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3章 咨议会——黄宗羲的大买卖!(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大清康熙十三年,二月初一,南京应天府,江南贡院。

因为康熙皇帝从来没打算将这个咨议会一届一届的开下去,所以他也没在南京应天府内城给咨议会弄个可以长久办公的衙门。由于参加会议的江苏、安徽、浙江议绅大半都是举人和秀才,于是康熙皇帝就让他们在江南贡院里。

在前一天观摩了康麻子的探空火箭之后,超过四百名真假议绅就齐聚到了江南贡院,先拜孔子,再议政治。

议政的地方也不是在室内,就在贡院进门后的大院内,也就是参加江南乡试的考生们参拜至圣先师的地方。在供奉孔子牌位的大堂之前,摆了一张空空如也的御座,御座边上还摆了两把交椅。大学士图海和布衣儒生黄宗羲就一左一右,坐在这两把交椅上。

在这两把交椅的边上,还摆了两张书桌和两把椅子,图海这边的书桌和座椅归翰林侍讲学士黄植生使用,黄宗羲那边的桌椅则是他儿子黄百家在用。

图海带来的黄植生和黄百家将会一起负责咨议会的记录。如果需要起草什么联名奏章,他们俩也能代劳。

而御座和交椅的对面,则是一排排的太师椅,总共有四百多张椅子。这会儿每张椅子上都坐着一个所谓的议绅......其中坐在前面这几排的议绅全都是哆哆嗦嗦的,还不时的东张西望,似乎干了什么亏心事儿一样,还有几个干脆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不知道是在念佛经还是在背论语?总之是不敢议政的。

看这些人的表现就知道他们是真议绅了——这些人也不知道是前世里面造了什么孽,眼看着大明天兵就要来江南了,这提心吊胆的苦日子就能过去了,却被黄宗羲这个老不死害得被捉来南京当什么议绅......

议个屁!

闭口不言,在家里面藏几部书自己没事看着玩,搞不好都会招来文字狱,谁还敢当着朝廷大员和二百多个朝廷鹰犬的面议政?这事儿别说他们不敢了,你让朱和墭来都不敢!

而这些快要给吓死的真议绅后面,就是那二百多个朝廷鹰犬了——康熙派他们来的目的其实也不是抓文字狱,而是给北方的几个省,还有满洲、蒙古凑个数。

在康熙看来这个咨议会应该全国各地的议绅一起来议,不能只让江浙徽三省的议绅来议,其他人都不参加啊!

这样看起来大清朝好像就只剩下三个省了,那可不像话!

可是康熙也没心思真的去找那么多人来,而且时不我待啊!

朱和墭最快下半年就会打来江南,就算他不来......不还有十几万新八旗的“天兵”等着拿钱?

现在大清朝的财政是极不宽裕的!靠停发旗饷、挖老本和让下面的八旗都统衙门还有拥有大量田庄的大奴才们垫付“招奴之费”,才勉强把人手和装备凑上。

可是十几万人一个月连军饷带犒赏加米粮的,怎么都得几十万两银子的支出!

这还没算积攒白糖、火硝、火药、枪炮、箭镞所需要的花费呢!

另外,明军一旦打到江南,大清朝廷的收入肯定要锐减......如果不在战争打响前狠狠捞上一票,等打起来后,朱和墭用“耗军饷”的打法,也能把康熙给耗败了。

所以康熙皇帝才会忍着被黄宗羲打脸的屈辱,接受黄老贼提出的明显不怀好意的建议——用下放团练之权来换取军费和白糖。

也就是说,这场所谓的咨议会,其实就是一场交易会......就是要达成团练换军费、白糖的交易。

也正因为这场交易是黄宗羲提出的,现在还需要黄宗羲这个中间人去促成,所以康熙才强忍着怒火没有杀黄宗羲全家,而且还容忍黄宗羲和他的几子侄在咨议会开始前拼了命的“卖私货”,将一本《明夷待访录》散发得到处都是......

不过黄宗羲也别高兴得太早,康熙皇帝的小本本里都记着呢!

如果黄宗羲的“买卖”搞砸了,那么文字狱就要来了......一场文字狱把江南一带的土豪劣绅都打了,到时候就有银子了。哪怕是“杀人取糖”,也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

如果黄宗羲的“买卖”成了,那就容他多活几日......等八旗新军打退了朱和墭,再打他的文字狱!

总之,黄宗羲是死路一条!

不过现在还不是死到临头的时候,所以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黄宗羲现在居然还能笑出来,还是放声大笑。

“哈哈哈......大家都哭丧着个脸干什么?难道是要给老夫送葬吗?”谷

边上的图海听了这话哼笑了一声,心说:“得意吧你就......时候还没到!”

黄宗羲也听见了图海的哼笑,瞄了他一眼,又道:“图中堂,您也别在一边看着了,今儿这买卖,是咱们俩个一起做的。您是皇上的心腹,就由您来说说这个团练牌照到底是什么吧?”

图海笑道:“说说就说说吧......这团练牌照其实是两样东西,一是皇上御赐的团练令牌,持此牌可以掌一县团练之权,可以在县城开设团练衙门,还可以招募团丁,以及向本县各乡都摊派团练之费。

二是团练使的官照,团练使虽然不是朝廷常设之职,也没有品级,但是持此照在本县境内,就由同知之权,而且还可以节制本县民壮。还可以在本县险要处建造一寨为官衙驻地。

不过这团练牌照可不能轻易下发,得你们这些江苏、浙江、安徽的士绅大户花钱来捐!有没有人想要?”

没有......

谁吃撑了拿钱买这个?

大家伙儿都是好好的读书人,又不打算改行当军头,要这个干嘛?搞不好还会被朝廷猜忌!

这不是找死吗?

图海转过头,冷冷看着黄宗羲——你的点子不灵啊!

黄宗羲笑道:“图中堂,您不会做买卖......没把这团练牌照的妙用说清楚!”

你还怨我?

图海哼了一声:“那梨洲先生倒是说说,这牌照有和妙用。”

黄宗羲笑道:“这牌照有就一个用处,就是在乱世之中可保活命!”

他目光灼灼地扫视了底下人一番:“你们不会忘记二十七八年前发生的事情吧?”

图海一听这话就恼了,“梨洲先生,你什么意思?”

黄宗羲一指图海,笑道:“看看,看看......多凶啊!可是广东、江西那边的朱三太子、朱三太孙比他还要凶!到时候两边的乱军在咱们江南的土地上你来我往的,还能少得了烧杀?你们一个个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自保?

这团练牌照,就是你们的自保之物啊!哪怕只有一千两千个团丁,你们也能在家乡找一块四面环水的地盘,建立城寨,囤积钱粮,以求自保......即便有乱军来了,看到你们有团丁,有城寨,便知道难以轻取,要些钱粮也就走了。”

下面的人有点动心,但还是没人敢第一个站出来。

而且这事儿一定会花费很多啊!

图海又是一声冷哼,看向黄宗羲的目光更加冰冷了。

不过黄宗羲依旧不慌不忙,笑吟吟道:“你们不要以为一个城寨加上一两千团丁不足以自保。你们只要想想,如果有两个县,一个县的富户已经买了牌照,有了他们自己的城寨和团丁。而另一个县的土豪没有牌照,没有城寨,没有团丁......”他突然回头问图海,“图中堂,你要带兵去抢的话,会对谁下手?”

图海哈哈大笑:“那还用问?自然是柿子捡软的捏了!”

黄宗羲叹了口气,指着图海道:“他捏完了软柿子,还有可能再去捏一下硬柿子......但是当硬柿子活命的概率,总比当软柿子要大啊!而且这个牌照一县只发一套。你们花大价钱买了,回去以后再向县里面的其他士绅摊派就是了。

这是活命的事情,大家一起出钱,一起办团,一起找地方筑垒,一起熬过这场乱世,难道不好吗?”

听了黄宗羲的这番话,图海也是悄悄的竖大拇指了。

大儒就是大儒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