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74 样样都优秀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你们几个不要乱跑,跑丢了咱就收拾你们。”小小朱扭头,看着弟弟妹妹大声说道,“不听话,咱以后就不带你们出来玩”

朱如意几个自然是乖乖听话,不过也很好奇,“大哥,那里有人在喷火。”

“那咱带你们去看杂耍”小小朱立刻作出决定,说道,“咱也喜欢看,就是好玩。”

朱文埂蹭到小小朱跟前,说道,“大哥,这里头的杂耍不好看。去咱家,咱家总是让这些班子去演,飞叉、中幡、蹬杆、筋斗,都好玩。咱现在去放炮竹,那才好玩。”

“咱说了去看杂耍,再放炮仗。”小小朱立刻作出决定,看起来很霸道,“看了杂耍,咱们再去找货郎,去看花灯。咱要买好几個货郎,还要给弟弟带回去。”

朱文埂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小家伙知道他的这一位兄长很厉害。他虽然亲近兄长,但是也会害怕他的这一位堂兄。

就像他的父王一样,虽然和皇伯父非常亲近。但是一旦皇伯父做出了决定,那么他的父王自然也就只能乖乖听话了。

朱允熥父子的为人处世,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是比较相似的,这一对父子也确确实实知道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老朱心情很好,对朱允煐说道,“垠儿虽说总是在咱跟前,只是在这些个兄弟跟前,说话还算很硬气。咱看着和你爹、和你很像,弟弟妹妹都给管的规规矩矩。”

朱允煐笑着点头,对于这一点也是有些信心,“除了垠儿自个儿还算出息,也是祖父帮着他。要不然这些个混小子,也不一定知道怕他。咱的这个儿子,以后也是能管得住宗室。”

老朱似乎就没有这么乐观了,笑着调侃着说道,“真要是管得住宗室,你得开个好头。你那些个叔父里头,也有好些不省心的。你这个当侄儿的,怎么去管”

这一下也就让朱允煐尴尬了,因为老朱说的这些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这也确实算得上一件比较棘手的一件事情。

别看大明朝的宗室现在是整体不闹什么事情的,就算是朱允煐当初的削藩,实际上整体也没有什么波澜,可以说绝对的风平浪静。

当然了,那也是因为削藩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老朱和大朱做主。哪怕是秦王、晋王这些当儿子、当弟弟的,只能是乖乖的听话。不要说反对了,连声埋怨都只能在心里。

只是大明朝的这些宗室,也可以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和朱允煐同年的十三叔代王朱桂仗着亲王的身份,时不时的让府衙的官丁帮他做私事。现如今宗室可以参与到一些经商的事情,朱桂也动不动就欺行霸市。

谷王朱橞呢,和老朱一样对土地无比热情。自己有了土地还不够,喜欢夺人民田地、侵吞赋税,府上的恶奴、家丁也时不时的作恶。哪怕杀了一批恶奴,谷王依然我行我素。

这大概也是因为谷王仗着自己的身份,知道洪武皇帝不可能真的重罚他,英示皇帝到底是晚辈也不好多做什么。

谷王朱橞呢,和老朱一样对土地无比热情。自己有了土地还不够,喜欢夺人民田地、侵吞赋税,府上的恶奴、家丁也时不时的作恶。哪怕杀了一批恶奴,谷王依然我行我素。

老朱在世的小儿子朱虽然只有十四岁,但是喜欢骑马奔驰于郊外、动辄袭击躲避不及的百姓。刚刚开府了,就生活纵欲而无法度,喜欢削发裸身与男女杂处无所顾忌,并以此为乐。

哪怕宗室里头也有着不少还算是贤良、比较有出息的,但是也确确实实有着那么一些看起来比较纨绔、不法的,这些也都是朱允煐感觉到比较头疼的地方。

老朱如果管教他的子孙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朱允煐到底是侄儿,哪怕年龄大也没用,辈分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他要是较真起来了,说不定好多宗室就要闹,就是什么苛待宗室。

朱允煐很清楚这些,老朱自然也明白这些,这甚至还算是比较好的一个情况了。

老朱现在还在呢,自然也就意味着他的子嗣们还有一些顾忌。可是一旦老朱不在,朱允煐面对这些叔父们可就没办法那么轻松了。

较真起来了的话也就意味着好多宗室肯定要被罚,一旦不较真那些人自然也就有恃无恐,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棘手的事情。朱允煐坐在龙椅上不假,但是也不能小看了辈分,不能忽视世俗的力量。

看到朱允煐头疼的样子,老朱也觉得无奈,“咱啊,就想着你应该管一管他们。只是到底也是咱的子嗣,是你的叔父,该手下留情的还是要手下留情。”

这一下朱允煐就无语了,也尴尬了,“祖父大人,在您老人家眼里,孙儿就是那么苛待宗室”

老朱笑而不语,他的孙儿对宗室不算差,也是考虑着宗室的未来。可是这个孙儿好些时候也是在考虑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有些时候也对宗室比较严格,而不是像老朱那样一味纵容。

朱允煐只能实话实说,“若是寻常小事,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亲亲相隐咱还算知道的,只要咱宗室不要闹的天怒人怨,咱也就不在乎。莫要说宗室了,就是勋贵乃至一些个乡绅,也不一定都是贤良,咱知道这个理。”

这绝对就是实话了,绝对的公平之类的事情,肯定是不存在的,朱允煐很清楚这个道理。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老朱自然也是心里清楚,这个世界自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公平。

年轻时的老朱可谓是嫉恶如仇,他也确实看不惯作恶的官吏。但是对于自己的子孙,老朱肯定是没办法一视同仁,老朱的各种双标操作早就不需要觉得有什么好新鲜的。

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不管是以前,或者现在。哪怕是到了几百年后,所谓的绝对公平也是不存在的事情,这也是很多人实际上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情。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在看着杂耍,朱允煐笑着说道,“这些个孩子比皇爷爷年少时强多了,衣食无忧不说,也看了人间繁华。”

老朱笑眯眯点头,感慨着说道,“这倒也是,莫要说咱的子孙了,就是这应天府的百姓也要好过不少。咱早年间打下这里的时候,应天府可不像现在这般,到处也都是饥荒的百姓。就是中秋元宵,也不敢大操大办。”

官方的力量不敢大操大办,寻常百姓就是在为了填饱肚子而挣扎,哪有什么心思去想着各种佳节呢,努力的生存下来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糖人”小小朱跑了过来,说道,“王大伴,那头有好些个糖人,都给咱买了,令人送回去。快些,咱弟弟就要长大了,肯定喜欢这些糖人。”

王承恩自然赶紧领命,买些什么糖人或者一些孩童玩具什么的,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其实这么些年下来,小小朱带回宫的民间玩具等等,也不算少。

这也算得上是有家学渊源的,小朱年幼的时候也动不动就带着一些玩具回宫给弟弟妹妹。

老朱和小朱自然也知道这些,只是笑了笑没有当回事,这些小事情就让小小朱自己做主。

王承恩也不需要亲自动手,只需要使个眼色也就行了。明里暗里的护卫可不少,自然会有人办好这些事情,皇太子交代的事情自然也不能马虎对待了。

在这样的元宵节,应天府自然也是更加的热闹,不少摊贩也是在抓紧时间努力的去赚钱。这是一个好机会,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自然也是在努力的赚钱养家呢。

想要生活的更加富足,自然也是需要更加的努力。别人可以赏花灯,有些人就要为生活奔波。

小小朱看起来对于自己的安排十分满意和期待,小家伙开开心心的奔跑在前头,带着弟弟妹妹去赏花灯、游玩。这一次的元宵佳节,可谓是十分的热闹、有趣。

热闹就好,看着这么一个国泰民安的样子,老朱和小朱自然也是更加骄傲和得意的。

开心的小小朱走在前头,意气风发,“咱要去看花灯,咱要去猜字谜。如意,你去求爹,让爹今个一定要作诗,爹最有诗才,就是喜欢藏拙、就是不想让士子以诗才入仕。”

老朱也听到了,立刻笑眯眯的说道,“垠儿说的在理,这元宵佳节的,你这个皇帝也该与民同乐。要咱说,你也该作诗。咱的诗也算不错,只是到底杀气太足,也少了些文采。你爹文章写得好,只是没甚诗才。”

看着老朱期待的眼神,朱允煐顿时头疼了,他觉得自己这是被坑的厉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好些人都觉得英示皇帝有诗才,而且是有大才。

大概这也是朱允煐咎由自取吧,谁让他随口吟诵的就是曾经流传下去的名篇,让人以为这一位只是不乐意作诗,而不是没有诗才。

唐诗宋词,名家佳作都已经流传了。而明清时期的传世佳作虽然确实少了点,但是好在还是有些的。看起来在这个元宵佳节,英示皇帝说不定就要再次当一回文抄公了。

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朱允煐好像也没太多心理障碍了,“祖父,这可难说了。辛弃疾一首青玉案元夕,后世之人还有几个敢写元宵孙儿可没那个本事,只好伤春悲秋了。等下,让垠儿帮咱写字吧。”

小小朱眼珠子乱转,写字什么的他不怕,但是能偷懒就偷懒,“爹,那可不成。咱是大丈夫,哪能伤春悲秋。要是伤春悲秋就让如意写,她的字秀气,比咱的字好看。”

朱如意眼巴巴的看着朱允煐,她的字不错,会模仿她兄长的字,几乎也可以以假乱真,也可以模仿朱允煐的字,也有些相似。

算了,朱允煐也就笑了笑,说道,“成,你不愿意写就给如意写。咱这个皇帝,再次写首诗好了,那就就此罢笔不再写诗。”

老朱笑了起来,孙儿的话他可不放在心上。只要他露出一副很期待的样子,只要孩子们在跟前求着,改写诗还是要写的,想要罢笔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永远都不存在。文網

朱允煐心情不错,只是猜灯谜这样的事情对于他来说,稍微的有点难度,这也确实不是他擅长的事情。当然老朱也是这样,他偶尔也可以做出几首锋芒毕露的诗。

但是真要说起来的话,灯谜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很陌生了。所以这一个个的还是看热闹就好,重在参与好些也没有什么坏处。

写诗什么的,对于朱允煐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猜灯谜也就可以重在参与,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考虑着与民同乐,这也是这一次出宫的乐趣所在。

皇帝也是人,尤其是老朱和朱允煐,本身也算得上是比较重视亲情的人,和家里人一起出宫游玩享受元宵佳节的乐趣,这些其实也都是很有乐趣的。

徐妙清买了一个灯笼,说道,“夫君,还请题诗。”

朱允煐哈哈一笑,说道,“垠儿要是不愿题字,那就帮咱研磨。且在旁边看着,咱现在要赋词一曲。”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能抄的诗越来越少了,以后寻常情况下不管是什么人,也都别想让英示皇帝再写诗写词了。肚子里的存货本来就不多了,得省着点用。

这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有可能的。朱允煐的存在改变了很多事,说不定有些有诗才的那些人也不会存在了。

徐妙清忍不住看了一眼朱允煐,眼里满满的都是爱慕。至于朱允熥和朱玥就是觉得理所当然了,他们的大哥一直都是这么的优秀,不管是做皇帝还是作诗,都是最厉害的。

老朱捋着胡须,更加满意了,他的孙儿就是当世人杰,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神童、天才,是一个必定青史留名的英明神武的圣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