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31 没办法淡定

书名: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对于文武百官来说,早朝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之一,很多官员想要上朝都没有这样的资格呢。

作为如今在应天府的武勋之首,常茂松松垮垮的站在最前头,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其他武勋闲聊着。

大家聊的话题会比较多,比如说高丽那边的战事基本上到了尾声。这可能意味着一些武勋得到功勋,或者是受封国公、侯爵,也有可能因为贻误战机等等导致削爵。

或者大家也是在聊着西北那边,梁国公蓝玉在西北练兵许久了。大家伙眼巴巴的还在望着呢,没有赶上高丽的战事,绝对不能错过西北的战事啊。

东边的东瀛、高丽打下来了,很多人有着足够的功勋。北边也不用多说,早年的北伐等等,使得蒙元、鞑靼这些势力被一扫而空,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实力了,很多人立了大功,也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再难有新功了。

现在大家都是在眼巴巴的望着西北呢,瓦剌那边的实力还是挺强大的,大家也都看得出来英示皇帝对于完整的拿下西域有着很多的期许,这自然也就是意味着偌大的功勋啊。

东瀛也好、高丽也罢,攻灭这些国家自然是有功劳的。但是相比起瓦剌、鞑靼等等,高丽和东瀛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常茂在打着哈哈,当年打鞑靼的时候,大明军方的三大支柱齐出,自然是因为鞑靼实力强大,这些蒙元余孽也是大明朝的心腹大患,是必须要解决的。

现在的高丽呢,傅友德和徐辉祖过去也就足够了,哪怕高丽有一定实力,但是也挡不住大明朝的天兵。

不出意外的话,打瓦剌的时候,就是以蓝玉为主、徐辉祖为辅了,这也就意味着常系一脉有机会再次展现出自己的力量了,不会继续被闲置了。

别看常茂总是一副不关心朝堂的样子,可是好歹也是开平王府的话事人,是英示皇帝的亲舅舅。常茂也不可能允许傅友德快速爬升,乃至后来居上。同样,作为武勋两大山头的话事人之一,常茂也不会允许徐系进一步壮大。

常茂不会搞那些阴谋诡计,他知道那些也是英示皇帝不会允许的。武勋,还是要靠军功说话,限制徐辉祖、傅友德,最好的做法就是常系一脉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战功就好。

接下来要是对瓦剌用兵,自然也就意味着常系必须要把握住机会,绝对不能再次成为看客。

大明朝开国三十余年了,很多的规矩也是在不断的完善。武勋这边就算是在闲聊,也不是乱糟糟的,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影响。

虽然依然看不上文官集团,只是一些武勋也能够感觉到现在的文官集团的力量在壮大,不是开国之初可以轻松碾压的软弱文官了,不能动不动就讽刺甚至恼羞成怒之下饱以老拳了。

虎视眈眈的监察御史就在旁边记录着、观察着,一旦有文武百官失仪,他们肯定会记录下来,肯定也会奏报给陛下。

相比起武勋集团,文官集团这边看起来还是要规矩不少。虽说也有一些人在小声的交流,不过基本上也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不会轻易的离开自己的位次。

练子宁在闭目养神,他知道自己接下来会做些什么。所以在排班的时候,他也没有和郁新搭话,也没必要搭话。

大家对于练子宁这样的态度也不以为意,练子宁大部分时间就是这个样子,他的位置也早就确定了练子宁的行事做派会有着那么一些格格不入。

看起来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大家似乎也都不认为接下来会有太大的事情发生,毕竟这些天好像也没有多少大事发生,大家自然也就是整体来说比较放松。

虽说高丽那边的战事很快就要终了,不过到底还没有终了,自然也就意味着可以讨论,但是不值得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讨论。

琉球的中山国国主即将入朝,但是也没有入朝,很多的事情也都拟好了章程,很多人也都知道接下来也就是程序而已。这些自然也就意味着按部就班就行了,现在没必要再起波澜。

至于说工部尚书闲不住打算去治理黄淮,虽然小道消息很多,不少人也都觉得这件事情很有可能也是真的。但是现在还没有摆在台面上,这也就意味着大家可以讨论,但是没必要在明面上多讨论。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今天的早朝,好像也没有特别多的大事,大家按照往常一般来说就好,没什么好担心、好在意的。

很多人也都不知道一些事情,只是当文武百官列队走向奉天殿的时候,好像终于意识到了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了。

周王殿下居然来了,一身朝服的周王殿下居然出现在朝堂上,这显然也就有些让人意外了。毕竟这是皇帝陛下的叔父,是宗人府的宗人令,这也就意味着周王殿下一旦出现在朝堂,肯定是有一些事情会发生。jujiáy

郁新忽然心里一跳,或许是因为心虚,也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所以在看到了朱橚的时候,肯定会忍不住多想一些事情,本能的也觉得朱橚上朝可能与他有关。

郁新这个时候在想些什么,这自然也和朱橚没有什么关系。他只知道自己要做好一些事情就行,谁让他是周王呢,谁让他是大明朝的宗人令呢,这都是他的责任啊,哪怕他也是无心政事的。

说到底也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旨意,这些也就意味着朱橚这个时候也都需要办事靠谱一点。他是皇帝陛下的叔父不假,绝大多数时候也是得到了优待。

只是这也就意味着在有些时候,朱橚也需要承担起来自己的责任,他的身份带来的责任。

朱橚在想些什么,或者郁新在想些什么,包括那些个文武百官这个时候有什么心思,这基本上和朱允煐看起来没有太多的关系。

朱允煐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很多的事情按照他的预期来进行就好,他设定好了剧本、故事走向,这也就差不多了。只要确保剧情继续下去就好,也不需要在意一些可能的小意外。

更何况以朱允煐对于朝堂的掌控,他也不觉得会有太多的意外,他有足够的把握确定很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一些预期来进行。

在三声鸣鞭后,文武百官进入奉天殿,按照自己的品级官位站好,现在只需要等待着皇帝上朝就好。

朱允煐大步走向龙椅,在百官行礼后,朱允煐直接看向朱橚,“五皇叔今日上朝,可是有事”

朱允煐这是直接开口,但是大家也都不觉得奇怪。周王来上朝,这也不算是多么稀罕的事情,大明朝偶尔也是有着一些亲王上朝的,只不过频率不算特别高而已。

但是既然这些亲王来上朝了,自然也就意味着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所以不要说皇帝现在表现的比较好奇了,就算是很多的文武百官,这个时候也都是比较好奇的。

对于朱允煐的揣着明白装湖涂,朱橚自然也只是在心里吐槽了,他还是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也知道有那么一些事情确实是需要做好。

出班的朱橚看着朱允煐,表情严肃的说道,“回陛下,臣今日入朝,只为弹劾户部尚书郁新。”

随着朱橚的话刚刚说完,这一下也引起了不少文武百官的意外,甚至有着那么一些小声的议论,大家没有想到周王这刚刚上朝就带来了这么重磅的消息。

郁新,那可是户部尚书、两朝老臣,也可以说颇有官声。这绝对是朝廷重臣了,可是周王殿下还是没有客气,直接选择了开口弹劾。

其他臣子可能有着那么一些意外,在朱橚说完就感觉到错愕、吃惊,甚至有些人似乎也是有着那么一些愤怒了。这件事情,对于不少人来说也有点难以消化。

只是也有一些人不觉得意外,比如说练子宁。本来他觉得自己肯定是要冲锋陷阵的,但是现在看起来陛下也是做了足够的准备,看起来陛下是下了决心,这是要一锤定音啊,这是要准备彻底的将郁新给拿下。

对于郁新,练子宁也不会有什么兔死狐悲的感触,主要是因为练子宁相信朱允煐的决断。更因为郁新的一些做法,也确实是触碰到了底线,这一切也算得上郁新的咎由自取。

既然犯错了,那也就意味着就需要做好承担责任的结局,这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这个时候的郁新,虽然有那么一点错愕,只是好像也不觉得太意外。他自己做了什么,他当然也是心里有数的。只是郁新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稍微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

朱允煐表情严肃,看向朱橚说道,“五皇叔,郁新历二朝,尽心辅左于朕。五皇叔贵为宗人令,大明宗室之首。弹劾户部尚书之事,是不是要慎重些”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不少文武觉得朱允煐说的也对。郁新是六部尚书之一,文官集团的最顶级的存在,也确实有着足够的能力和官声,这样的一个重臣被周王弹劾,确实有些让人始料未及。

不管是朱橚,还是郁新,这两个人的身份都很特殊。要是文臣弹劾宗室大家反而不意外,很多文官就喜欢利用弹劾宗室刷名声。

而宗室来弹劾户部尚书,这样的事情就非常的少见了。毕竟大家也都知道,大明朝的宗室基本上没有实权,也就是身份显贵而已,在朝堂上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说不定英示皇帝那般说,这也是在敲打周王呢,这是在告戒周王恪守本分,可别干涉朝堂

郁新心里一片悲凉,他知道自己或许要完蛋了,他知道自己很有可能很难脱身了,这件事情越发超出了他的控制了。

他在这个时候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出班,只能是跪伏在地一副请罪的样子。这是对宗室的尊重,这其实更是对皇帝的尊重。

看到郁新一句辩解都没有的直接出班跪下,一些人不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这样的事情不需要觉得新鲜。可是这时候也有些人觉得兔死狐悲,面对那些显贵的宗室,臣子到底也只能是臣子。

朱橚可不在意那些人的想法,只是朗声说道,“陛下,郁新克扣宗室应得分红,令宗室不满、令陛下背负苛待宗室污名。臣以为,当严惩此獠”

这一下满朝文武更加意外了,因为一旦朱橚说的是真的,郁新看起来就真的很难脱身了。

周王说的那些若是事实,那确实就是郁新的失职,皇帝要是因此处罚郁新,那自然也挑不出来什么毛病,大家都会理解。

甚至还有人觉得,若是郁新真的克扣了宗室的分红、俸禄,那就是百死难赎了。这样确实会令皇帝背上苛待宗室的污名,皇帝要是不处罚郁新,那都说不过去了。

看向郁新,朱允煐表情冷峻,“郁新,周王说言可是事实”

郁新急了,虽然他想要脱身,可是不想、也不敢以这个罪名脱身,“回陛下,臣并无克扣宗室供养、分红。想来只是延误了宗室分红发放,以致宗室不满”

克扣,那就是贪污了,到时候被砍头、正法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到时候莫要说脱身了,满府上下跟着受牵连,那也不足为奇了。

可是要说延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哪怕可能也是要被处罚,但是相对来说要轻不少,这和克扣是本质上的区别。

郁新在这个时候有没有着急、害怕,朱允煐自然也不知道,或许也不需要关心在意那么多。

而听到郁新这么说,奉天殿上响起一片议论声,这个时候的文武百官也没办法澹定了。因为郁新虽然不承认克扣,不过他话里话外的意思,那也是自己犯了错,不是周王故意找茬。

既然是这样,这件事情就变得敏感起来了,这件事情说不定也复杂起来了,很多人也没办法在这个时候澹定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