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754 每个人都有理想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作为中山王徐达的幼子、作为太子的小舅,徐增寿自然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更何况家里这些年的家教还算严,大哥这些年也没少提点他,所以这个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事情,知道自己现在也是肩负重任。

在文华殿,小小朱坐在椅子上,“小舅,父皇和母后从内帑调拨白银十五万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些都是要用作修筑黄河大堤,万万不可有任何疏忽。”

“殿下大可放心,臣定当尽忠职守。”徐增寿严肃无比的开口说道,“臣亲自押送白银,清点后方可入库。臣也会和少师商讨”

小小朱立刻纠正,对徐增寿说道,“小舅,这一趟你去了开封,可不是让你和少师商讨。虽说品阶上你要高一点,只是治理黄淮的事情,还是少师为主。”

少师,自然也就是严震直了,虽说他现在卸去了工部尚书的身份,但是作为三孤之一的少师,这也是无比的风光,这样的一个身份更是无比显赫,是无数文官的梦想。

毕竟如今还是有着一些武强文弱,文官的地位不算高。三公这是武勋集团的保留地,三孤其实也都是一些文官的终极梦想乐,这样的虚衔,实际上也是朝臣的极限了。

严震直看似远离了朝廷中枢,似乎是有那么点开始缺少了实际的权力,但是很多的事情也不能只是看看表面而已。

严震直一直都是皇帝的心腹,治理黄淮更是了不得的大事,严震直要是办成了这件事情,那必然是利国利民,也必然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看似吃力不讨好,只是对于有些追求的人来说,严震直现在做的事情,那也是他们的一个终极梦想了。毕竟有的人不只是想着荣华富贵,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负。

看着徐增寿,小小朱继续说道,“这一趟你带着一些勋卫过去,也要好好历练那些人。一个个的都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这些人也是该好好的收拾收拾了。”

徐增寿自然也明白,果断说道,“殿下放心,臣必然好好操练他们一番就是。”

“颍国公家的傅让,你就该好好的操练他。”小小朱很肯定的说道,“还有咱那几个表叔,也跟着一起过去。不说他们要有大用,也该历练一番,方好为父皇办事。”

这一下徐增寿的表情就有些苦了,很多的事情他其实也心里明白,只是这一次带过去的一些人,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是真的不容易对付啊。

别人可能会让着颍国公傅友德的幼子傅让,但是徐增寿可不会客气。说到底就是颍国公傅友德这些年也确实势头很猛,也确实无比风光,但是相比起中山王徐达,那肯定还是要差点。

再者说了,除了父亲的荣光和功勋之外,徐增寿也很清楚他的家世,那也是傅家比不了的。

傅友德的长子是驸马都尉,他的女儿许配了皇帝的堂弟、现如今的晋王朱济熺。

但是那又如何呢,徐增寿的外甥是皇太子,他的妹妹是当今皇后,这个身份就足以说明很多的事情了。徐家真正的对手,从来都只是常家,要不是因为当今天子有常家的关系,徐家也是一直都可以压制着常家的。

其他武勋,那都是不被看在眼里的,不是当年跟着中山王的手下将校,就是跟着徐辉祖的将领。

武勋人家不需要在意,主要还是那些外戚。比如说宁国长公主、安庆长公主的子嗣,那都是皇帝的表弟,皇帝也一直和他的两位皇姑亲近,那几位可是不好招惹的。

看着徐增寿,小小朱就说道,“真要是表叔闹事,就让人给送回来。咱觉得没事,咱的表叔都算是识大体的,想来也不至于闹出事端。最多就是不知民间疾苦,多少有点纨绔。”

这些个事情,也就是小小朱可以这么说而已,徐增寿可不敢评价。或者他觉得他所认知的一些事情,实际上和太子殿下看到的事情,还是有那么点小小的出入。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皇帝、太子跟前,大家伙多少也都是要收敛一些,要好好表现。

小小朱继续说道,“小舅,修筑黄河大堤的事情可不能马虎了,你就在那边一段时间。就算没办法封侯,以后也好办事,咱家的舅舅凭啥不能都封侯”

提起这件事情,徐增寿就羡慕的要流眼泪了,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常家那边,常茂承袭爵位,这没什么好说的。常升和常森早年修筑釜山三卫,在依山岛对马岛筑城,所以一个是釜山侯,一个是依山侯。

其实谁都清楚,他们就算有军功,那也是非常有限。可是皇帝还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给他们封侯,因为程序上没问题,常家兄弟也确实有着军功。

至于自家的二哥徐膺绪,前几年在漠北大战虽然因此伤残,可是也得到了一个开元侯的爵位。对于这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徐膺绪也是觉得无比荣耀的,伤残也是值得的。

现在家里头,也就是他现在没有爵位,哪怕身上有着左都督的职务,但是相比起侯爵可不算什么。这样的身份,实际上也就是虚衔。

对于徐增寿来说,他现在就是在惦记着能够封侯,这么些年他也是在不断的奔走,不断的完成着一些任务,自然也就是要惦记着封侯。

他也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不对,他的优势自然就是自己的家世,所以要是封侯的话,门槛肯定是要低一点。只要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封侯了。

父子兄弟皆封侯,这样的事情在大明朝也不稀罕,一门一公三侯的也不是没有。所以常家也好,徐家也罢,看起来是显赫无比,不过这样的事情也不需要觉得稀罕,只要有军功就好说。

小小朱的御下之道还是有的,哪怕徐增寿是他的舅舅,可是小小朱也不觉得这些个事情就是只论亲谊。君臣之别,这些事情肯定也都是有的,小小朱对于这些事情也越来越有清晰的认知。

在徐增寿明白了自己该做些什么之后,小小朱也不打算继续坐在文华殿了。

这是一转身,直奔武英殿而去,这孩子也算是有些分寸,让人去传禀一声,没有直接闯入。

“打发你小舅了”朱允煐露出笑容,问道,“可是按照咱教你说的那些去做”

小小朱自然的帮着朱允煐理着奏折,说道,“多半都是按照父皇教的去说,小舅也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该如何去做。”

朱允煐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那就好,他确实是个聪明人,知道该做些什么。回头让你娘和你姑祖母说一声,你的那些表叔也是要历练一下了。”

“小舅就怕咱的那几个表叔,谁敢招惹他们。”小小朱就嘟囔着说道,“几个表叔的名字大半都是你起的,你待他们也都亲厚。武勋人家的打了就打了、罚了就罚了,那几个表叔可不好招惹。”

朱允煐也忍不住乐了起来,说道,“也就是梅家的还成,其他几个倒是和你二叔多少有些像。以后啊,这几个八成也是靠不住。”

说着这些,朱允煐将两份奏折抽了出来,“拿回去,让你娘好好和你说道说道。到时候再写一封奏疏过来,明日就给送过来。”

小小朱自然也明白,这就是他的课业了,皇太子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的。

小小朱这就离开了武英殿,他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很多的事情他也都是心里有数的。到底是老朱和朱允煐教育长大的,虽说手段还有点稚嫩,见识和心机也不算够,不过比起差不多年龄的孩子来说,小小朱就算是有心计和手段了。

最主要的是这孩子虽说有些胆大,不过也确确实实有着那么一些分寸,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恃宠而骄之类的事情,就算是有那么一些,不过也不算是多么过分。

对于小小朱这样的表现,朱允煐也是非常骄傲的,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这就是最好的皇太子的表现。皇太子该有权、有声望,只是也不该是没有分寸。

就算是朱允煐当年,也没有肆意妄为,也是做些分寸之内的事情。

包括当年的大朱,哪怕地位超然,可是他也不会去做些过分的事情,他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看到小小朱离开,朱允煐对王承恩说道,“去给徐增寿传个话,历练一下那些武勋就好。好些纨绔就该吃吃苦,那些有上进心的,让他们也做些事情。不要整日就是在宫里守个城墙就好,朕最不缺的就是这些护卫,朕缺的是办事的人。”

王承恩自然也明白,立刻就去传达旨意,他大概也多少明白点皇帝的心意。

这些年也确实是有着那么一些太平了,在江南繁华之地,也多少也是消磨人的斗志。要说吃喝玩乐这一套,世家子弟可能更加擅长了,他们可是非常懂得享受。

哪怕是武勋人家的,虽然也确实还有那么一些个看起来比较上进的,但是整体风气来说,也确实有着一些享乐之风了,是该好好的整治一番了。

还是继续做好一个皇帝的本职工作就好,朱允煐现如今也需要好好的处理一些政事了。这些事情闲不下来的,不管是大大小小的事情,实际上朱允煐都要好好的处理才行。

王承恩很快也回来了,喜滋滋的说道,“陛下,宋忠在外头求见。”

“看你这样子,该是知道何事了”朱允煐也来了兴趣,笑着问道,“说说,到底是何事。”

王承恩也知道卖乖,说道,“奴婢也就是瞎琢磨,只是看着宋忠面有喜色,奴婢哪敢多问啊。”

这些也算得上有着分寸了,虽然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也算得上跟前人。只是王承恩知道该问的就问,不该说的就不说。好奇心太重,或者保守不住秘密,那就是一切皆休了。

既然王承恩看起来也不知道,那就不要多问了。反正也没什么好好奇的,很快就可以直接知道答案,直接让宋忠过来奏报,这也就足够了。

宋忠喜滋滋的,入殿后立刻跪下,“陛下,大捷马三宝于旧港用计设伏,大破海匪陈祖义。擒得陈祖义等人,正押送入京”

朱允煐一听这个,也瞬间开心起来了,“哦那还真的是个好事,这么些年朕的船队,除了遇到风浪翻覆的,也就算这伙海匪为祸了。好,这是个好事”

这件事情确实是好事,朱允煐也确实觉得值得好好的庆祝一下。

当然陈祖义的分量也算不上特别重,起码明面上就是这样,这也就是个海盗,哪怕实力比较出色,看起来也不值得皇帝更多的去关注。

所以心里偷着乐也就行了,要是搞得兴师动众,那就是太给陈祖义面子了,那就显得朝廷有那么点掉价了。这样的事情,朱允煐肯定是不太乐意去做的。

维护朝廷的体面,这些也都是他应该做的,这些甚至也可以说是需要以身作则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陈祖义这个海盗确实是有些实力,剿灭了这伙海盗,必然是让大明朝的商船船队有着更多的安全保障,陈祖义这个海盗也确实该死。

只是如何去用陈祖义这个海盗的性命去震慑一些人,那就是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就算是一个必死之人,也是有着那么一些价值的,必然是要利益最大化了。

朱允煐想了想,说道,“朕记得应天府还有不少番国使者,让他们去看看就好。”

陈祖义这个海盗在南洋的名声不小,本来就是让南洋诸国无可奈何。那就让陈祖义的死,稍微震慑一下南洋吧,哪怕这些只是一些使者,也可以稍微震慑一下。

这些事情,也是朱允煐觉得自己应该做的,陈祖义上不得台面,也必然要有一定的价值。

杀鸡儆猴,那也是可以有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