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4章 潜伏之吴三桂(第三更)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现在真的是时候了吗?”

云南昆明五华山上,时隔多年终于父子团聚的大清平西王吴三桂这会儿正在位于山顶上的一处高阁之中,面向东北而坐,望着远处绵延起伏的群山,思虑半晌,然后才向刚刚回到云南的吴应熊、刘玄初,还有一直伴在他左右出谋划策的两大谋士方光琛、汪士荣问计。

他现在对外还说是养病......之前都传秘不发丧了,现在吴应熊一回来就活蹦乱跳,那显得他这个“老奸巨猾”的奸雄太不敬业了。

另外,吴三桂继续装病还有个好处,就是不必马上见朱和墭的使者陈恭尹,好让他又时间同心腹再商量一下造反的事儿。

这个“吴奸雄”怎么看都不是属曹操的,而是属袁绍袁本初的,妥妥的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

当年满清给他一点蝇头小利,他就把逃窜到缅甸去的永历给弄死了!

现在该扯旗造反了,他又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了。

从这一点来说,他还不如耿精忠!

“父王,”一脸忠厚相的吴应熊说,“若是广东的朱三太子、朱三太孙一党能长久的维持下去,您自可在云南安养天年。可是现在广州都告急了......如果不拉朱家父子一把,等朝廷料理了朱家,咱就是下一个挨宰的!”

“你真这么认为的?”吴三桂转过身,看着老实儿子,“你以为康熙的八旗天兵是纸糊的?”

“纸糊的倒不至于,”吴应熊摇头道,“不过在长江以南,没了可以让骑兵纵横的地利,他们恐怕已经不大好使了。”

吴三桂沉默不语。

吴应熊笑道:“父王,儿子久在北京,每天都和那些八旗天兵见面,最清楚他们的底细了。不说别人,只说他们满洲的巴牙喇营,怎么看都不如五华山上的亲兵强悍了。如果两边打一架,您的五华山亲兵一定把他们揍得满地找牙。至于康熙的五百多个御前侍卫,那就更不像话了,整个吃喝玩乐,不干正事儿,就是一群纨绔。儿子进出太和门的时候,十有八九见不着他们的人。真要身怀个天雷什么的,也就大摇大摆的进去把皇上给炸了。”

“真的?”吴三桂不信啊。

怎么可能那么松松垮垮?

当年多尔衮还在的时候,紫禁城的护军那可都是满洲白甲兵!守太和门的侍卫更不得了,那可是一副要生吃人肉的模样!

“父王,儿子还能骗您吗?”吴应熊道,“再说儿子过去一向是忠大清的......即便是撤藩的事儿,儿子也不反对,只要朝廷能好好安置咱们藩下的弟兄也就行了。”

吴三桂点点头,他的这个长子的确没什么野心,就想和那个胖公主平平淡淡的过完此生。

一旁的刘玄初插话道:“世子爷,您还忘说了个事儿......臣听闻这一二十年来,北京的八旗子弟生儿子都有些艰难啊!”

吴三桂看着儿子,“有这事儿?”

吴应熊点点头,“对,对,是有这事儿......许是水土不服,也可能是入关的这些年杀戮过多遭了天谴。这些年八旗子弟的人丁都不兴旺,我就没见过几个子孙满堂的。所以八旗满洲的人数很少,在册的兵丁可能还不到五万,就这么点人狠狠的打一仗就得垮!”

八旗子弟当年在关外吃苦受冻的时候,生孩子一点都不难,除了多尔衮这号功能有点问题的,谁家都是一窝一窝的养。要不然也禁不住入关征战和南方传染病的消耗啊!

可是在他们定鼎北京之后,八旗子弟们渐渐的就不会生娃娃了......身为统治民族,人口不仅不增长,而且还出现了下滑,也是个奇观了!

当然了,这事儿也不是因为水土不服,也不是遭了天谴,而是八旗城市化、满汉不通婚和八旗选秀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城市化本来就“避孕”,而满汉不通婚,而且还搞严格的隔离,又让比较贫困的下层八旗子弟失去了娶“乡下丫头”的机会。

而八旗选秀制度又将本就数量有限的八旗大姑娘的资源垄断起来,先供上层挑选。八旗上层权贵又不搞一夫一妻,所以必然会造成中下层的男女不平衡。

另外,八旗选秀制度还大大延迟了八旗女子的婚育年龄。

根据规定,八旗女子十三至十七岁之间都要参加选秀,不能私自婚配。

选上的除了一部分马上能婚配生孩子的,大部分其实是当宫女,到年满二十五岁才能出宫嫁人。也不是一到二十五岁马上收拾行李出宫去找男人生孩子,而是“开始放出”,放着放着就奔三了......

而没选上的,在二十岁之前也不许自己嫁人,得继续候选,要不然家人会受到严惩。

还有一些处于选上和没选上之间——过了初选,复选又没轮上,记名期又超过了时限,甚至会搞到终身不能嫁人。

最后,八旗女子也有铁杆庄稼可领,入宫当过宫女的肯定会有一大笔积蓄,这使得她们经济独立,可以不靠男性养活。

在这种情况下,八旗女子的身价肯定蹭蹭的往上涨,这又进一步造成底层八旗子弟很难娶上媳妇。

所以这帮八旗子弟北京户口是有了,内城四合院也有了,铁杆庄稼也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也比普通汉人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就是娶老婆、生孩子的事儿比较困难!

刘玄初笑道:“王爷,现在不仅没有八旗天兵,连‘不天兵’的八旗兵都不多了。

咱们的人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以南根本不用怕他们!现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处的绿营兵又抽调了不少去广东前线。贵州、四川的绿营兵又大多是王爷您的旧部,您只要一起兵,他们一准响应。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就都是您的天下了。

另外,陕西的平凉提督王辅臣也是您的人......如果王爷在拿下四川之后,令二王子亲提一两万精兵出川入陕,陕西也能马上拿下,西北的强兵劲旅,就都归王爷所有了。到了那时,天下何愁不能姓吴?”

这个吴三桂还是有实力的!虽然他明面上只有三万多旗兵绿营,但是四川提督郑蛟麟、四川总兵吴之茂、平凉提督王辅臣等等一大堆的绿营将领都是吴三桂的旧部心腹。

所以吴三桂一反,下面一串人跟着就反了!康熙皇帝一下就会失去好几个省。

“王爷,”吴三桂的另一个心腹汪士荣这时也说,“臣和王辅臣是好友,可以替您说得王辅臣倒戈。若得王辅臣相助,拿下陕西就易如反掌了!”

“王爷,起兵吧!”现在说话的是方光琛。他是曾经巡抚辽东的前明尚书方一藻之子,也和刘玄初、汪士荣一样,力主反清,他本来担心素来没有野心的吴应熊会反对起兵,但是刚才吴应熊一番话,已经表明了其反清的立场,所以也就没了鼓励,笑着对吴三桂道:“康熙正全力对付广东的朱三太子,咱们如果起兵杀向湖广,图海、孙延龄所率的两广清军必然覆灭......届时长江以南,就再无人可挡王爷您的大兵了,机会难得啊!”

底下人几个意见一致了,可吴三桂的眉头还是紧紧锁着,过了好一会儿,才长长的出了口气,“老夫潜伏敌营二十七年,现在终于要功德圆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