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44 最是无情帝王家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对于老朱来说,儿孙们有出息,他自然是再开心不过了。

他雄才大略,出身微末但是横扫天下。不只是驱除鞑虏了,更是将唐末就丢失的燕云十六州收复,再次完成了汉人江山的大一统,他建立了两宋不曾达到高峰。

大明江山自然是老朱难以割舍的, 这是他留给子孙后代的江山社稷。

不过这大明江山,也只能是嫡长这一脉控制着,其他的子孙基本上也就是有着一个富贵。

现如今又有两个出息的儿子在海外就要成为国主,哪怕很多地方也是老朱看不上的蛮荒之地。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有着基业之地了,这就值得骄傲了。

大明朝的亲王固然尊贵无比,可是一国之主显然不可小觑。如果只是番邦小国,老朱看不上。但是自家儿孙建立的藩国,老朱当然就要高看几眼了。

胖嘟嘟的朱高炽和看起来英武的朱孟烷入宫了,先去乾清宫。

“孙臣朱高炽拜见太上皇陛下。”

“孙臣朱孟烷拜见太上皇陛下。”

眉开眼笑的老朱抬手,说道,“都起来吧,这一路舟车劳顿的,也苦了你们。”

眼睛几乎挪不开了,老朱笑着说道,“咱记得早些年,高炽虽说有些痴肥,好歹也白净一些。这么几年没看到,咱高炽也瘦了点,黑了些。要咱说好,有些男子气概了”

朱高炽立刻恭谨回答,“孙臣不孝,经年不曾拜见皇爷爷,孙臣知罪。”

“有什么罪不罪的,又不是在朝上。”老朱笑着摆手,说道, “你们也莫要怨咱心狠, 虽说都是生在帝王家,只是这些个江山社稷不可大意。正好你爹又惦记着沙场建功,咱也就给你们弄去东瀛。现如今你们在东瀛也有基业,也能明白咱的苦心。”

朱高炽对于老朱的话,自然是稍微有着那么一些感触。比如说朱高炽也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莫要说大明江山了,就是在东瀛的那些基业,他的两个弟弟也时常有些惦记的心思。

朱高炽这些年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忙着治理打下来的基业,改善民生、收归民心。只是在他的父王眼里,长子虽然是有些本事、可以治理江山。但是到底不如老二英武,不像老二那般可以在沙场杀敌、开疆拓土。

不过好在朱高炽也明白,看似老二、老三稍微有些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但是那只是家乡,因为朱高炽更了解他们的爹,知道他们的爹心里有主见。

老二去当个大将军没问题,但是要说治理江山,显然就有些吃不消了。

更何况就算是开国了,藩国的王储、世子,这也都是需要大明朝廷册封的。很明显大明朝的一些规矩, 也是需要在东瀛那边延续下来。

比如说嫡长继承的制度, 肯定是要传下去的。老二和老三, 不出意外也就是所谓的大名。

看着朱孟烷,老朱笑着说道,“你爹出生那会儿,咱就想着给他册封去荆楚之地。你虽说也是在应天府长大,不过对荆楚也是了解些。不是咱心狠,实在是那头对大明太重要。看看你们兄长,荆湘、两湖之地,怕是用不了几年就是富庶粮仓,可比肩江南”

朱高炽和朱孟烷立刻跪下,心悦诚服的样子,“陛下声明,臣等不敢”

“有什么敢不敢的”老朱笑着开口说道,“真要说,咱也知道宗室里头好些个都说皇帝淡漠、不重亲情。都说在大明富庶之地当个王爷,远胜在蛮荒之地当个国主。咱知道,就是那些个不成器的东西,实在是没有远见。”

这些话朱高炽和朱孟烷不好接,不只是因为他们不好吐槽其他的宗室。最主要的是眼前的洪武皇帝,或者是不在这里的英示皇帝,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和他们打交道当然得小心一些。

哪怕是宗室,就算是纨绔如吴王朱允熥,也不敢是时刻撒欢,对于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这两位人间至尊,满朝文武是战战兢兢。宗室虽说不担心被杀头什么的,但是惹恼了这两位,不说生不如死吧,但是少不了被呵斥、处罚。

满朝文武是敬畏皇帝,宗室其实多少骨子里也是有着害怕龙椅上的人。因为身份敏感,因为想要继续富贵,基本上也就是需要紧跟着皇帝们的步伐,可不能出什么幺蛾子。

更何况现在的朱高炽和朱孟烷,比起寻常宗室身份更加敏感,他们很快就要成为藩国世子了。

如果说以前没有离开大明,作为宗室子弟的时候,有些时候也确实可以牢骚一下。但是现在的身份就不寻常了,这个时候要是再牢骚,说不定就引起一些纷争了。

其实朱高炽挺喜欢现在这样,去了东瀛虽说也有受到大明制约的地方。但是天高皇帝远的,在自己的地盘,可比在大明当个藩王要自在太多了。

看着朱高炽,老朱又问道,“咱早些时候也让人送了些奏报,你在那头做的倒也好。你爹的心思都是在打仗,这治家不易。咱大明开国之初国力羸弱,咱就是有雄心壮志也不成,国库空虚啊。皇帝这两年才敢用兵,也是咱大明积累了三十年才有点家底。”

朱高炽立刻心情复杂起来,因为老朱说的那些话,简直是说到了朱高炽的心坎上。

他的父亲只是在忙着打仗,是在不断的开疆拓土、攻城略地。至于说后头的后勤,或者说夺下的土地、收服的子民等等,绝大多数都是撂给朱高炽在治理。

胖嘟嘟的朱高炽觉得自己现在比起以前瘦了不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好在小时候在应天府学习,朱高炽现在勉强可以撑起来一个家业。

只是朱高炽也很担心,虽说现在是有着自己的基业,也有一些赋税等等。但是很多的物资、粮草等等,也都是需要大明的支援。皇爷爷刚才那话,难道是要断了支援

这就由不得朱高炽不多想一些事情了,虽然现在在前头的战事还算顺利,地盘也比较稳固。可是真的要失去了大明的支持,估计也就只能是固守了,只能是治理江山了,短时间里可能是真的没有太大的余力进一步的讨伐所谓天皇。

毕竟现在的大明,确实是在进行着灭国之战,高丽那边估计要花费不少力气。更何况前两年才打的鞑靼,那也是耗费了不少的国力,所以大明真的很有可能要削减一些支援了。

就在朱高炽浮想联翩的时候,老朱问道,“你们的国书可带了过来”

朱高炽连忙说道,“回皇爷爷,国书带来了,还请皇爷爷过目。”

朱孟烷也连忙掏出国书,准备递给老朱。

老朱一瞪眼,有些不高兴了,“你们两个糊涂东西,咱现在都退位了,国书你们该递给皇帝。”

朱孟烷只是低着头,而朱高炽则是心情无比复杂。

他好歹也是在凤阳府出生的,是在应天府长大的,早些年也是在大本堂读书的。可是他们这些个皇孙,和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位,大概是从出生的那一个就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和差距。

小时候的朱高炽等人还是心里不舒服,觉得皇爷爷、皇祖母偏心,因为皇爷爷和皇祖母眼里只有堂兄。那一位是在坤宁宫长大,在皇爷爷跟前也百无禁忌,甚至早早理政。

但是其他的这些皇孙们呢,见不到皇祖母不说,想要见皇爷爷一面也难。甚至为了那一位的顺利登基,皇爷爷早早退位不说,更是早早的就清理了一大堆勋贵,甚至宗室里头也有不少人需要为此让路。

只是哪怕心里想要吐槽,朱高炽和朱孟烷还是说道,“孙臣知罪”

“王叔”小小朱的声音传来,这小子直接跑进乾清宫,“父皇那头设了家宴,快点过去。父皇还说了,用完了家宴,让你们跟着他去奉先殿进香,咱也要去。”

老朱笑眯眯的,说道,“就你爹不成体统,他们两个现在过去进香,这都什么时辰了”

“什么时辰也该去”小小朱振振有词的说道,“旁的时候不好说,说不准还要按礼制来。但是奉先殿,可是供着咱朱家的列祖列宗。儿孙在外头有出息了,自然要去进香。咱爹还说了,他要去,曾祖也要去”

老朱吹胡子瞪眼,说道,“就你爹能折腾,他带着你王叔过去就是,咱去像什么话”

小小朱冲上前,拽着老朱的手说道,“自然是曾祖去,这都是曾祖的孙儿。曾祖去自然最好,让咱朱家的列祖列宗看看,不只是曾祖厉害,咱朱家儿郎都有出息”

老朱眉开眼笑的,其实小小朱的话,也算得上是说到了老朱的心坎上。只是小小朱不邀请,老朱多少是有点抹不开面子。但是小小朱都这般请求了,老朱也就只能顺水推舟了。

对于自己的丰功伟绩,老朱自然是心里有数的。而儿孙们现在也有这般出息,老朱自然也是更加的开心而骄傲了,自然可以在老祖宗面前更加得意了

朱高炽和朱孟烷内心也是十分有触动,都说他们那一位长兄最受皇爷爷宠爱,所以在皇爷爷跟前向来是没有规矩,可是皇爷爷就喜欢那一位的亲近。

而现在在看看,估摸着当初宗室里头的一些传言还是说的轻了,就皇爷爷对待皇太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端倪。那一位据称生而知之的早慧兄长虽然有些时候不守礼,不过也不会太出格。但是现在这一位皇太子,在洪武皇帝跟前是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王叔,你们快点跟上。”扶着老朱的手,小小朱催促道,“咱爹在那头等着呢,待会儿五王爷也过来,可莫要让五王爷也在那头等着。”

老朱愣了一下,问道,“让你五王爷过去作甚”

“五王爷是咱宗人府的宗人令啊,他自然得过去。”小小朱只是传话,说道,“曾祖,你若是不满意安排,你去说咱爹。咱就是跑腿的太子,做不了主。”

朱高炽低着头,其实和五叔一家,他们关系亲近,谁让五叔和他们共一个祖母。只是昨日到了应天府,也不敢去周王府问安,谁让他现在是藩国使者呢,身份更加敏感。

其实不只是朱高炽,朱孟烷也是一样,回到了王府就是闭门谢客,来者一概不见,也没有派着府上的人和亲朋故旧问个安之类的。

他们都是比较谨慎的性子,生在帝王家的话,除了极少数实在太过蠢笨的,多少对于一些事情也心里有数。尤其是这些要继承王爵、家业的,小小年纪的也会去学习一些东西。

虽然宗室里头也有不少纨绔,或者暴戾、昏聩的,只是大家也知道一些底线在哪里,也知道有些事情是最容易引起皇帝不满的,自然也就会谨慎着一些。

小小朱扶着老朱,一边走一边唠叨着,“曾祖,你是不知道咱爹多坏。咱说了今个要来看王叔,要王叔和咱说说东瀛的事。咱爹还是不答应,还要咱去听侍讲说史。他要上朝,曾祖要见王叔们都没时间,他就让二叔陪着,二叔差点没打侍讲。”

身后的朱高炽和朱孟烷听着,二叔

不对,这不是徐王朱允炆,皇太子的二叔,看起来也只能是朱允熥了。

老朱虽然是笑着,不过还是很关心,“哦你二叔为何要打侍讲”

“那侍讲说了晋篡魏,说是魏篡汉所致。”小小朱唠叨着,说道,“还说曹魏不遵礼法,自然亡了。咱二叔听不下去,要咱说那和礼法有何干洗,汉末群雄割据,那汉早就名存实亡。不是曹魏,也是刘蜀、孙吴,哪个又是汉家”

老朱笑着不说话,只是心里也打定了主意。看起来有些人是不死心,还是想着要去蛊惑皇太子。那些个读书人,就没安个好心。

眼看着英示皇帝不崇儒,这是想要在皇太子这边动心思了。

那些人就算不该死,也要重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