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20 刁状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朱允煐小睡了半个多时辰,看似时间不太久,但是也不算少了。这么一觉睡醒,朱允煐也精神了不少。哪怕他知道自己这段时间也不是特别累,不过也确实需要稍微休息一下。

看到还在呼呼大睡的朱允熥,朱允煐轻声说道,“吴王这次办差得力, 他回去的时候,赐他白银千两。咱记得埂儿喜欢玩,记得给他带些东西回去,赐他一件新衣、一匹御马吧。”

王承恩自然记下来,先不要说陛下本来就偏宠吴王。就是这次吴王劝着陛下休息,这也有功。所以这么些赏赐,在王承恩看来也是更加理所应当了。

王承恩小声说道, “陛下, 吴王妃那边, 是不是要赐套首饰”

朱允煐想了想,谁让他到底是哥哥呢,“你不说咱差点忘了,赐她一套首饰吧。”

王承恩也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其实老朱家的都是一个德行。不管是洪武皇帝还是追封的孝康皇帝,实际上都是一模一样的德行。吴王妃,看似是吴王妻子,只是哪怕他们感情很好。但是在老朱家的当家人眼里,只是半个家里人。

其实吴王那头不见得就是缺少一些首饰,只是宫里赐下去的,当然是御制的。哪怕规格肯定是要降一点,但是在明眼人眼里,也都是清楚的可以知道那些首饰的出处。

就像朱允熥一样, 浑身上下有些时候看起来不是什么最贵的。可是他呢, 身上那些可都是御赐的,甚至有些时候一些人觉得吴王府里还有一些超出规格的。但是没办法, 那都是皇帝赏赐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继续准备办公的朱允煐想起来什么, 说道,“召蒋瓛入宫。”

对于这个东厂的大档头,朱允煐觉得有点不满意了。虽说蒋瓛看似能力不错,基本上也是将东厂的班底给搭了起来,限制、削弱了一些锦衣卫。只是朱允煐也不只是要求东厂限制锦衣卫,他更加需要东厂能做事。

可是这个东厂倒好,文武百官开始对青楼画舫感兴趣了,东厂那边还没太多消息。这居然还要微服私访的吴王殿下带来消息,这实在是让朱允煐有些不高兴了。

王承恩半点都没有什么心虚,谁让他现在不用去管东厂呢。他对成为东厂的提督不感兴趣,但是他也知道陛下对于东厂的重视。看起来这一次,还真的是蒋瓛办事不利了。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明明应该是东厂去办的事情,现在居然变成了吴王来做了。以王承恩对皇帝的了解,蒋瓛这要是不挨训那才是怪事,说不定还是要被小小的敲打一番。

在朱允煐批阅奏折的时候,得到了通传的蒋瓛进了武英殿, “臣蒋瓛,拜见陛下。”

朱允煐头也不抬,也不说话, 只是继续批阅着奏折。这也使得蒋瓛好似明白了什么,他其实也想要努力的去知道皇帝身边的一些事情,但是哪怕他是东厂的大档头,也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在皇帝身边刺探,那是取死之道。

肯定是什么事情让皇帝不满意了,所以才会被皇帝直接无视。

这一下,蒋瓛觉得自己是罪臣了,他心思急转,在想着自己最近到底是什么地方做的不错。他也觉得很可惜,要是王承恩此前能稍微透漏一点消息,也可以想办法应对一番啊。

只是跪伏在地,现在的蒋瓛也有些度日如年,现在多少也是感觉到有些战战兢兢了。他很清楚,坐在龙椅上的这一位,从来都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物。

尤其是他们这些职位的,看起来位高权重,只是这些人也是最容易被卸磨杀驴的。

当初的毛骧那般风光,可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死在了东瀛。知道的人是明白毛骧没有被杀,可是最后的那几年,毛骧何尝不是一种被发配,只是戴罪立功可以保全家人呢。

自己这个作为毛骧后的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就是因为孝康皇帝不在,立刻被原本看不上眼的宋忠给取代。要不是还有点能力、要不是还因为要建东厂,说不定早就被闲置,甚至是为了保守一些秘密,要被人给灭了口。

朱允煐缓缓抬起头,说道,“东厂,本该是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满朝文武,也多有说朕喜欢厂卫。天子耳目、天子鹰犬,何时成了百官庇护者何时,咱的厂卫也开始学会了欺瞒于朕”

蒋瓛毛骨悚然,大惊失色连忙辩解,“陛下,臣不敢”

“不敢”朱允煐冷笑,说道,“那爱卿告诉朕,东厂现在在做些什么朕的六部尚书今日里见了谁,咱的九卿下差后有何安排再来告诉咱,京里三品官,近些时日可有娶妻纳妾的,可有人去了青楼画舫春宵一刻”

蒋瓛楞了一下,皇帝问的这些事情,实际上也确实应该是东厂的职责。其实这些事情,以前都是锦衣卫在做的。

只是当年陛下设立东厂,就是削弱了一些锦衣卫的职权,一个在内一个在外。这个在外,不只是锦衣卫要负责刺探大明周边藩国军情或者民生等等,也包括不在京的地方官。

而东厂虽然也想着要扩大职权,但是他们的主要工作,确实也是紧盯着京官,以及要去监视市舶司、银行的事情,这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要说六部尚书见了谁,蒋瓛自然心里有数。可是要说九卿下差后做了些什么,蒋瓛觉得问题也不大。甚至三品官娶妻纳妾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也都是记录在案的,这真的不难。

可是要说有些人的私人生活,蒋瓛感觉到自己好像掌握的信心不够全面。他其实也知道一些官员私下里去青楼,甚至知道有些官员有些风流轶事,但是这显然不能让皇帝感兴趣。

皇帝根本不在意哪些人去了青楼,对于那些所谓的风流轶事更是半点都不感兴趣。

皇帝在意的,显然就是大明的这些官员,是不是真的腐化堕落了。尤其是联想到陛下在整顿吏治,这就更加能说明问题了。

看了一眼蒋瓛,朱允煐面无表情的说道,“领二十军棍,滚吧。”

该赏赐的时候朱允煐不会小气,可是办砸了差事就要受罚,至于说想要仗着曾经的功劳高枕无忧,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皇帝可不是那么仁善的性子。

对于蒋瓛来说,挨一顿军棍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这甚至是让他松了口气。这要是挨了打,这件事情实际上看起来也就过去了,陛下也算得上是饶了他,这只是小惩大诫而已。

但是蒋瓛更加清楚,这不代表他已经安全过关了。他很清楚,挨完了这顿打之后,那就需要立刻专心的去办事,甚至是要立刻着手调查一些事情,绝对不能有半点耽搁。

要不然下一次就不只是挨顿军棍的事情了,再有下一次的话那就真的是办事不利,说不定就要被彻彻底底的赶出权力中心,乃至于被杀鸡儆猴。

就在蒋瓛被拖完午门的时候,睡醒的吴王殿下一摇三晃,他忽然乐了,“大伴,这家伙又犯事了”

监刑的王承恩解释着说道,“办事不利,被陛下责罚了。”

“咱见不得血腥、听不得哭号。”朱允熥也不在意,只是嘿嘿笑着说道,“不过咱倒是乐意看着东厂吃瘪,这些人倒是有些张扬了。”

蒋瓛心里更是一惊,虽然不少厂卫也是要监督宗室。甚至就算是吴王那头,吴王府邸里也是有东厂、锦衣卫的人。但是天地良心,谁敢告吴王的刁状啊,谁敢惹这么个特殊的存在啊。

回去得再查查,看看到底是谁惹了吴王。绝对,绝对要提前解除隐患,可不能让吴王殿下在皇帝陛下跟前告状,要不然真的就是永无翻身之地了。

很明显朱允熥也不知道自己的随口之言将东厂的管事人给吓唬的不轻,就算他知道了实际上也不会特别的在意。朱允熥就是这么的有恃无恐,谁让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呢。

要说朱允熥不知道府里有厂卫的人那才有鬼,有些事情他心里清楚,其他的宗室也很清楚,甚至满朝文武都很清楚这些事情。

只是大家只要不是那种心里有鬼的,也不会刻意的去查一些事情。要不然的话,那不是自证清白,那是自找麻烦,谁让大家的身份都是比较特殊呢,自然也就要接受这样的现实。

大摇大摆的吴王殿下身后跟着小太监、护卫,捧着一大堆皇帝的赏赐。只要吴王入宫,十次里头五次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至于说告了刁状也好,是忠心为国也罢,朱允熥可不在乎那些事情,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得罪人的事情,朱允熥更加不需要在意。因为他是大明的吴王,最主要的还是他知道皇兄对他的信任,他也敢保证自己是绝对忠诚的

查吧,好好的查一查,看看到底谁才是忠臣、谁才是真正的德行不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