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3章 敌在朱仙镇,别放跑了康麻子!(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上,马蹄声轰隆隆如雷一般滚动。大周国铁骑右军、铁骑左军的两万骑兵,簇拥着大周大将军吴应麒的帅旗,走在前头。

在这两万骑兵的身后,是无数黑色的旗帜迎风招展,更有无穷无尽的步军还有装载了粮食的马车,还骡马拖曳的炮车跟随。大周的十万北伐大军,已经进入了开封府境内!

而在这支北伐大军的身后,许州、汝州、南阳府、汝宁府的州城或府城的城头上,早已换上了大周国的黑旗!

虽然吴应麒的大军北上途中一不分兵、二不攻城、三不占地,只是蒙着头向北。

但是吴大总统毕竟不是洪大教主,而且康熙十四年也不是道光年、咸丰年,中原的百姓和汉人官员们还没有把大清朝当成天经地义的存在。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打心眼里希望能有一个汉人帝王来统治的。

虽然吴三桂的招牌有点臭,不过河南各地的道府州县官们翻开自己的履历看看,发现自己其实也挺坏的......谁还没投过鞑子?

他们这些人要投靠朱三太子、朱三太孙,人家都不一定肯收。就算收了,就凭他们曾经当过鞑子官的履历,除非建立奇功,否则还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毕竟朱三太子、朱三太孙那里没有投过鞑子,能把腰杆子挺起来的官员大把存在啊!

另外,吴三桂的“臭”是相对大义而言的,他的官场口碑还是很好的......对底下的官比较照顾,只要和他是一路的,贪赃枉法的事儿都能包庇。如果底下的官不大会贪污,同时又能好好办差的,吴三桂也会主动给他们发红包。

这么好的上司上哪儿去找?

所以吴应麒的大军虽然是孤军深入,但是在进入许州之前,他的大军开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成大周国的大后方,军粮、车马、民伕、向导,应有尽有!

所有的城池都对他的大军敞开大门,甚至在吴应麒抵达之前,这些城池就已经换上了大周国的旗号。

吴应麒都怀疑自己这一路一直在大周国境内行军......

当然了,这些大清的地方官倒戈的那么利索,吴三桂在暗中也使了不少气力的,封官许愿的书信不知道送出去多少了。

在吴应麒出兵之前,该谈的都已经谈好了!

不过在吴应麒的大军进入许州后,情况就所不同了。倒不是许州的官都死忠大清,而是大清的八旗新军在吴应麒到来前已经把许州给祸害了一遍!

许州下属的襄城、郾城、临颍、长葛等县都被八旗兵掠成了白地,连城内大部分的房子都过了火。只有许州州城因为知州反应及时,闭了城门,还动员城内的壮丁上城防守,这才逃过一劫。不过还是被逼着交出了城内大部分的存粮和牲口。

另外,许州境内的乡村也都被八旗兵给祸害了,本来就没有从明末大乱中恢复的许州乡村,现在更是给搞成了白地。吴应麒的大军沿着北上的官道穿过许州,一路上都没见着一个没被烧过的村子!

而当吴应麒的大军越过许州,进入开封府的洧川县境内的时候,又发现这里的情况也跟许州那边一样,全都叫八旗兵给祸害了。

看见官道两边的一片破败,每名周军将士,脸色都是沉沉的。他们自己原来就是清妖,太知道清妖的破坏力了——四川那个天府之国都给他们祸害成了老虎比人多的蛮荒之地了!

难道康麻子现在想把河南、山东、北直隶和山西也给祸害成四川那样?

要真到了那一步,那吴周朝坐了天下后还怎么搜刮民脂民膏呢?

吴应麒的眉头也紧紧拧着。

他倒没想那么远,让他头疼的是眼下的问题......因为吴周的国力有限,再加上吴三桂已经笼络好了河南、北直隶的大批地方官。

所以吴应麒的大军并没有携带大量的粮草辎重,而是采取了因粮于敌的办法。依靠投降大周的清朝地方官来筹集军粮和民伕。

可是清虏那边现在彻底不要脸了,居然对自己治下的百姓下手......这是要搞得大周北伐军没地方筹粮拉伕啊!

就在吴应麒皱着眉头,盘算着手头的那点行粮能够支撑几日?能不能让南阳府、汝州和汝宁府的衙门赶紧组织民伕往前线输送?

就在这时,一队吴周军的夜不收骑兵突然飞奔而来,到了吴应麒的大将旗前面,才被吴应麒的亲兵拦住。一名亲兵头目上去对了口令,又问了几句,然后就领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物到了吴应麒跟前。

吴应麒一看,那人正是汪士荣。

“汪先生,怎么是你?”吴应麒见着汪士荣就是一愣。

而汪士荣则是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样儿,在马背上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就道:“二公子,康熙要跑......他要把河南、北直隶和山东的老百姓都裹挟到山海关外去,只留下一片白地给大总统!”

“什么?”跟在吴应麒身边,担任北伐军参军的刘玄初一听这话,就大吃了一惊,“康熙真的想当清顺帝了?”

汪士荣点点头,又急又快递说:“应该是真的......自从二公子的大军入了南阳,他就开始破罐破摔了,如果不是你们进军够迅速,南阳、汝州、汝宁都得让八旗兵劫成白地。

现在八旗兵从许州掠走的百姓、粮草和牲口,都集中在了开封府城南面的朱仙镇,由王辅臣带着河南省的绿营兵看管......是王辅臣让我来联络大将军的,请大将军赶快进兵,一定要抢在康熙派人把朱仙镇的人口和粮食都运走之前进占朱仙镇!”

刘玄初皱眉问:“不会有诈吧?王辅臣真的要投降?”

汪士荣道:“王辅臣的心思我不清楚,但是被八旗新军押到朱仙镇的百姓,运到朱仙镇的牲口和粮食总不会有假!百姓不下十万,全都扶老携幼!粮食则堆积如山,看着都有三四十万石,大牲口也有几万头,还有大量的马车和草料......若是都抢到手里,就足够支撑大军打到北京的所需了!”

他的这话可信度还是挺高的,一方面汪士荣本就是吴三桂派去王辅臣身边潜伏的。

另一方面,朱仙镇本来就是开封府境内的一个交通枢纽,在明朝的时候就是天下四大名镇之一!

因为贾鲁河的开通,这里就成为了“南船北车”的中转站和南北货物的集散之地。

虽然现在是大冬天,贾鲁河还封冻着。但是通往北方的官道依旧畅通,还有大量的马车、骡车在朱仙镇内等着贾鲁河解冻。另外,镇子上的仓库、房舍也都是现成的。

所以康熙把从河南各地掠来的人口、物资都集中到朱仙镇也是非常自然的。

“兵呢?”刘玄初问,“朱仙镇有多少守军?”

“五千,”汪士荣说,“都是河南绿营......康熙的八旗兵现在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负责押送朱仙镇的物资、人口北上;一部分被派去归德府、河南府虏掠;一部分守在开封府城护着康熙。所以只剩下王辅臣的五千绿营......大将军,快进兵吧!别让康熙把中州的人口都掠走啊!”

现在可是人以稀为贵的时候!

吴应麒可不愿意让康熙带着那么宝贵的人口跑去关外,于是大呼一声道:“传令全军,敌在朱仙镇,别放跑了康麻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