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09章 大清逆子!(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大蒙古康熙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上京府城南门永定门口,已经聚集区了一群披麻戴孝的人物。白幡白旗已经张挂起来,白色的牌坊也按照国丧的规制搭建了起来。

刚刚过去的可是大清太上太皇太后......有三个“太”字啊!那可真是大的没边了。给她老人家发丧的规制,那还能低得了?

大蒙古国上下内外,有头有脸的人物, 得知老太后没了,也都急急忙忙的往上京这边赶过来奔丧!今儿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人物要来?佛晓的时候,就是满满的上京城儒八旗的兵丁赶过来维持秩序。过了一些时候儿,居然还来了不少蒙八旗的索伦骑兵和锡伯骑兵......一水的胸甲大马钢盔,那可是蒙古大汗康麻子的亲兵!平素很少在上京出现,没想到今儿也来了。

日头渐渐升起时,大群的穿着孝衣西清朝廷的官员也都骑着马从各个坊里面出来,全都聚集到了永定门内。

和他们一块儿过来的还有住在城内各坊当中的儒八旗丁壮——这些人平日都是城内城外两头住, 上番服役当值的时候就入城, 下番后就去城外的庄子居住。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两头安家,大老婆和大老婆养的孩子都在城内住,城外通常还有一房胡姬......小日子过得也没谁了!

这些儒八旗的大爷们互相都很熟悉,现在聚在一起,不一会儿就开始互相打听了。

“快看,熊中堂到了!他前一阵还在碎叶府督造城池呢,昨儿晚上才回,没想到今儿一大早就来接人,也不知道接的那位是谁?”

“还有张老中堂,老中堂不是在谷地督军吗?怎么也回来了?”

“昨天下午才会,今儿也来接人了。”

“到底接谁啊?”

“还能是谁?当然是那位......太上皇呗!”

上京的儒八旗通常是不会管康熙叫大汗的, 在他们看来, 康熙还是大清的太上皇!

“太上?他总算到了?老太上太皇太后都没了, 他怎么才......”

“嘿嘿, 这还不是明摆着吗?这位太上不是真......”

“小声点,小声点,别乱说!小心被那些索伦兵和锡伯兵听见,他们可是太上的人!”

这些儒八旗的大爷这几年都快忘记怎么当奴才了?

而且他们也不是奴才, 而是和科尔沁蒙古一起成了中亚这里的主子了。

现在蒙八旗、清八旗、回八旗的主力都已经去了印度或阿富汗,中亚这边就是儒八旗和哈萨克草原上的科尔沁蒙古搭伙过日子......两方面也热络的很,在老太后的撮合下,这两年新娶媳妇的清八旗子弟都娶了科尔沁蒙古的姑娘,而清八旗的妹子也都嫁到了科尔沁。

儒八旗的步兵、炮兵厉害,又会打造铁器和先进的火器。而科尔沁的骑兵挺厉害,又能养马。

两边一合作,中亚这边无敌了!

而且东边的准噶尔、北边和西边的金帐汗也都同康熙汗要好,不会出兵打儒八旗和科尔沁,所以他们滋润的都快忘乎所以,都敢议论起康熙汗的真伪了。

当然了,更过分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不知道谁忽然大喊了一声:“皇上来了!”

原本站着看热闹的儒八旗子弟们回头一看,就瞧见一队穿着孝衣的科尔沁骑兵正簇拥着西清汗胤礽策马而来。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山呼万岁的声音马上就起来了!

原本站在笔直的永定门内大街上迎康熙的西清儒八旗子弟们全都跪伏在地,口中还大呼“皇上万岁”!

胤礽骑在马上,心里面正伤心难过的时候,就听见周遭的人们在山呼万岁!

他还有点不明白,于是就向落后自己半个马身的老师, 同时也是儒宗五大佬之一的王琰提问:“老师, 他们在喊皇上万岁......可是我没有看见皇阿玛。”

王琰捋着花白的胡子, 一脸正色道:“他们喊的皇上就是您啊!”

“我?”胤礽皱起眉头,“可皇上不是我阿玛吗?”

“曾经是,”王琰道,“但丢了北京城后,皇上就是您当了,全大清都知道的,从那时起您就是我大清的皇上了!所以您一定要振奋精神,努力......”

一听这话,胤礽好像明白了什么,皱着眉头低声道:“我知道了,原来他真的不是我阿玛!”

王琰被他的话吓了一跳,老爷子当然也听过“真假皇阿玛”的传言,但他知道真相——当年他也是在南书房行走的文官,和康麻子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他能不知道现在的康熙汗是不是真的?

“大王,”王琰感觉对胤礽说,“您阿玛真是您阿玛,如假包换的!”

胤礽听他这么一说,就点点头,一张稚嫩的,还有点胖嘟嘟的包子脸皱了起来,压低声音道:“老师,我明白了......我阿玛是换来的!”

什么?换来的?王琰都不知道该和自己的学生说什么好了,虽然胤礽的脑子有点笨,也不爱学习,总仗着自己是大王就不做功课,但也不至于把“如假包换”理解成“阿玛是换来的”。

“错了,错了,”王琰连忙摇头道,“大王,老臣不是这個意思,如假包换的意思是......”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万万岁......”

王琰的话胤礽哪里还听的见?永定门内外,这个时候已经是一片山呼万岁之声了!

而胤礽也没心思再和王老头讨论“如假包换”的意思。他读书再不用心,也能从字面上解释“如假包换”。不过他这个当大王当皇上的,还是有点政治头脑的,知道有些话不能明着说,得说“黑话”。

“如假包换”不是有个“假”还有个“换”吗?不就是在暗示现在的康熙是假的,真的已经给人换走了!

再加上之前布木布泰临终时候的话,以及这些年传到他耳朵里面的那些传言,胤礽已经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确定他阿玛被人调包了。

不过事关阿玛的真假,只有七八成的把握是不够的,必须得有十成的把握。所以胤礽还打算待会儿见着康熙汗后,再进一步进行试探......一定要摸清楚阿玛的真假,然后再决定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胤礽就挥动马鞭,驱马向前,在儒八旗子弟的一片欢呼声中向永定门奔去。

......

康熙汗这个时候也听见山呼万岁之声了。

他已经在数千护军营的名索伦骑兵和锡伯骑兵,以及万余清八旗步军燧发枪兵的护卫下,开到了上京府南门永定门外,距离永定门城不过三四里地儿。

一座似曾相识的中式城堡,已经赫然出现在康熙汗的眼前了。

这座中式城堡当然比不了北京城那么雄伟壮观,城墙一点不高,只有区区两丈有余,也没有包砖,只有裸露在外的夯土,看着非常丑陋。永定门城上也是光秃秃的,上面根本没有城楼、箭楼,就是个光秃秃的夯土台子。如果不是城外的壕沟、羊马墙修得非常到位,城墙外侧还修了不少三棱台马面(这是借鉴棱堡的设计),这座城堡一定会给人一种马马虎虎凑合着修起来的感觉。

但就是这么一座有点凑合的上京城,却还是勾起了康熙大汗的思乡之情!

看着越来越近的城池,康熙汗的眼眶都湿润了。他虽然有了南京平天府(拉合尔)、北京开天府(撒马尔罕)和上京齐天府(塔什干),但是真正让他魂牵梦绕的还是北京顺天府......

再也回不去了!

康熙汗刚想到这里,耳边就响起了汉语的山呼万岁的声音。

他从自己的思绪当中陡然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夹道跪迎的儒八旗兵丁和旗民当中了,他再抬头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上京齐天府的永定门外了。

永定门外壕沟上架着的长桥就在康熙汗前方十余步外,长壕外的大路两侧已经挤满了山呼万岁的旗兵、旗民,已经很久没有被说汉话的人这样跪迎过的康熙汗似乎又找到了当年在中原当圣主的感觉,于是他勒住战马的缰绳,然后向道路两边的人们挥手致意。

这一挥手,康熙发现有点不对,这些跪迎的旗兵、旗民怎么都脸朝着永定门呢?

虽然在中原的时候,跪迎皇上的老百姓是不能抬头看皇上长什么样的。但是他们也不能侧着脸对皇上啊,他们应该趴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啊!

哪儿有直着上身,然后拿侧脸对着皇上的?

康熙刚想到这里,他前方的长桥上有人过来了,与此同时山呼万岁的声音更响了。

康熙忙抬头一看,发现一个披麻戴孝的少年,正骑着一匹高大的波斯马,在一群同样穿着孝服的臣子簇拥下缓步而来。康熙再定睛一看,总算认出这少年正是自己的儿子,大蒙古国的太子,西清汗国的汗王爱新觉罗.胤礽。

“大清万岁!大清皇帝万岁!”

不知道谁突然卯足了气力一声发喊,然后就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大清万岁!大清皇帝万岁!”

康熙心想:“看来儒八旗还是忠大清的......不对!大清没了!朕也不是大清皇帝了!那他们这些人是在向谁欢呼?”

康熙刚想到这里,那策马而来的少年已经在长桥之上勒住了战马,然后就看见他缓缓抬起了右臂。他一举手,人们就渐渐停止了欢呼,没一会儿长桥两边,就安静了下来。

原来这些儒八旗的旗兵、旗民都在向胤礽欢呼。

虽然胤礽不当皇帝很久了,但是儒八旗的旗兵旗民却依旧把胤礽当成他们的皇帝,当成了大清皇帝......

康熙想到这里,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阴沉了。

大清皇帝......他不当,不等于别人可以当!

“儿臣胤礽,恭请皇阿玛圣安!”

胤礽这个时候已经翻身下马,向康熙汗行跪拜礼了。

康熙低头一看,心里面的火更大了。原来胤礽还跪在长桥的桥面上,距离自己的至少十步!

这个胤礽之前不出城郊迎,现在更是远远的跪在长桥上相迎......这是一个孝子应有的态度吗?

想到这里,康熙就有点恼了,开口就道:“胤礽,你怎么跪得那么远?”

“皇阿玛,”胤礽道,“太上太皇太后临终时曾有交代,让儿臣在她老人家的白事办完前,不要离开上京府城一步......所以请皇阿玛恕罪。”

康熙脸色铁青。

因为胤礽管布木布泰叫太上太皇太后,而不是太皇太后。

这个太上太皇太后代表的是大清法统——因为是从同治帝胤礽这里算辈份的。

而太皇太后则代表大蒙古的法统,因为康熙是她的孙子。

现在胤礽这么称呼布木布泰,意味他还自认为大清皇帝。

这是逆子啊!

皇权岂容他人染指?康熙正要发作,边上忽然传来了孔圣公的声音:“大汗,时候不早了,进城吧!”

听见孔圣公的话,康熙马上就冷静下来了。

胤礽是逆子没错,但他现在是有实力的逆子,他这是基于实力的忤逆不孝啊!

上京府城的儒八旗二十万众,都当他是皇帝!

儒八旗的另一个大头头儒宗孔圣公又是胤礽的老师兼摄政,还是胤礽的岳父......另外,儒八旗现在还和科尔沁蒙古联姻!孔圣公在上京府娶的续弦就是科尔沁亲王府的格格,而孔圣公的一个女儿又嫁入了科尔沁亲王府。

这个西清汗廷、儒宗、儒八旗、科尔沁蒙古已经抱成一团了。如果康熙要废了胤礽,那他们很可能会举兵反抗!

“好,好......”康熙只能忍了,他点点头道,“胤礽,平身吧。”

不平身?康熙心说:“要请罪?”

这时候胤礽突然大声道:“儿臣请皇阿玛带领咱们清八旗、蒙八旗、儒八旗、科尔沁、准噶尔、和硕特的勇士一起东征,打回中原,还都北京城......收复大清列祖列宗的陵寝所在之地!皇阿玛,带着咱们打回去吧!”

康熙听见胤礽这么一说,顿时就愣在那里了......这个逆子是要逼着他阿玛去送死,这实在是大逆不道啊!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