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51 出息的子孙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作为洪武皇帝最喜欢的重孙,小小朱可以说是有恃无恐的,也是有着那么一些特殊的。

管教弟弟,那也是应该的。不要说小小朱了,大朱、小朱,在没有去朝堂观政之前,首先学习的管理,那就是要管好弟弟妹妹。

小朱特殊点,弟弟不多,但是堂弟很多。大朱的弟弟妹妹可不少,早年间老朱在外头打天下,马皇后管着后宅,弟弟妹妹很多的时候都是大朱管教着。

而现在小小朱的年龄也差不多了,可以尝试着去管管弟弟妹妹了。

老朱宠溺的看着小小朱,说道,“你祖父可没你这么好,他小时候要读书,乱糟糟的也怕咱败了。你爹小时候,天下初定不说,咱还要清理朝堂,他也不安生。还是你好,咱的意思是你到了十五,再去朝上观政。”

小朱也跟着说道,“十五差不多,到时候心性也算是定下来了。等历练个两三年也就十八了,到时候咱再给你支配点事情,你再练练手,说不准还能帮咱。”

小小朱就苦着脸了,说道,“曾祖,咱不怕做事,咱爹当皇帝处理政务就是。咱现在不想观政,咱想打仗。真要是让咱观政,还不如让咱去武苑、让咱去管着五军都督府。”

朱允煐一瞬间脸红脖子粗,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对于自家的这个嫡长子,也无话可说了。这小子看似是懂得一些事情了,可是实在是半桶水乱晃。

老朱看到朱允煐的样子,哈哈大笑说道,“这下知道咱当年是何心思了你整日在咱跟前说着没大没小的话,咱那时候也算是力壮,你和你爹整日惦记着龙椅。要不是看你们是咱的子孙,咱早就收拾你们了”

朱允煐尴尬了,强辩说道,“那是咱爹做的事情,和咱没多少干系。再者说了,也是皇爷爷给权,咱一直都很谨慎,从来都不向皇爷爷要兵权,都是你们给的咱才接着。”

“接着了就不还回来”老朱笑了起来,“你要弄市舶司,咱给了你几个水师练练手,你何时想着给咱还回来和你爹一个德行,咱给多少就接多少,也不知道该咱还回来。”

朱允煐也忍俊不禁,说道,“真要说起来,咱大明就是开了个好头,皇帝不怕太子掌权。只要再有个一两代,父子相疑这样的事情在咱大明是不会出现。”

对于朱允煐这样的说法,也是让老朱感觉到比较欣慰的,这也是他期待的一个景象。

从当初一开始就重视培养朱标,这里头确实是有着老朱的一些私心。哪怕自从大朱之后,曾经生不出儿子的老朱就好像忽然间点亮了开枝散叶的技能点一般,老朱的子女确实短时间不断增加,而且持续不断的在增加。

但是对于大朱,老朱确实也是对这个嫡长子的情感和其他子嗣不一般。但是这里头,也确实有着大朱出息,以及老朱想着要给后世子孙开一个好头的心思。

历朝历代发生过的那些父子相、手足相残的事情,也算得上是给老朱提了个醒,至尊之位实在是太让人向往,也会让很多人迷失心智、忽略亲谊。

也别说什么这对其他的子嗣不公平之类的事情,不要说现在是在天家,就是寻常人家也是一样,都是嫡长那一脉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和资源,这才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老朱来说一点都不难。他也知道这可能不是最完美的办法,但是这是皇权更替最稳妥的办法。

老朱颇为得意的说道,“咱大明朝,不需要那般。皇储之位早定,少了许多糟烂事。”

朱允煐对此很有发言权,笑着说道,“是这个理,虽说不见得就是最聪明、最有能力的那个坐了龙椅,只是也少了诸多动荡。咱小时候就明白一些理,也就是吕氏那头几个失心疯的亲戚才有些歪心思。”

老朱笑着点头,也认可这些,“早些年,吕氏是该有心思,是觉着你爹宠着她。那女人就是个没见识的蠢妇,先不说咱在不在。就算咱不再了,真要说传位给允炆,咱估摸着得先给允炆娶了徐家、冯家的媳妇,再杀了老常那一脉。”

“那可不止,咱早年间掌的水师,北巡时候的一些班底。”越说,朱允煐也觉得好笑,“现在想想,咱当太孙的时候手里头就好些个兵权,咱也没觉着忌讳,咱爹也没觉着忌讳。真要说起来,好些个军权还都是咱爹给的。”

小小朱不甘寂寞,连忙说道,“爹,咱手里头还有太子三卫,都是咱二舅、三舅轮番掌着。前些日子,曾祖还说给咱的羽林孤儿准备些位子,外头要放几个出去。”

“你曾祖哄你呢,羽林孤儿放出去,也是他们年岁到了。”朱允煐笑了起来,故意使坏说道,“等你十五六的时候,外放出去的羽林孤儿才能成你臂助。记得在家里头、在朝上得有人,在外头也得有人。这个兵权,要一直握在手里头”

老朱也杀气腾腾的说道,“垠儿是该记得这些,你爹这点就好,虽说总是假仁假义,倒是对咱大明兵卒很好。这兵权在手,这天下就乱不了。那些个读书人再聒噪,也不如刀利。”

朱允煐听不下去了,连忙说道,“皇爷爷,可莫要在垠儿跟前这般说了,这孩子本来就杀性重。外头不少人都说咱爹是披了个读书人衣裳的洪武皇帝,也有人说咱是连装个样都懒得装的小洪武。咱的儿子,估摸着也是这般。”

老朱哈哈大笑,那叫一个畅快,“就该是这个理你们是咱的子孙,是咱亲自教出来的,不像咱能像谁就是你爹倒还好,他去得早,早些年也有文名,也算宽厚。你以后啊,估摸着和咱一样,那些个史官也不知道该怎么编排咱俩。”

朱允煐就不在意,说道,“史官能说什么说你洪武皇帝对百官苛刻还是严刑峻法蒙元遗毒未除,这乱世自然该用重典说你屠戮功臣可是也不想想那些个勋贵里头,有多少个是贪赃枉法的有些人是倒了霉被杀,更多人就是该杀”

朱允煐继续滔滔不绝的说道,“真要说咱说,那些史官就是再怎么编排,也抹去不了皇爷爷这个淮西布衣一统江山的伟绩汉人江山,是咱皇爷爷再次抢回来的,这驱除鞑虏的功绩,也是任何人抹不去的”

“就是,那汉高祖还是亭长,咱曾祖就是小和尚、小乞丐”小小朱也是与有荣焉的说道,“要说南北朝倒是有出生为奴的,可是哪像咱曾祖,咱大明可是一统华夏,不像那些人就是在小地方瞎折腾要是事关乱写,咱就宰了他”

老朱虽然开心,不过还是说道,“垠儿,这天底下悠悠众口,你能全杀了读书人说几句酸话,让他说去好了,只要莫是妖言惑众就行。咱做的事情,咱心里有数。”

“就是这个理,咱早就没想过让那些儒家的读书人念着咱的好。”朱允煐满不在乎,对老朱说道,“咱大明的子民过得好,这盛世江山在,比那什么歌功颂德要强得多真要是在乎什么虚名,咱天天去泰山封禅。虽说宋时给封禅弄的不成像,咱也可以去附庸风雅。”

小小朱眼珠子一转,立刻出谋划策,“爹,你让儿子带兵,等咱达到了狼居胥山,再把爹接过去,咱们在那头也封狼居胥,可比封禅有意思多了。要咱说,前年就不该收兵,就该让咱大明的三大国公带着人马继续北伐,封狼居胥可算不得什么”

老朱和小朱对视一眼,这一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心情也有那么一点复杂了。

前年小朱刚登基的时候,傅友德、蓝玉和徐辉祖三大军头带着大军北伐,确实有着偌大的战绩。要说去追王逐北、封狼居胥,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朝廷在北边是不折不扣的大胜,让鞑靼进一步虚弱。

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么一战下来,北边五十年的安宁问题不大。大明朝迁都北平,也是更加的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了。

可是想想看小小朱这性子,还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都说朱允煐这个英示皇帝要成武皇帝,现在看起来的话,小小朱完全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门心思的当大将军、打仗呢。

太子这身份自然好,可是如果有的选的话,小小朱可能不想当朱太子,而是要当朱将军。

这孩子的心思和想法,得多关注一下才好啊,毕竟大明朝需要的是皇太子、是皇储,可不是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大将军。

要是有朱棣那样的本事,那肯定是要笑开花。实在不成朱厚照也成啊,反正大事已定就当是皇帝去玩spy,可千万不能是朱祁镇啊,要不然江山动荡可不太妙。

用完了晚膳,朱允煐也就自觉的离开了,还是回到他的春和殿更加自在。至于小小朱,他就自然而然的留宿在乾清宫,这一位也算得上是在乾清宫长大的。要不是以后肯定要迁都北平,小小朱若干年后搬回来,那也只是故地重游。

徐妙清心情不错,看到朱允煐连忙说道,“坤儿今个还醒着,倒也乖巧。”

朱允煐一下子乐了,非常开心,“那就抱过来让咱瞧瞧,咱们这个二小子,倒是能吃能睡。”

奶妈连忙将朱文坤抱了过来,好在这小子现在还不认生,虽然是被朱允煐抱着,也没哭没闹的。这也算得上是让朱允煐小小欣慰一把的,毕竟以前的朱文墐,包括朱如意,不会说话前都是朱允煐一抱就会哭的类型。

没办法,谁让他们对朱允煐比较陌生呢。朱允煐这个当爹的,带孩子的时间确实少。

逗着小儿子,朱允煐也没忘记大儿子的事情,“垠儿那头,你也该注意点。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太好武了。这段时日也是让翰林院那边在给他讲史,这小东西见识倒是多了不少,就是一门心思在惦记着打仗,这可不太好。”

虽然觉得朱允煐也是一门心思的惦记着打仗之类的事情,但是徐妙清可不敢在这些事情上和朱允煐斗嘴,她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小事情,自然需要无比的慎重。

说到底小小朱的地位不一样,这可是大明朝的皇储,关系着江山社稷。

至于自己的地位,徐妙清也心知肚明。虽然朱允煐对她很好,皇后这个六宫之主的位置也是无可动摇的。但是在大明朝,也就是孝慈皇后的地位,可以左右皇帝的意愿。

“臣妾遵旨。”徐妙清也很严肃,因为这真不是小事,“只是垠儿本身就好武,每日在演武场骑射、演练,他大半心思也都是在那边。”

朱允煐再次严肃交待着说道,“骑射演武不可荒废,就是咱再繁忙,也不是整日安坐。男儿就该有男儿气概,更何况他还是咱大明太子、咱大明未来的皇帝再者多动动,身子骨也康健。不只是垠儿要骑射,其他宗室子弟也不能只是花天酒地。”

锻炼嘛,肯定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只要不过度就好,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医学水平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而且就算是医学条件比较发达了,该锻炼也是要锻炼。

至于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一个个的看不上粗鄙武夫,觉得有失读书人的风雅。这在朱允煐看来才是笑话,也是不折不扣的欺师灭祖。

想想看那些儒生的老祖宗,孔圣人腰里的剑可不是装饰物。而现在很多的读书人,连剑都提不起来,想想看就令人心寒

孔圣人会不会对于那些不肖子孙恨铁不成钢,那是很难说的事情。对于朱允煐来说,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他只知道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这也是无比重要的大事。

尤其是在乾清宫的某一个小无赖,大明的国本,可不能忽略了对他的教育和培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