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75 本职工作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英示皇帝有诗才,这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就像早就流传出来的英示皇帝早慧一般,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可谓津津乐道。

而在元宵佳节后,很多人不是在听说今年的元宵灯会多么的热闹,而是出现了一首佳作。

名为木兰花,一些人品鉴过,觉得这是假托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意境,抒写了被抛弃的幽怨之情。

但是也有人觉得这首词不应该被当成爱情诗来解读,这首词是模彷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友人的。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一开始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据说是一个青年所作。虽然笔迹稚嫩,但是那也据说是那青年之女代笔。

不过也没必要深究了,雄英二字可不能随意乱写。哪怕皇帝改了名字,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位曾经的名字,知道那一位曾经是大明宗室里头唯一一个不安洪武皇帝排的字序起名的。

很明显英示皇帝微服出巡,再结合一些人所说的看到了一个魁梧老者,跳脱少年等等,基本上也就可以确认身份了。

茹瑺一年苦大仇深,胡须都要被捋断了。作为吏部尚书、天子心腹,他肯定是需要上书谏言。皇帝微服出巡本来就冒险,更何况这看起来是太上皇、皇太子都跟着一起微服出宫了。

茹瑺的长子茹鉴笑着说道,“父亲大人,以儿子之见,父亲还是莫要上书了。”

“我也知道上书无用,只是为父本为朝廷命官,也当尽臣子本分。”看着长子,茹瑺说道,“你回去后,也让公主殿下”

茹鉴,那可是驸马,是老朱的女婿。虽然是自己的儿媳又如何,在家里的时候茹瑺还是要摆正身份,他还是臣子。茹鉴就更加不用说了,虽然不至于每天早晚请安,但是这个驸马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茹鉴也是表情一苦,他的妻子本身就不是特别受洪武皇帝宠爱。当然了,按照茹瑺的家教,不管是为人臣还是为人子,该说的还是要说。至于皇帝采不采纳,那就是另一回事。

“父亲早年就在陛下府上”

茹瑺立刻瞪了一眼茹瑺,说道,“陛下最忌早慧之言,汝现如今也在朝廷效力,当知分寸。两宋推崇早慧、神童,诸多孩童便得授官,又有几人成为朝廷栋梁”

神童,这也是自古有之。有甘罗十二为相,唐时骆宾王七岁能诗。

而在宋朝可谓是神童爆发的年代,晏殊十四中进士也就算了,还有一个四岁时就中进士的蔡伯希。宋朝还搞出来了童子试,专门选择各种神童。

但是实际上这些神童,成为栋梁的确实有限,好多其实就是伤仲永。

茹鉴自然也不再多说什么了,英示皇帝早慧,他自然也知道一些,他的年龄和英示皇帝相彷。但是他还是孩童懵懂的时候,英示皇帝就已经在应天府游历,实际上茹鉴也曾经在年幼懵懂时得到了当年英示皇帝赏赐的玉佩。

既然英示皇帝不愿意提及,那么大家私下里说说就是,绝对不能放在明面上,要不然不见的就是什么好事情。

茹鉴这个时候或许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也应该知道什么样的话不能说。

谁让他的父亲是皇帝心腹,贵为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呢。更何况茹鉴本人,虽然没有太大的才华,只是也不算是纨绔,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道理他也是明白的。

在练府,练妻有些贪婪的看着灯笼上的字,“这就是如意儿所书”

练子宁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公主殿下善书,我曾经听闻太子殿下课业,多有公主殿下代写。陛下子嗣昌盛,太子虽有骄纵,不过关心百姓、宽仁有度。公主兰质惠心,颇受陛下喜爱。”

练妻看了一眼练子宁,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练子宁那洋洋得意的样子,也是隐藏不住的。

练琼琼是他们的女儿,是陛下特设的皇贵妃,位次仅低于皇后。现在大明朝可没有什么侧妃的说法,要不是当今天子废了侧妃之位,练琼琼说不定就是侧妃了。

至于当今天子宠爱朱如意,不只是练氏一族明白,朝野上下也都知道。

练妻这个时候又问道,“既然如此,明日上朝,夫君还要尽忠谏言”

练子宁神色端正,严肃说道,“此乃臣子本分”

练妻一点都不意外,要是他的丈夫不做什么的话,那才是怪事。不只是因为练子宁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说是天下言官之首,也是因为练子宁本身就是忠直的性格。

其实不只是练子宁、茹瑺现在做好了准备,还有很多其他的文武百官,也都是做好了准备。有些事情他们不知也就算了,有些事情他们来不及阻止也确实没办法。

但是如果知道了一些事情还要装聋作哑,那就不是他们的性格了。当然了,也会有些人就算知道了也会装作不知道,他们可不想惹皇帝不高兴。

比如说常茂,哼着小曲喝着酒,他自然知道一些事情,甚至比起寻常人知道的更多。

常冯氏笑着给常茂斟了一杯酒,说道,“陛下才情斐然,也就是你这样的夯货非说陛下不善诗文。陛下既然早慧,必然是学富五车。以咱看,陛下不露才情,多半也是陛下不亲儒家。”

常茂嘿嘿一笑,说道,“陛下早慧,没几个比咱们自家人更多知晓。姐姐还在的时候,也曾说过陛下自幼就是一目十行、两岁十字,三岁能书。咱啊,还是不能和陛下相比。”

作为冯胜的女儿,常冯氏还是有些才华,“陛下此前所做论诗,本就豪迈。只是咱觉着这几日上朝,必然有不少人要谏言。咱听闻这一趟不只是陛下微服出宫,太上皇和太子也一起出宫了,这可不是小事。”

当然不是小事了,这三位不管哪一个都不能出事。更何况这一下子三个一起出宫了,这要是出点意外被一锅端了,大明说不定就要天下动荡了。

常茂嘿嘿笑了笑,他觉得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多说比较好。他决定再次拿出自己擅长的绝招,只需要装聋作哑就是。要是陛下恼羞成怒或者难以下台的时候,就需要他开平公在朝堂上再次扮演滚刀肉了,这可不难。

对于常茂来说,这确实不难,这也算得上是他的拿手绝招。不要说文官集团了,就算是武勋面对着常茂这个身份特殊的滚刀肉,基本上也就只剩下摇头叹息了,实在没有其他的办法。

常冯氏也笑了起来,她自然知道该如何做一些事情,也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什么样的性格。

常家和英示皇帝绑定太深了,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常冯氏也很清楚,只要她的子孙不闹出天理不容的事情,开平王这一脉的传承是不会有任何问题,是肯定和大明江山一起传承。

再想想,她的父亲是冯胜,她的二子现在被抱去了冯家。嫡长子就是以后的开平公,小儿子是宋国公。早年一直生不出儿子的常冯氏,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出息、风光了,不只是出身好、嫁的好,也会生。

而且他的堂弟可是英示皇帝的妹夫,承袭了大伯冯国用郢国公的爵位。

真心要说起来,常冯氏也是无数女人羡慕的,虽然比不上她的婆婆,但是这辈子也算值了。至于自己的那个大外甥,不只是一个英明神武、让满朝文武臣服的皇帝,更是才华斐然,也更是让常冯氏与有荣焉了。

朱允煐可不知道这些事情,主要就是因为他这是出宫赏灯后,就回宫休息了。其他人现在看起来还是比较兴奋和开心的样子,觉得非常的满意。但是对于朱允煐来说,就是休息了。

躺在榻上的朱允煐哼着歌,朱如意开心的给朱允煐翘着肩膀。这可不是刻意的撒娇,主要是朱如意本身就和朱允煐亲近,这个小丫头也确实比较贴心。

“咱这般喜欢如意儿,就是咱如意儿贴心。”朱允煐惬意的眯着眼睛,说道,“太子那小子,咱是想要看他一眼都难,那小子给咱敲敲肩膀,咱都怕,肯定是无事献殷勤。”

练琼琼可不敢说小小朱的坏话,只能找好话,“太子殿下纯善,最是跳脱”

“还成吧,就是皇爷爷娇惯的厉害。”朱允煐笑了笑,对练琼琼说道,“那小子是真的不让咱省心,不过还算好,在如意儿跟前还是有点兄长的样子。”

朱如意的小胖脸出现了,她奶声奶气说道,“爸爸,皇兄最好了。咱想要外头的灯笼、纸鸢,都是皇兄给咱带的。每趟皇兄出去,都要让人来问咱有没有喜欢的东西,都给咱带回来。”

朱允煐则直接问道,“那你说说,你皇兄帮你带回来灵巧玩意儿,可要了你的份例”

皇子皇女每个月也都是有着份例的,小小朱那小子基本上就算入不敷出了,花钱是有些大手大脚的。不只是因为他本身就没有太多的经济概念,主要也确实是能花钱,到处又是送礼、赏赐的,经常到处打秋风。

哪怕朱允煐时不时的兜底,或者是老朱给小小朱一些补贴,也没少看到小小朱坑蒙拐骗。

“那不同呀。”朱如意不高兴了,为她的皇兄正名,“皇兄的份例都用在咱身上了,皇兄出宫从来都不空手回来,大的玩意儿、小的玩意儿,总是让人给咱送来。皇兄又不是每次都要咱份例,就是真没了才要的。”

朱允煐叹了口气,说道,“你啊,你皇兄兜里就没差过银两,你曾祖没少给他。你二叔、二姑,哪个不是总给他兜里揣上一些。他去一趟你舅祖父那边,就腰缠万贯了。”

朱如意生气了,虽然还是在给朱允煐敲着肩膀,但是不愿意说话了。

虽然父亲很亲,但是看起来兄长更亲,朱如意也不愿意听她的爸爸去诽谤她的兄长。

朱允煐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个时候还是选择沉默着比较好。小孩子们的一些想法,成年人很多的时候也是没办法完全去理解的。

更何况朱允煐也是发自内心的希望他的几个孩子们能够相亲相爱,这才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王承恩看起来稍微的有点尴尬,因为他收到了一些情报。看起来当开朝的时候,皇帝陛下就要开始头疼了,不少人憋着劲的是想要当一回魏征呢。

其实朱允煐也多少知道一些,但是也没有将这件事情当回事。只要皇帝开始耍无赖,群臣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尤其是大权在握的皇帝,耍无赖自然也就会让群臣更加棘手。

这没什么好在意的,朱允煐自然也明白当他微服出宫的时候,群臣肯定是有意见。

再加上老朱和小小朱也跟着一起出去了,群臣要是没有点反应,朱允煐就要怀疑这些臣子的立场问题了。

不过现在嘛,臣子尽忠归臣子尽忠,朱允煐肯定也是要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就是这么的现实,朱允煐就算知道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也不妨碍他我行我素。

还是什么都不要多说的比较好,这个时候也就暂时的让自己休息一下,朱允煐也需要好好的调整一下,这样才好更加投入、专注的在英示四年处理好一些事情。

说到底就算英示三年的事情可不少,很多的还是没有完结。而接下来的英示四年,自然也就需要将那些事情给很好的去处理好。当然了,英示四年本身也会有不少事情发生,这也都是需要朱允煐及时处理好的。

这没什么问题,朱允煐从来都不担心出现一些事情,治理天下就是这么一个样子,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去面对。

作为一个皇帝,及时将这些事情给处理好,这也就足够了,这也是朱允煐的本职工作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