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96 委以重任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再次上朝,礼部那边首先上奏了一些事情,琉球中山国察度可以说无视了大明朝廷的申饬,他没有选择入朝请罪,他看起来还是在选择负隅顽抗。

这一下自然是惹毛了大明君臣了,揣度上意这也是臣子们的本分,他们应该这么做。

英示皇帝是什么样的性格,很多人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看似在一些事情上比较宽仁,可是骨子里也是有着洪武皇帝的刻薄。尤其是对于大明朝周边的王国,英示皇帝眼里揉不得沙子。

对于还没有完全接受册封的李氏高丽王朝是这样,对于此前的东瀛天皇也是这样,找到了借口就直接出兵,没有什么丝毫好客气的。

东瀛那边谁都知道大明看上了银矿,可是拿出来了东瀛天皇敢称皇为理由,以及东瀛天皇纵容倭寇作乱,包括东瀛天皇此前不接受大明册封等等,这都是罪名。

而高丽那边也很简单,李成桂父子篡位。哪怕此前的王氏高丽和大明朝若即若离,只是这么一个册封甚至都只是徒有其表。不过就算是这样,大明朝依然可以高举王旗选择出兵。

大家伙都很清楚,也就是对于蒙元不需要什么理由,这就是生死仇敌,实力够了就出兵。

而对于那些个其他的国家,大明朝只是需要找到一点理由,就可以出兵了。

现在的琉球中山国很明显就算给了大明朝廷理由,此前接受了大明的册封,洪武皇帝还曾经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这可是正式确定君臣关系的。

现在的察度就是触犯了大明朝君臣的底线了,他自己直接继承王位,这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一位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继承王位后迟迟不向大明报备,以及在大明朝廷问询的时候选择了逃避。

这就不是什么小事情了,所以现在大明朝廷上下也是有着一些个看似极其严厉的表现了。

常茂就非常愤怒,说道,“起奏陛下,中山国主无视君父,臣以为当起王师讨伐”

作为朱允煐的姑父,曾经的山东学政,梅殷义正辞严的说道,“陛下,中山国主不忠不孝,枉悖人伦。臣以为当令前军都督府,起福建都司水师征讨。”

这就是大明朝的强势所在,这也是大明朝的武勋们的一致心态。他们现在实力强大,自然也就有着非常强势的地方所在了。如果周围有着一些不臣,大明朝也不需要客气什么,直接起兵征讨也就行了,就是这么简单。

面对武勋们的杀气腾腾,礼部尚书陈迪出面说道,“起奏陛下,臣以为琉球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伏甚难。臣以为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朝廷当宣扬教化,兵者,凶器也”

郁新这个时候也连忙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当前首要战事乃高丽。朝廷在高丽兵多将广,耗费粮饷钱银无数。此刻若是再起战事,户部怕是难以调拨钱粮。”

这一下冯诚就恼了,说道,“郁尚书,本公听闻近些年年年丰收,税粮也尽数入仓。就算高丽那头有些战事,只是也未需朝廷耗费太多钱粮。若是出征小小琉球都拿不出钱粮,那你这个户部尚书,那也是当到了头”

这一下引起无数文臣同仇敌忾,郁新好歹也是户部尚书,是文官集团最有话语权的人之一。可是现在好了,这样的一个户部尚书,居然就被武勋直接呵斥,甚至上在嘲讽。

尊重,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啊,这些武勋根本就不在乎文官的体面。

这明明本来是在讨论琉球的事情,现在变成了文官对武勋、外戚的声讨了。

冯诚不只是大明朝的国公,他也是皇帝的妹夫,他这样无视文官的体面,很明显就是嚣张跋扈了。或者可以说冯诚的态度,也是很多的武勋本来的态度,他们也就是这么无视文臣的。

这就是一笔糊涂账了,很多人对于这些事情心里有数,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以前的武勋,也经常这么无视文臣的体面,各种呵斥、嘲讽那都是小事,饱以老拳都是常有的事情,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也就是这么几年风气好了一些,要是开国之初的时候,文臣们的处境是更加艰难的。

不过这也确确实实有着一些改变,文臣现在也算是说话大声了一点。现在起码还敢和武勋斗斗嘴,还是敢去尝试着弹劾一些武勋,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对于不少文臣们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个进步了。

朱允煐阴沉着脸不说话,看得出来他是很不高兴的,但是看起来也就是不高兴而已。

“朝堂之上,看看你们像个什么样”朱允煐忽然恼了起来,大声呵斥,“汝等都是大明朝的臣子,现如今如同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臣等知罪。”

“臣等万死。”

这一下这些个文臣武将们好像是端正态度了,一个个的也都纷纷跪下请罪。刚才吵得热闹不假,只是皇帝发怒了,他们自然也就需要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朱允煐还是阴沉着脸不说话,满朝文武就这么继续跪着,反省一下也是他们应该有的态度。

稍微的摆明一下态度就好,朱允煐继续说道,“满堂朱紫,都是朝堂重臣,这就是汝等现在有的样子这是奉天殿,商讨的是天下大事,不是汝等在这里骂街之所”

文臣武将们在这个时候跪伏的更低了,英示皇帝看起来是动了真火,这些个臣子们虽然不至于提心吊胆。但是他们也都知道这个时候要是被英示皇帝盯上,那肯定没有一个好下场。

所以还是乖巧一点的比较好,现在就不要再挑起文臣和武勋之间的斗争,要考虑解决的是天下大事。

看着这些个臣子们的态度,朱允煐看似是稍微满意的点了点头,敲打一下也就好了,这也是朱允煐的态度。

其实朱允煐也很清楚,虽然他开口,这看似是解决了一些问题,暂时的让这些个矛盾和冲突平息下去。但是朱允煐很清楚,这样的冲突在以后肯定还是要再次发生。

有着这样的变化,朱允煐也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说到底就是朝堂格局能够有着的变化,不要说现在的文臣的势力有着一些提升,就算是早些年武勋势力最强盛的时候,文臣集团偶尔也会稍微的龇牙咧嘴。

对于这样的事情,朱允煐一点都不陌生,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此前朱允煐也是有着一些这样的状况发生,对于这样的局面朱允煐也算得上有着一些经验。

至于说现在对于中山国的处置,好像也就算淡下来了,起码这一次的早朝没了动静。

朱允煐也不算特别在意,以后有的是机会,或者是下一次的早朝就可以处理这些事情了。

下朝后,朱允煐将冯诚叫到了武英殿,对于自家妹夫朱允煐也没客气,“今个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咱说你,你也不小年纪了,平时也是稳重,怎么今个就这么着急忙慌的”

冯诚低着头不说话,朱允煐继续说道,“真要是琉球,那些许地方,就算是灭了国,能有多大功劳还能封个侯不成”

灭国之战也是需要看对方的体量,显然琉球实在是太小了,就算是灭国之战的话,功劳也是比较有限,大明朝不至于灭了琉球就给封个侯。

说到底就是现在的大明朝还是在控制着武勋的力量,限制着武勋的数量,封侯拜将这些肯定也是需要考虑含金量的。小小的琉球,不至于让大明朝的朝堂上再出现一个超品的侯爵,更别说公爵了。

看着冯诚不说话,朱允煐继续说道,“再者就是前军都督府的事情,和你右军都督府能有什么干系”

冯诚这个时候干笑着说道,“陛下,真不是臣冒失。只是中山国蕞尔小邦,焉敢无视朝廷虎威,臣觉得自然该以雷霆手段震慑。”

这也算得上是很多武勋的态度,对于中山国,自然是很多人看不上的,实在是太小了一些。他们自然也明白,这样的一个小国,也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举国兴兵,一个福建都司就完全足够了,甚至一个卫所也差不多了。

说到底就是中山国实在是太小了一些,当初派出闽人三十六姓入琉,就算向琉球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其实中原王朝在琉球享有高度政治权威,现在的琉球也是使用中原王朝的年号,奉行华夏正朔。

看着冯诚那不屑一顾的态度,朱允煐也没有多说什么,确实没必要去提醒什么。

说到底就是琉球太小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轻敌之类的。都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但是这也就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在狮子的眼里,兔子实际上也就是可以几乎无视的。哪怕兔子拼尽全力,也就是挠挠痒而已,不值一提。

说完这些,朱允煐对冯诚说道,“想要建功立业,不缺你的机会。麒儿、麟儿,咱也有着一些个安排。管好你右军都督府的事情,以后有的你忙。”

非常眼前一亮,右军都督府领在京虎贲右卫、留守右卫、水军右卫、武德卫、广武卫,并领在外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四川都司、陕西都司、广西都司及其所领卫所。

英示皇帝对于云贵那边的事情一直都没有马虎,英示皇帝对于云贵一直非常重视。

云贵那边不少的土司,以及一些个蛮夷,实际上时不时的还要叛乱一下,他们对于大明朝还是有点离心离德的意思,他们也确实很难对大明朝有着更多的归属感。

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哪怕沐英此前在云贵地区就已经施行德育、推行儒家教育等等,这确实有着一定的效果,不过这也是需要长期教化的,这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不过那边暂时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事情,土司或者蛮夷的实力非常有限,就算是叛乱也不至于造成什么威胁。那边更多的还是桥头堡,那边是大明朝跳向安南、交趾等等地方的关键。

朱允煐也没瞒着冯诚,说道,“安南那边有动静,高丽那边处置好了,咱就要想着先动安南或者西北的瓦剌了。你这头也是该上点心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咱给你留着,就看你和沐春有没有这么个能耐了。”

朱允煐还是很大方的,对于自己的亲戚,肯定是非常关照的。不过他到底是皇帝,所以有些时候也是需要考虑影响。

冯国用是老朱的心腹班底,也是有大功。但是早逝,追封的郢国公。这样追封的爵位传下去自然没问题,只不过肯定是降等的。甚至一开始的时候,老朱甚至都不想给冯诚郢国公的爵位,国公毕竟太高了一些。

沐英镇守云南有功,也是追封黔宁王。但是沐英在的时候,也之上西平侯。沐春现在接替沐英镇守云南,也因为有功被升为西平公。

不过很明显,朱允煐的这两个妹夫,都不是世袭罔替的国公,他们的爵位以后是会降等的。如果没有一些大功,西平公还是会变成西平侯,郢国公这个爵位说不定就是xx侯了。

琉球那边不足以封侯,更别说得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但是如果是安南那边,世袭罔替的国公或者侯爵,那就不足为奇了,那边是有着一定的分量。

这些事情也是冯诚感觉到激动的,他可不是虎父犬子。作为冯国用的儿子、冯胜的侄子,冯诚当初随傅友德平云南立有战功,他能够执掌右军都督府可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允煐的小妹夫。

其实沐春也有能力,虽然不如沐英出类拔萃,但是在镇守云南的这段时间,开屯田、凿池河,推行汉家教育的同时,也平定了一些叛乱,威震西南诸蛮、受官民爱戴。

朱允煐的这两个妹夫,出身名门不假,他们的能力也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值得朱允煐委以重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