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15 都有任务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外戚干政,在大明朝看起来似乎是有着一定的可能性。

比如说常系一脉,本来就因为常遇春的功绩形成一个巨大的山头。再加上蓝玉这个继任者能力出众,已经成为了大明朝现如今最出色的军方柱石之一了。

更不要说常系一脉看起来很是被重用,谁让这一脉的靠山算起来是英示皇帝呢。朱允煐身上的常系标签非常明显,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

但是很多人也都明白,常系一脉后继无人, 常茂挑不起大梁。而且比较要命的是,五军都督府这边,常系一脉实际上是很难真正的掌控。尤其是中军都督府,别看现在是常茂可以插手,那也是因为徐辉祖不在这里的原因。

至于说以后的小小朱,先不说徐辉祖已经四十了。主要也是大明朝很早就有制度,军政是完全分离的。五军都督府看起来地位尊崇,可是只有统兵权,他们也是被兵部限制。

这里头其实也是有着武勋的原因,从前的大都督府被分为五军都督府。哪怕徐辉祖现在是掌着中军都督府,这个徐系最大的继承者也成为了大明的军方柱石。

只是很多人也都清楚,徐辉祖没办法完全掌控大明朝的兵权,更何况皇帝还一直在掺沙子。

五军都督府里头的外戚也不少,比如说李景隆、冯诚,现在还想着让梅顺昌他们参与其中。

现在的五军都督府,早就不再是武勋的自留地,外戚已经成为了五军都督府当中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戚干政或者权臣的出现,一下子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至于说文官集团,哪怕大明开国三十余年,文官集团在面对武勋的时候,依然是处在相对弱势的情况。

哪怕英示皇帝看似有意识的在扶持、拔高文官集团,但是文官集团的基础太大。更何况英示皇帝在扶植文官集团的同时,从来都没有减少敲打文官们, 他们短时间也不要想着膨胀。

朱允煐心情不错, 看着梅殷说道, “二姑父,如今九江表兄在武苑做的不错。现如今左军都督府,他不适合再掌着了。”

五军都督府当中,中军都督府有徐辉祖,左军都督府本来是李景隆掌着,右军都督府有冯诚,前军都督府是蓝玉,后军都督府有傅友德。

看似冯诚稍微弱一点,但是右军都督府分领在京虎贲右卫、留守右卫、水军右卫、武德卫、广武卫。领在外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四川都司、陕西都司、广西都司及其所领卫所。

也就是说在京里头的是冯诚控制着,外头是沐春掌控,这是皇帝的两个妹婿。

梅殷也不啰嗦,他知道武苑的特殊性,也知道李景隆这个后起之秀已经看似被割离出军伍了。但是这个不再手握大军的曹国公,实际上权柄很重,武苑可以说有着掌控大明未来中高级将领的趋势了。

看着梅顺昌,朱允煐笑着说道,“好好的去研究研究水师的战法,以后封候拜将说不准还是要靠水师,咱有大用。”

梅顺昌立刻起身, 连忙领命,“臣遵旨。”

刘廌也笑着提点说道, “先舳舻侯、先航海侯,早年投效陛下帐下,虽二人都已病故,只是手下多有良将。”

朱允煐笑着说道,“四姑父说的有理,你也莫要觉得犯忌讳,多去走动走动。他们两个故去,咱是痛失肱骨。可惜他二人一直忙着军务,子嗣也不是特别出众。”

梅顺昌自然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他也二十出头了,也是想着要做些事情了。因为他的出身,起点自然是高的惊人。但是以后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那就要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哪怕以后可以承袭荣国公的爵位,只是也想着要功成名就、世袭罔替,而不只是一个外戚而已。

“小姑父就是太爱读书了。”朱允煐笑了起来,颇有些惋惜的说道,“先诚意伯可不只是精通天文、数理,不只是能写诗文。早年上书的时务十八策,皇爷爷到如今也是赞不绝口。要不是诚意伯出谋划策,皇爷爷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及北伐中原,怕是也有波折。”

刘廌没有不好意思,坦然说道,“臣愚钝,倒是坠了先祖名声。”

刘廌也没有办法啊,谁让他的祖父是刘伯温呢,名气很大是一回事,也确实有文采、知兵事。但是刘伯温,也一直都是不讨老朱喜欢的,和浙东文官集团牵涉太深了。

所以现在的刘廌,一直喜欢读书著述。他是英示皇帝最信任的姑父之一,单纯的就是因为他的夫人是朱允煐的亲姑姑安庆公主,这就足够了。

虽然不如祖父刘伯温天资聪颖,但是刘廌也不蠢,他知道如何自保。他身份已经足够特殊了,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多出一些幺蛾子,安享富贵安宁就好。

对于这个小姑父,朱允煐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他不是没有给过一些机会,但是这一位小姑父就是这么一副潜心文学,交友广泛,以纵情山水为乐的样子。

更要命的是朱允煐的小姑姑,这一位好像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生活,一点都没有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出息的样子。

没办法,谁让这是亲姑姑呢,朱允煐在四五岁之前基本上就是这个小姑姑带着的。要说亲近,那自然也是真的亲近,这也是带着朱允煐长大的还唯一健在的长辈,更加特殊了。

其实大明的公主相比起以往的朝代还是要比较安稳富贵的,哪怕是汉唐盛世也都有公主和亲。看似富贵的两宋,先不说亡国后的事情,那时候的驸马可不能入朝为官。

大明朝目前来说,大长公主那是老朱的女儿,哪怕老朱重男轻女,但是对于女儿们也挺好。

长公主也就是大朱的女儿,虽然大朱不在了,但是有老朱这个祖父护着,有朱允煐这个兄长保着,自然也不需要担心。

公主的话,朱如意那可是朱允煐的掌上明珠。也就是不能和小小朱这个皇太子相比,其他人也一个个的都是哄着,谁让她讨朱允煐的欢心呢。

喝了口酒,朱允煐笑着说道,“二姑父如今身份特殊,今日可去多找找五叔,四姑父也跟着一块过去。咱宗室里头,若是有意去高丽开国的,还望几位长辈替侄儿问问。”

这就是正事了,不要说梅殷这个本来就深受老朱喜爱的女婿了,就算是让老朱无奈的刘廌,也知道朱允煐说的是正事。

看着傅忠,朱允煐笑着说道,“九姑父,去趟庐州,替回来垠儿二舅。皇爷爷带着垠儿巡视四方,这都快过去小半年了,咱现在想想都头疼。”

傅忠只能领命,太上皇的事情他不敢多说。至于太子的二舅徐膺绪,自然也是身份特殊,护卫太子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现在让他回京,这一位也经历过惨烈战事立下军功的侯爵,说不得有其他的作用了。

梅殷这个时候开口说道,“陛下,还是臣走这一趟吧。太上皇陛下怕是不会允准”

“姑父说笑了,有皇爷爷在,就是千军万马也莫要担心,他自是能护着太子。”朱允煐信心十足,笑着说道,“若是姑父过去了,皇爷爷就要骂咱生分了。这些年一直没有给姑父重任,皇爷爷没少埋怨咱。”

没有赶紧开口说道,“臣不敢。”

在洪武皇帝时期,梅殷可是非常受重用。任山东学政、前往北平赈灾,或者是检阅凤阳留守司的军队,这没一个是小事情。但是英示皇帝时期,前两年梅殷看似确实不如以往受重用。

朱允煐则笑着开口说道,“咱也是难做,咱想着二姑父和二姑琴瑟相和,皇爷爷怨咱不重用自家人。咱让二姑父出去办差,皇爷爷怨咱让姑父劳心劳力。主要还是咱二姑,怨咱。还是四姑父好,让咱四姑也爱游山玩水。要不是这一趟允熥跑的太急,四姑父和四姑怕是也跟着一起了。”

朱允煐无奈的口气,也让殿里的人都笑了起来,这也是实话吧。

尤其是朱允煐面对安庆公主和朱允熥的无奈,那是毫不掩饰的。一个是最亲近的小姑姑,一个是最受宠的亲弟弟,没一个省油的灯。再加上一个怠惰的小姑父,侄儿皇帝更是没办法了。

随即看向傅忠,朱允煐说道,“九姑父这一趟过去了,记得替咱办些事情。虽说大明还有战事,只是各地卫所也有废弛迹象,九姑父记得要去各地卫所巡视。”

护卫老朱,那是不存在的,因为老朱这个皇帝的军事才华不用需要向其他人证明。

傅忠的任务就是去巡视各地卫所,大明不算承平许久。只是内地的一些卫所,确实不如早些年那般勤练了,这也是朱允煐担心的一个事情。

历朝历代,一般来说都是边军最是精锐。可是内地的卫所,也不能废弛啊,这才开国多久啊

让傅忠去巡视一番,朱允煐也觉得这个安排没任何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