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6章 多好的建议!赶紧从善如流吧!(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大暖棚。

一场肯定要载入史册的“暖棚之会”正在进行当中!

朱和墭还在跟下面人说着“暖棚会”要如何召开的事宜,他接着说:“这个咨议会是给天下各州县所举之咨议官为州县说话的地方,不过天下州县何其之多?我大明幅员辽阔,单是腹心之土就有两京一十三省,合计一千四五百县。若是一县一议官,再加上纳税比较多的商人和内藩土官所以推举的议官,两千之数都打不住。

那么多人聚在一起,一人发一次言,一次说个半刻钟,说完一遍得多久?怎么都得一个月吧?这恐怕也不行啊!

所以孤家今儿就向大家咨询一下,以后咱们三年一大议,所有的咨议官全部到齐。孤家和各位大学士抽出一个月时间,天天听你们建言。

除了这一个月,你们这些咨议官就轮流驻京。一府一次举一人,一人驻京一年,一年期满后就不再担任咨议......而在乡的咨议,则有密折言事之权,随时可以给孤家上密折!

而驻京的咨议,除了可以上密折外,还有每月三议国政的权力。

而这咨议会也得有专人主管,孤家想让大学士会议来管咨议会的事儿。以后咨议会每次举行会议,会由至少一名大学士主持。主持会议的大学士,也会代表孤家和中书省听取咨议官们的意见。

以上这些,诸位有反对的没有?没有的话,以后就照此办理了。”

当然没有人反对了......大家本以为自己的咨议官是一次性的,没想到朱和墭把这个职位变成了个长期的官职,而且还有密折言事之权!

这么好的事儿,谁反对谁脑残啊!

而这个拥有“密折言事”之权的咨议是替谁服务的也一目了然了......他们其实就是帝王的耳目和顾问,同时也是帝王和地方的桥梁。

另外,朱和墭开创的大学士会议理论上也是个议政会。不过权力比咨议会要大多了,人数也少,目前只有十一人。

由大学士会议主管咨议会,那可是大大抬升了咨议官们的身价了。

看到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朱和墭接着又道:“孤家再说说咨议会议事的办法。咨者,咨询也,由孤家或由中书省提出的大政和法令,可以请咨议会参详一二,征求意见,这就是咨议会的咨。

而议者,当然就是由咨议会就军国大事和地方政务,向朝廷提出建议,然后由孤家和中书省作答。

而无论是咨还是议,都必须由同省在京东咨议官全体联署,或是由不同省的咨议官二十人以上联署,才可以向孤家或中书省提出。否则就只能密折上奏了......对于这几条,大家都没人反对吧?”

依旧没有人反对。

朱和墭下放的是“咨议权”,不是“决定权”......现在可不是满清搞预备立宪的时候,而是朱和墭搞朕即圣人的时候。

朱大圣人的权威大着呢!

但朕即圣人也不等于不要多方听取意见了,广开言路还是很有好处的。

而这个“言路”也得有规矩,不能不负责任乱讲话,所以朱和墭才会鼓励咨议官上密折,同时又限制他们公开建言——密折这个东西有个好处,是不是要公开的主动权在君主。那种政治上非常正确,实行起来却有上煤山的建议如果公开讨论,说不定人人赞同,如果密折言事,直接存档就行了。

朱和墭笑着点点头:“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就照此办法执行了!”他顿了顿,“今天是咱大明的第一届咨议会开张的时候,大家准备好了什么建言吗?现在可以开始提出了!”

他的话音刚落,黄宗羲、万斯大就站起来了:“监国殿下、定王殿下,南直隶、浙江的二百零四名咨议官有联名建白书!”

“哦,”朱和墭点点头,“不知道南直隶和浙江的咨政官有什么建议?”

黄宗羲正容道:“回禀监国殿下,南直隶和浙江的咨议官们一致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南都已经收复,朝廷已经有了一京四省之地,天下近半的人口也在大明朝廷治下。可大明如今却有国无君,实在有失体统,也难免寒了天下心向大明的士绅庶黎之心,所以南直隶和浙江的二百零四名咨议官联名建言,请监国殿下早正大位,以便负担天下之兴亡。”

“请监国殿下顺天应人,早正大位!”

“请监国殿下登基当皇帝......”

底下的咨议官们纷纷跟进,开始劝进了!

先是南直隶和浙江的咨议官们一起劝,然后来自广东、福建、江西的咨议官搞清楚发生了什么?连忙跟着一起劝。

劝进这事儿可不能落于人后啊!

当皇帝啊!

朱和墭刚才被“大暖棚”里面的暖气烘的有点萎靡,一听这事儿,顿时来了精神。

虽然心里面挺想,但朱和墭却面露难色,先抬手阻止了底下人的劝进,然后正容道:“孤家虽然是威宗先帝之后,而且还是大明的监国太孙。但是孤家是一心为国为民的,一心想要实行天下为公的。这皇帝......现在还不是时候!

孤家曾和吴三桂一起,与天下英雄约定,先入北京者为君。如今清妖依旧盘踞北京,我大明十数位先帝埋骨之所,还被清妖所据。孤家又怎么能在南京登基呢?

如今还是北伐中原为第一要务吧!”

这话说的合情合理,很像是明君的言语!

底下人本来就知道劝进这事儿通常得劝三回,这叫三揖三让......今儿是第一回,不成功很正常。

“诸位还有什么建言吗?”朱和墭又问。

“禀监国,”延平王郑经这个时候也掏出一份福建咨议官的联名建白书,“这是福建一省九府二州所属五厅六十二县之咨议联名上奏的税改之建白书!

如今朝廷只有一京四省之土,西南为吴周所据,北方还沦于清要铁蹄,急需发大兵北上收复。而且南京残破,连禁中之城都破败不堪,实在有失天朝体面,也急需修缮......臣及福建五厅六十二县之咨议恭请监国更改税制,以增财入!”

多好的建议啊!

朱和墭连连点头,还没等他给出一个让轻财爱国的福建人满意的答复,那边的广东人勇猛苏苏用也拿着个建白书起立了。

“监国,广东十府一州的咨议官也有建白。”

朱和墭笑着问:“你们广东人有什么建议?”

苏勇一本正经道:“监国,您的后宫实在太冷清了,只有四位妃嫔,几十个宫人......就是民间的富豪宅子里面也常常不止这个数啊!所以广东十府一州的咨议官联名建言,请监国广选江南民女以充实后宫。”

“哈哈哈......”朱和墭都笑了,还腆着脸对已经有点目瞪口呆的黄宗羲道,“梨洲先生,孤家的广东乡亲提得建议还不错吧?”

什么就不错啊!

黄宗羲都无语了,郑延平刚才提议说要多收税替朱监国盖宫殿!这个苏勇又说要为朱监国广选美女!

这俩货怎么看着那么像奸臣呢?

“监国,江西人也有建言!”这回说话的是江西总督诸葛三和。

朱和墭则笑着冲准备要站起来的诸葛三和摆摆手,“丞相坐镇说吧......今天又不上朝,不必动辄大礼。”

诸葛三和笑着道:“江西的咨政官们知道监国一心为国为民,从来不为己所谋,以至于私囊有些匮乏,所以就建议为监国增加俸禄到每月五千两银子。另外再给定王殿下每月五千两,再给监国府和定王府每月各五千两,以维持日常花销。”

修房子、纳小妾、加薪水......这样的建议谁能忍心拒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