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5章 朱和墭很忙,吴三桂怕凉(第二更)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阿爸,儿子和契爷、大佬辉、诸葛军师、杨军师、陈军师、郭师爷、屈学士、陈太守他们商量下来,决定把广东的土地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宗族公地;另一部分就是官私地......”

广州府城内的定王府中,朱和墭正在和垂拱而治到有点无聊的天王朱说着万族大会的进展。

万族大会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土地问题;二是升学问题。

这两个核心问题解决了,广东一省的十府一州,三百万生民,差不多就都在朱和墭手里掌握着了。

现在朱和墭正和朱天王说的,就是两个核心问题中最让人头疼的土地问题了。

“宗族公地主要是可以开垦的农地,大概占到全省可垦之田的八成,这是不可转让的土地......全部都要分田到族!每个宗族可以分多少田,分在哪里?水源如何解决?都必须搞得一清二楚。分完之后,要用田垄把各族的土地都圈起来。这里面的工作量可不得了啊!儿子准备分批进行,先在广府和潮州府搞。等这两处搞完后,再抽调广府、潮州的得力官吏去其他的八府一州搞。”

这可是几千万亩土地的分配,涉及到两百多万人口啊!

搞好了,那可就厉害了!全省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一清二楚!

而且土地已经根据人口重新分配过了,产权明晰,责任也非常清晰。税该谁交,兵该谁出,都清清楚楚,而且负担也比较平均。

“官私田产则是可以转让的田产,包括全省两成的可垦之地,还有城池、市镇、港口和官道及两侧部分土地。还有全省的山林、矿山、滩涂等等不可不易开垦的土地。这些土地或官有、或私有,有些官有的山林可以供百姓无偿采樵,有些城池市镇的附廓之地或白地则可以用于工商业的开发......都必须有所规划,官府有所保留,不能都卖给私人,更不能归属宗族所有。

另外,广东还有一些没有宗族可依之人,都要把他们集中到官私田产上安置。”

如果说宗族产业是个“下限”,可以保护大部分人的生存权,那么这些官私田产,就是大家的发展权了!

这些田产主要是工商用地或是预留给工商业的——宗族产业是不能私分的,那宗族之中有些想要发家致富的能人也得有地方施展啊!

朱和墭给他们预留的就是工商业和读书当官了。

而为了避免“拆迁难”,所以朱和墭还提前把适合发展大都市的风水宝地圈好了一些......这当然也是托鳌拜、尚可喜的福了!他们俩把广东适合发展大城市的沿海宝地都清空了。

日后的香港、深圳现在连人烟都没有!

广州城内都空空荡荡的,而广州城外的宗族也给屠了个七七八八,大片土地都成了旗地和“尚选”狗官的私产,现在统统姓了朱,全给归在公私田产之中,将来都可以拿来发展工商业。

“衰仔,你这些事情得做多久?”天王朱听儿子滔滔不绝说着“内政”方面的事儿,顿时就有点皱眉了,“十府一州几千万亩土地二三百万人口......没有一年半载的根本不可能理顺啊!”

其实一年半载能理顺就很好了!

也就是现在人少地多,而且大恶人都让尚可喜、鳌拜他们做了,朱和墭也就不需要去剥夺谁的土地了。他现在干的差不多就是把各个宗族间的土地划分清楚,登记仔细就行了。

当然了,在朱和墭他们占据广东之前,虽然广东这边人少地多,但是也不等于没有佃租制或农奴制的存在!

只不过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光是占有土地是当不了真正的地主阶级的。因为你根本放不了租!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要当大地主就得能控制农民的人身,把他们变成农奴!

所以能在广东这里当大地主的,基本上不是军阀就是官僚,现在不是跑路了就是被消灭了。

因此广东这边的土地,现在已经是宗族占有为主了。

“阿爸,”朱和墭看着天王朱有点着急,就笑着道,“均田这个事儿也是您提出的......您说现在天下人少地多,正好均田。把田均一边,以后就不容易再兼并起来了。咱们再兴的大明,也可以维持得久一点。”

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搞均田的意义,不在于平均,而在于抑制将来的兼并。

因为均过以后的土地,产权就变成了宗族公有,而且禁止转让!

如果朱和墭可以把全国八成的土地都变成宗族公有,并且禁止转让的话,那将来有谁想搞兼并,难度就非常大了。

在朱和墭的记忆中,他老家潮州直到土改的时候,还有大量的土地是被宗族持有的。这些宗族许多都是从明清开始发展的,传了几百年还能保住土地,可见宗族抗兼并的能力是很强的。

“衰仔,现在是三家一起抢皇位了!”朱天王看儿子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也有点急了,“吴三桂这个老东西自称什么大总统,摆明就是不想奉我们为主了!

耿精忠那个二五仔也没安好心,多半在谋夺南京,看着也想自己当皇帝。如果咱们在抢南京的时候慢了半拍,将来就要被人闷死在广东了!”

“闷不死的,”朱和墭摆摆手,“阿爸,我打算在搞均田的同时再培养一批军官,再把咱们的东南西北内船等六厂整顿一番,还有佛山那边也要抽空去一趟了。

炼铁炼钢的事情我不熟,但是炼焦、除渣和烧造耐火砖的办法我还是有一点的。最近黄埔岛上的小铁厂造出了一批堪用的铝土砖,正在试验......”

这年头技术手段有限,很难分析钢铁的成分,也不可能搞清楚金相组织。

不过朱和墭还是知道该怎么炼焦和除渣——就是去除铁矿中的杂质,主要是硫和磷。

朱和墭让人在黄埔岛的船厂边上搞了个小型铁工厂,这些日子在试着炼焦和烧铝土砖——刚刚被郑经收复的漳州是个沿海陶瓷玉器制造的宝地,朱和墭记得那里还出产铝土,那可是用来烧耐火砖的重要原料。

如果能解决焦炭、铝土砖、碱性炉和除渣剂这几大难题,那么佛山的冶铁业就能突飞猛进了。

另外,朱和墭还知道“骨瓷”的秘密,可以用来提升广东和福建陶瓷产业的竞争力......所以他现在可真是忙得很,忙得都没时间去北伐抢地盘了。

......

“薛军师,你知道这个朱和墭现在都在忙些什么吗?眼看都是崇祯四十六年四月了,他怎么还在广东眯着?”

长沙的大总统行辕之内,吴三桂正一边看着他儿子吴应麒从岳州,他的女婿夏国相从松滋送来的军报,一边在问朱和墭的动向。

“回大总统的话,朱和墭正忙着闹革命,没功夫北伐了。”

薛章在吴三桂这边混得不错,成了大总统的重要幕僚,还被吴三桂称为“薛军师”,看着是要大用的。

而吴三桂派给薛章的工作,一是收集广东方面的消息;二是联络赣州府的刘进忠。

“革命?”吴三桂一愣,“革什么命?”

“革儒家的命!革产业的命!革军略兵制的命......”薛章苦笑道,“就是没功夫革大清的命了!”

吴三桂听了这话大笑起来,“好好,他很忙,老夫也不急!现在天还太凉,不是用兵的好时候……老夫在南方呆久了,怕凉了。

所以老夫要等到夏日炎炎之时再出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