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42 臣,也只是臣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虚岁只有二十三岁的朱高炽,就目前来说,上半辈子几乎一直都是在不断漂泊的。

他出生在凤阳老家,其实在他七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燕王世子。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也可以说是非常受老朱喜欢的,他甚至还曾经被老朱委以重任, 让他和秦王、晋王、周王的世子一起去检阅军队。

要知道如果不是他们的那个堂哥,朱高炽等人几乎就等同于老朱最在意的孙儿了。

只是朱高炽再清楚不过,哪怕他们看起来比起其他的王兄、王弟要受重视,只是相比起他们那个皓月当空的兄长,他们好像也就只能是拿着皇爷爷偶尔的一些垂青说事了。

也只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只是因为当初他的父王就藩北平,只是因为北平要被定为下一个国都,所以燕王这个老朱曾经比较喜欢的四子,也成为了大明第一个实质上被削掉的藩王。

哪怕心里憋屈,哪怕觉得不公,但是燕王一脉上下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因为父王对于皇爷爷的一些不满,因为父王喜欢军伍,因为大明现在要在海外分封,燕王一脉甚至也只能是拖家带口的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要去开创一些基业。

哪怕有着大明朝廷的诸多支持,可是这些年来,燕王一脉在东瀛也非常辛苦。

本来好不容易才在东瀛立足,稍微的打开了一些局面。但是楚王也被分封到了东瀛,虽然没有和六叔一家冲突起来,两家也经常一起合作疯狂的打击试图反扑的东瀛倭皇,只是想要在东瀛一家独大,这也是不现实的事情了。

这一次回到大明,朱高炽要做的事情可不少,除了正式递国书想要得到大明的册封之外。实际上也是进一步的求援,既然正式的开国了,也就需要做一些君主该做的事情了。

看了一眼在旁边的堂弟朱孟烷, 朱高炽笑着问道, “孟烷,再回大明,可有什么感触”

“这一路,咱就觉着还是咱大明繁华富贵。”十九岁的朱孟烷笑着说道,“虽说咱也带去了一些大明的工匠、官吏,只是到底不如咱大明。”

朱高炽也认可这些,不过在很多的地方也是想要吐槽的。

当年一起东渡东瀛的人马中,很多都是来自燕王三卫,就像六叔去东瀛的时候也带着楚王三卫,也带着不少工匠、官吏等等。但是现实来说,就是这些工匠,也是要被朝廷限制的。

只能说他们的那个堂兄实在是太有心机了,扶植大明宗室在海外开国不假,也是给钱、给人马、给军械。但是很多的时候,都是将一些高超的技艺牢牢的控制在大明。

比那些藩国蛮夷的技术要先进,整体的军备也更加强大。可是比起大明,明显是要差一点,很多都是大明已经淘汰的军械等等。最重要的是只授人以鱼,根本不授人以渔。

大明,一直都是用各种方式控制着这些看似要脱离的藩国。

朱高炽心情不是特别愉快, 因为哪怕燕王藩国看起来发展不错,从大明带来的诸多先进的技艺、工匠,看起来也可以有着一定的心理优势。不过那些,始终也只是和东瀛蛮夷相比。

朱高炽和朱孟烷,他们现在不只是两个藩国的世子,更是大明的宗室子弟,这也使得他们的身份看起来也是有那么一些敏感的。

就像这一次他们的仪仗,让不少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们颇为苦恼。

如果按照藩国使者的仪仗,这简直就是直接将燕王和楚王开除宗籍。到那时候,说不定就要被太上皇和皇帝责怪,落得一个挑拨天家亲情的罪名了。

只是如果按照亲王世子的仪仗来,这显然也不太行。因为朱高炽和朱孟烷来到应天府,这也是带来了国书,这是海外藩国来请求朝廷册封,这自然不是什么小事情了。

尤其是对于很多文人来说,外国来朝这样的事情,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盛事,绝对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这也是国力的体现。

所以这件事情对于不少官员来说,也是有些左右为难的,他们实际上也不敢轻易的作出决断,还是需要英示皇帝做出决断,这样才可以让很多官员不犯什么错误。

英示皇帝的决断也很简单,朱高炽和朱孟烷虽然是藩国使者,但是现在大明还没有给他们正式册封。

最重要的是就算他们开国了、册封了,依然是大明的宗室,自然也就是要按照大明的宗室待遇来了,这是原则问题。

还算庞大的队伍在朝着应天府不断靠近,朱高炽的心情也越来越复杂了。因为他是在应天府长大的,他在这里也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随着两位亲王世子越来越靠近应天府,他们也慢慢的看到了远处的庞大的队伍,旌旗招展不说,那些将士们一个个的看起来也都是无比的武威强壮。

就在朱高炽和朱孟烷准备开始加快速度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股烟尘,一队人马快速的靠近。

当先的是身穿亲王冠冕的朱允熥,这也是大明朝的亲王。只比朱高炽小三个月,但是要比朱孟烷大四岁。

“王兄。”朱允熥坐在马背上拱了拱手,说道,“太子殿下出城十里,只是咱也莫要急着过去,慢慢走就是。王兄和王弟,先沐浴更衣吧,换上朝服、整理仪仗。”

朱高炽自然是连忙领命,因为从东瀛到釜山,从釜山到天津卫,这一路走来也确实舟车劳顿。从天津一路陆路走到应天府,也算得上是风尘仆仆的,哪怕此前稍微做了一些休整,只是大家也都是有些歪歪斜斜了,有些狼狈。

虽然这是一路在赶路,但是对于这些王孙贵族来说,他们也不需要担心一些事情。

尤其是这些人到底是要入朝的,很多的时候大家也都是要准备的周全一点。比如说什么朝服等等,肯定也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可不能马虎大意。

朱允熥心情不错,在朱高炽净面的时候,他问道,“王兄,咱此前听说东瀛女子颇为温顺。这一趟过来,也没说给皇兄进贡几个夷女。”

旁边的朱孟烷抢先说道,“王兄,若是真的进贡夷女,皇帝陛下怕是要着挠了。你若是想要夷女,咱这里倒是可以给你弄些个夷女过来。东瀛女子倒是温顺不假,好些个名门世家的也是熟读经纶。”

朱允熥瞬间无语,连忙拒绝说道,“那还是算了,咱就是喜欢个新鲜的好颜色,真若是什么才女,咱可就看不上了。”

想想看朱允熥的性格,朱高炽和朱孟烷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一位吴王殿下自小就是不爱读书的。当初差不多大年龄的皇孙们在大本堂,这一位经常就是呼呼大睡,或者是干脆装病不去。

朱允熥也确实不在意,笑嘻嘻说道,“真要是咱说,咱还是喜欢新罗婢,喜欢高丽的那些女子。这一趟大军在高丽,听说好些个高丽王孙贵族、什么两班,一个个的也都沦落了。”

只能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先不说高丽那边这些年王朝更替,也包括很多的争权夺利、站队,也可能会让原本高高在上的贵族瞬间被打落尘埃,曾经锦衣玉食的公子、小姐,说不定也就要为奴为婢了。

这没有什么好新鲜的,对于这些事情,朱高炽和朱孟烷更是心里有些感受,因为他们在东瀛没少做这些事情,没少看到这一幕。

毕竟在东瀛建立基业,很明显也是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格局。虽然也需要一些当地人的扶持,只是很多的时候也都是需要将原本的一些势力给清除,这个时候可不能有什么妇人之仁。

在这些天潢贵胄在准备的时候,仪仗这边也都是在赶紧准备,不说和京营将士、天子亲军相提并论,也不能丢了气度。

小小朱这个时候就是非常淡定的,一身太子冠冕的小小朱静静的站在庞大仪仗的最前头,这些事情让他出面,实际上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只是普通的藩国使者,肯定是不会让小小朱出面,鸿胪寺那边出些官员就是。甚至很有可能,那些个官员们的品级也未必会太高。

但是朱高炽和朱孟烷的身份到底不一样,也不能是将他们完全当做藩国使者。尤其是考虑到他们现在还在海外打拼,这个时候让皇太子出面,也算得上是抚慰一下这些宗室子弟了。

谁让小小朱的辈分小呢,自然不存在是他的曾祖出来,父皇也不可能亲自出来,那也就只能是小小朱这个晚辈了。

常茂全身甲胄,上前几步轻声说道,“殿下,燕王世子、楚王世子过来了。”

小小朱淡定的点头,说道,“行了,令宗室子弟上前吧。曾祖可是说了,城外可以叙亲谊,入了皇城就不成了。”

其实秦王朱尚炳、晋王朱济熺、徐王朱允炆都是比较心情激动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和朱高炽差不多年龄。最重要的是当初他们一起在大本堂读书,所以说这些人还是有些手足情深的。

朱高炽去了东瀛好些年,他们已经好久没见了。现在也可以说是物是人非了,以前的朱尚炳、朱济熺已经从亲王世子承袭了亲王王位。曾经有着一些小心思的朱允炆,更是老老实实的当着他的大明徐王。

这就是真正的物是人非吧,曾经在一起读书的少年们,一个个的也都已经长大成年了,有着自己的子嗣、家庭,也有着一些截然不同的身份了。或许他们,现在也没了小时候的那么单纯。

只能说这一次给朱高炽、朱孟烷的待遇,这还是比较高的。这些和他们同辈的兄弟大部分都过来了,晚辈里头更是有着小小朱这个皇太子,简直就是超乎规格了。

看着缓缓行驶而来的仪仗队伍,小小朱更是淡定无比。他可是见过大世面的,天子的仪仗都看到了无数次,也好些次去三大营或者一些卫所巡视,这点小场面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

朱高炽和朱孟烷也是心里有数的,别看现在好像是有着非常高规格的仪式,但是那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现在是藩国使者,也是因为燕王和楚王配合着英示皇帝的一些海外封王的国策。

这些待遇,不见得就是真的对朱高炽等人的重视,这些事情其实也是做给外人看的,这一点朱高炽和朱孟烷也都是心里有数了。

自视甚高等等,朱高炽和朱孟烷自然不会。不要说自小就比较聪慧、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的朱高炽了,就算是朱孟烷也都是有着一定的心机和城府。

他可是楚王的第三子,好在他的母亲是定远侯王弼之女、楚王妃,虽然是嫡子,但是前头一度也是有着两个兄长,一度也是可以稍稍威胁朱孟烷的地位。

所谓的谨慎好学等等,有些时候不只是自己的性格,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去承袭王位、确保自己的地位。

不要说皇位了,就算是王位、公侯爵位,也可以使得兄弟反目、自相残杀,这也都是这些很多的贵族子弟一个个的都需要明白的,也都是需要经历这一切的。

“臣燕王世子朱高炽,拜见皇太子殿下。”

“臣楚王世子朱孟烷,拜见皇太子殿下。”

朱高炽和朱孟烷态度端正,哪怕他们看似很快就有机会成为海外藩国的世子了。但是他们更加清楚大明的实力,既然大明可以扶植两个藩国,也可以掀翻两个藩国。

小小朱好像很是惶恐,只是在朱高炽和朱孟烷行礼后才慌忙说道,“王叔,莫要折煞侄儿”

看看,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教出来的太子,很多的时候还是很有心机的。小小年龄的,对于一些事情也可以说是非常敏感的。

有些事情,表面文章还是需要做一做的,这也是明确君臣的地位,这些事情也是从来都不能马虎的。

不要说这只是宗室、堂亲,有些时候甚至是真正的至亲兄弟、骨肉亲族,为了一些位置也可以毫不留情的自相残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