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14 不能走岔了路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开开心心的小小朱没有忘记正事,既然是郊游,那也需要展现出来太子的亲厚。对于武勋的亲厚,包括一些文臣子弟、士子的亲厚,谁让他是大明朝的储君呢。

在双全的伺候下,将弁服换成了常服。虽然只是黄色团龙窄袖圆领袍以及红色交领衣,但是那可是四爪,仅次于皇帝的五爪龙袍。

轻轻一甩衣袖,小小朱说道,“开国公世子、中山王世子、曹国公世子、郢国公世子,尔等四人随行。”

常麒、徐钦、李慕祖、冯麒,这也就是大明朝的四大国公世子了,是顶级勋贵。而且这一个个的,也都是和小小朱是亲戚,关系也是非常亲近的。

徐钦和李慕祖就不用说了,当初老朱在祖训录里可是指定了亲戚之家。徐达家、李文忠家、沐英家、汤和家、郭英家,这是老朱制定的亲戚。和郡马一个等级,是亲戚之家。

常遇春家,当初都不是亲戚之家

但是常麒和冯麒,从这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了,大明朝的勋贵当中名字了有麒、麟的,那都是英示皇帝给赐的名字,寻常勋贵也不敢轻易的给自家子孙起名麒、麟。

一个是英示皇帝的表弟,一个是英示皇帝的外甥,这可是不折不扣的亲戚。

虽然这四个国公世子年龄也普遍不大,都是在十岁上下,但是一个个的现在也都穿着弁服,一个个的努力摆出威严的样子。能够随侍太子,能够成为太子的亲卫,那也是荣耀。

别看这一趟跟着小小朱出来郊游的勋贵子弟不少,但是可没几个有资格随侍太子。

朱文埂笑嘻嘻的,他可不眼红。朱文墐也不会不平衡,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待遇,他就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皇次子,和皓月当空的皇兄完全没得比。

虽然有四大国公世子跟着,但是还有很多勋贵子弟组成的勋卫。这些勋卫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能够为皇帝、太子站岗,那就是一种荣耀,古往今来也都是一种对勋贵子弟的恩赏。

只是在小小朱的眼里,甚至在老朱、小朱的眼里,勋卫也就是出身好一点的大内侍卫而已。甚至这些勋卫真的要说起来,未必就是比禁军更能打。

看到一群英武少年出现,朱玥连忙领着一些宗室迎上前,“臣妾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小小朱笑着开口,“皇姑无须多礼,诸位宗室也都平身吧。咱就是过来看看,好些人寻常也都是见不着,好在这趟能出来了。”

朱玥笑着牵着一个女孩的手说道,“这是五叔家的兰阳郡主,许给了开国公一脉的徐茂先。”

小小朱笑着点头,随即说道,“要说咱那表兄也是一表人才,既然都有了婚约,也莫要多在意虚礼,都是自家人。中山公世子,徐茂先可随行了”

徐钦连忙说道,“勋卫徐茂先也在随行,就在营外。”

小小朱想了想,说道,“皇姑,要咱说就让兰阳表姑去见见徐茂先就是。若是担心失了体统,让教养嬷嬷跟着就是。这怕是,不成婚也见不到。”

兰阳郡主低着头,显然是有那么点害羞的意思。关于她的婚事,她也知道一些。她的父王可是没少骄傲,似乎是先诓骗了太子,这才有了这门好亲事。

一个教养嬷嬷领着兰阳郡主去找徐茂先了,这个年代基本上都是盲婚盲嫁,有了婚约也不代表就可以多见面、多接触。私下里会面,很多人也会嚼舌头。

但是如果是太子允准的,也跟着教养嬷嬷,那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朱玥领着小小朱,说道,“这是二叔家的蒲城郡主,下嫁安陆侯吴复次子、安陆侯吴杰之弟吴伦。”

小小朱立刻明白,摆出晚辈的样子,“侄儿见过表姑。”

蒲城郡主有些受宠若惊,虽然她是朱樉长女,不过也只是郡主。不要说洪武皇帝记不住她,估计英示皇帝也记不住她。实际上蒲城郡主,实际上也没有见过她的堂兄小朱几次。

小小朱看着蒲城郡主,笑着问道,“表姑,咱记得安陆侯这一趟也去了高丽,咱的姑丈可去了高丽”

蒲城郡主摇了摇头,说道,“他去不得,他是仪宾,去不了高丽。”

仪宾,也就是对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之婿,所住之处也被成为仪宾府。实际上和驸马差不多,虽然大明朝的驸马不会像两宋时期那般完全不许接触朝堂,但是多少也是会有着那么一些限制。

小小朱继续问道,“那姑丈可有什么职司”

蒲城郡主开口说道,“领了银行的职司,整日与黄白之物打些交道。”

看到小小朱好像还要问,朱玥连忙说道,“太子,这是三叔家的三女蓉城郡主。现在三叔家的,也就是她没有许人了。殿下跟前多有青年才俊,可有钟意之人”

小小朱直摇头,连忙说道,“皇姑,咱做不了这个主,姑姑的婚事,还是父皇和母后做主。”

朱玥之所以打岔,可不就是担心小小朱继续和蒲城郡主聊下去,加入许诺了什么事情可不好。

不信的话看看兰阳郡主和徐茂先的婚事,可不就是小小朱被坑了嘛。老朱和小朱为了维护小小朱的威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算是被周王朱橚坑了一把。

朱玥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宗室都介绍给小小朱,说起来也是亲疏有别,最主要的还是人多。

老朱将近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虽说也有早薨或者没有子嗣的,但是也普遍开枝散叶。

所以就像这些个皇叔、皇姑们,朱允煐亲厚的极少,很多都是非常陌生,就是一些宗族大事或者册封的时候见过几次。完全没有说过话的皇姑应该没有,但是估计加起来不超过十句话的皇姑,也不是一个两个。

在小小朱坐下后,一个十多岁的女孩走上前,自然的坐在小小朱的右侧下首。

“小姑。”小小朱露出笑容,说道,“小姑可有些日子没有去宫里了,母后甚是挂念。”

这就是朱标的小女儿南平长公主了,虽然不如她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受到重视。但是好歹也是大朱的女儿,朱允煐还是比较关照的。

南平长公主笑着说道,“臣妾治罪。”

“小姑,父皇不亲厚你,就是你太知礼了。”小小朱笑嘻嘻的说道,“你就该学学咱大姑、二姑,还有咱三叔,父皇就喜欢他们。”

南平长公主不说话,面上虽然有笑容,但是心里也在嘀咕。皇兄亲厚的那些,可都是一母同胞的弟弟妹妹,她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可没办法在皇兄跟前使小性子。

小小朱表现的还是非常亲厚的,这大概也是和他的父亲一个样子。看起来对宗室都是非常和善的,只不过到底是真的亲厚还是礼貌的疏远,这就有些难说了。

在宗室这边,小小朱也就是稍微的出面一下就好,这边也基本都是一些女眷。认个人,主要是让这些以郡主为主体的宗室女子有幸在太子跟前露个脸。

其实很多人也都知道,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太子肯定是记不住的。或许也就是在看玉牒的时候,太子才有可能知道宗室当中有这么个人。

在宗室这边简单的攀谈一下,小小朱就起身了,还需要去和士子们见见面。

能够有幸参加这一次郊游的士子们,基本上都是国子监的佼佼者。这些人估计也是一个个的憋足了劲,想要在太子面前出个风头。

要是能够被太子赏识调入东宫,那就算的上平步青云了。就算不能被太子提拔,只要给太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以后入朝为官也能轻松点的爬升。

有抱负的才子们,哪个不想在皇帝跟前效力。就算不能在皇帝跟前效力,在太子跟前也是一样。大明朝不存在什么夺嫡,永远都是嫡长子的地位稳如泰山,这才是正统、大势所趋。

只可惜这些个士子们高估了皇太子的文学素养,虽然太子努力的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但是对于诗词歌赋,他不是很感兴趣。对于一些士子的高谈阔论,小小朱更是懒得多听。

有老朱和小朱耳提面命,小小朱对于一些还未出仕的士子们浅显的政见,那是根本不在乎。就算是一些重臣的真知灼见,小小朱现在也不一定多么在乎。

不只是因为太深奥的话题小小朱是真心的难以消化完全,另一方面也是他现在可没有参与到朝政,很多的事情也都是没有什么意见,也没有什么想法。

不过虽然对于一些话题不感兴趣,但是作为老朱和小朱悉心培养的接班人,小小朱还是有些分寸的。保持着耐心,时不时的鼓励一下士子们,没有什么不耐烦的样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敦厚的皇储呢,还以为皇太子和他的父亲、曾祖父性子不一样呢。

不过了解小小朱的人都知道,皇太子也就是做些表面文章而已。他说的那些话,都是一些空话、套话,只是看起来在稍微的鼓励一下激动的士子们。

仅此而已,千万不要以为皇太子就会轻易的表态,皇太子现在还是比较谨言慎行的。起码现在的皇太子,还是知道什么叫做三思而后行,他不会贸贸然的就去做出决策。

不只是因为小小朱在不断的成长,也是因为小小朱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实权。

小小朱这边的表现不需要朱允煐多说什么,也确实没必要多在意,这到底也就是郊游,也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小小朱的表现,实际上算不上什么特别要紧。

对于朱允煐来说,与其操心小小朱的郊游,还不如关注一下自己的内阁。

这件事情对于朱允煐来说显然更加的重要,甚至不夸张的来说,这也很有可能是大明朝的一项国政,自然也就意味着更加不能马虎对待了。

要让内阁成为自己的助力,不只是说让自己轻松一些。很多的一些琐事,内阁实际上可以尝试着帮助朱允煐解决,作为皇帝的朱允煐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制定大的策略。

再深远一点的来想,如果以后出现了怠政的皇帝,只要内阁能够运行起来,可以保证大明江山社稷的传承,保证大明朝的行政体系正常运转,这也是朱允煐的期待。

对于自己,朱允煐还算有信心,可是他也太清楚皇权高度集中带来的一些隐患,简直就是将江山社稷寄托在皇帝的德行和能力上。

要说老朱是独夫,朱允煐大概是认可的。要说朱允煐是独夫,朱允煐也不会去尝试着反驳。

实际情况也就是这样,这祖孙两个确实是高度集权,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他们手里显得格外高高在上,也是越发的让文武百官地位低下,大明江山社稷就寄托在这两位皇帝的能力上。

这是前车之鉴,哪怕是对于悉心培养的小小朱,朱允煐有些时候也是有些没有底气,担心小小朱的能力和阅历,担心小小朱没办法掌控盛世江山。

或者干脆一点的来说,担心小小朱将大明朝的上升势头给打断。

这不是朱允煐在杞人忧天,单纯的就是这个皇帝有些时候也是缺少安全感。知道历史的走向,这自然是一个好事情,不过有些时候也会让人充满危机感。

朱允煐现在该做的事情,不只是要对现在的大明好,也需要对未来的大明有利。

这么一想的话,朱允煐自然也就越发的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压力大了。一言而决,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煐不能走岔了路,不能带领着大明这艘战船行驶在错误的航道。

哪怕只是一些小小的差错,朱允煐都不希望出现,因为他不只是对别人的要求严格,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能够做好还不够,他希望做到最好

要求高一点没有坏处,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够有着更强大的盛世江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