的就不知道好了。反正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办,也就没必要继续留在乾清宫了。

皇太子,现在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了,他也知道自己有些时候不能恃宠而骄,要不然很多人都会为此担忧的,那也会让曾祖皇帝陛下和父皇失望的。

看着小小朱的背影,朱允煐很满意,“这孩子好,大事小事心里都有数,也听话。”

老朱笑着点头,老朱家的血脉能差了咱亲自教导的孩子,能没出息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