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8章 康熙,小精忠也想当皇帝!(第一更)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河南省,南洋府,新野县境内,奴气冲天!

官道之上,马蹄声如雷鸣一般隆隆而动,数百身穿黄马褂的骑兵,簇拥着大清九五之尊康熙皇帝和数十名随军出征的大臣,走在行军队伍的中间。

在他们的身前、身后,是无数的黄、白、红、蓝、绿等五色旗帜,迎风翻滚,更有无穷无尽的铁骑步卒跟随。大清天子的亲征之兵,终于开到了襄阳府附近。

现在跟随在康熙皇帝身边的,主要是从北京一路跟随而来的三万包衣奴才兵。这些包衣奴才兵身着的军服,使用的旗帜,都和正宗的八旗天兵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八色布面甲和旗号。

这八旗包衣兵,又被分进了前锋营、火器营、骁骑营、护军营等四大营——每个大营下面,都有八个旗鼓包衣参领,称为“某营某旗包衣参领”,下面管着从同一旗里面发过来的包衣奴才兵。

跟着康熙皇帝的三万八旗包衣奴才兵,就这样被编组成了四个各有四千或六千人的大营。其中前锋营、护军营都是四千人,火器营、骁骑营人多一些,都是六千人。

另外,前锋营、护军营都是一水的骑兵。而火器营和骁骑营,则是步骑混合的部队——他们的名称虽然叫火器营、骁骑营,但是装备基本都一样。

火器营也有骑兵,骁骑营也有炮兵、鸟枪兵、长枪兵,两个大营的编制几乎完全相同,都是炮、步、骑等诸兵种合成的。不过这个合成并不在大营一级,而是在下面的参领一级。

卓布泰、福全、明珠,还有一个从宁古塔调来的瓜尔佳.巴海分别担任了骁骑营、火器营、护军营和前锋营的管营大臣。

除了这三万包衣奴才兵之外,康熙皇帝还从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直隶等五省抽调了一万名经过了“奴才化”改编的绿营兵——一万人当中有二百多个旗人和一千七百多个包衣奴才。“奴才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

这一万“奴才率”高达百分之二十的绿营兵,现在也被编入了包衣奴才军,称为“包衣军绿旗营”,由王辅臣担任绿旗营的管营大臣。

也就是说,跟随康熙的包衣奴才军总共有四万之众,全都是“已为奴才”、“已为包衣”和“欲为包衣”的大清好奴才、好包衣和好奴隶。

来自关外范家庄园的阎包衣就是“已为包衣”这一级的好包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很有希望晋升。

对了,因为他比较精壮,而且又出自“大清第一包衣”的门下,所以就被编入了包衣护军营,成为了一名保卫康熙皇帝的包衣骑兵。

这会儿正骑着马,走在康熙皇帝和一群大臣的身后......真是无比的荣耀啊!

一张被太阳晒得漆黑的面孔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包衣奴才当得太开心了!

有人开心,有人则在担心。

在这四万包衣奴才军中,心情最忧郁的无疑就是汪士荣了。他是以王辅臣师爷的身份入京的,在王辅臣出任包衣绿旗营管事大臣后,也给办了个八旗汉军的身份,还是正黄旗的。成了令人羡慕的“奴才众”中的一员。

现在骑马走在绿旗营军中的汪士荣,都能感到不时有羡慕的目光射向自己——正黄旗汉军的奴才啊!这可是奴中上品了,怎不叫包衣绿旗营中连包衣都不是的奴隶兵羡慕?

而且汪士荣还能感觉到这种羡慕完完全全是发自内心的......

而更让他感到担心的是王辅臣的态度。

王辅臣现在可厉害了,官拜内大臣、包衣奴才军管事大臣、御前大臣,还赐了巴图鲁勇号。真正的位极人臣啊!

他都这样了,还造哪门子反?

吴三桂能给他的,康熙都已经给到位了!

汪士荣正在担心王辅臣当奴才当上瘾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忽然响起,他忙抬头一看,就见穿着一身黄马褂的王辅臣正带着十几名绿旗营的骑兵飞马而来,其中还有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看着有点眼生。

这个王辅臣的绿骑营是全军的急先锋,走在四万奴才军的最前面,负责替康熙皇帝打前站。他之前就带着一队骑兵先往樊城去见出迎的勒尔锦、图海、董鄂、鄂札、杰书等人了。

现在怎么急匆匆的奔回来了?难道出了什么状况?

汪士荣刚想开口发问的时候,王辅臣已经从他身边飞马而过,直接往康熙所在的位置奔去了。

......

“皇上,又有人要造反!”

见着了正骑在马上的康熙,又行过打千礼后,王辅臣也不等康熙召唤,直接就凑上去,然后压低声音报告。

康熙皇帝并没有显得太惊讶,只是低声问:“这次是谁?”

这年头有人造反不奇怪,所以康熙一点都不吃惊,这份从容淡定,让王辅臣相当佩服,他忙说出了将要造反之人的姓名。

“耿精忠!”

康熙点点头,又问:“耿精忠揭发谁?”

“不是耿精忠揭发谁,而是耿精忠自己要反!”

“什么?”康熙皇帝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耿精忠造反?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呀?耿精忠为什么要造反?

“耿精忠现在到哪儿了?”没等王辅臣回答,康熙又问,“福州在谁手里?”

他的问题不是问王辅臣的,而是问明珠的。

在康熙御驾亲征后,大清朝廷就分成了行朝和留守两部分。其中行朝的大臣们以大学士、兵部尚书、御前大臣、包衣奴才军管事大臣纳兰明珠为首。

“回皇上的话,”明珠道,“耿精忠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武夷山中,福建的首府福州已经沦陷。”

“那他还造什么反?”康熙感到莫名其妙,“福州都没了,他还反什么?”

“皇上,奴才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反。”王辅臣这个时候递上两本折子,“这是图海图中堂的密折,还有揭发耿精忠谋反的刘进忠、孙延龄二人的密折。”

“什么?”康熙皇帝吓了一跳,“还有孙延龄的联名?”

孙延龄现在还在赣州府当定南将军,虽然没有什么实力,但还能起到监视刘进忠的作用。

如果仅仅只有刘进忠一人的揭发,康熙皇帝都不一定会相信。

但是现在加上了孙延龄的联名,这可就非同小可了。

王辅臣道:“皇上,图海还派了他的师爷的周培公来和皇上解释这事儿。”

“周培公?”康熙听了这名儿有点耳熟,不过他也来不及细想,赶紧招呼道,“周培公,快快上前说话!”

“嗻!”

跪在地上的周培公赶紧起身,几步就到了康熙跟前,然后又跪下等着天语垂询。

“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皇上,”周培公急忙道,“孙延龄日前携带他和刘进忠揭发耿精忠的密折,还有耿精忠写给刘进忠的亲笔信突然抵达武昌......图中堂和微臣都看过孙延龄带来的耿精忠的亲笔信了,的确是其亲笔,而且其中的内容令人咋舌,简直丧心病狂啊!以至于刘进忠和孙延龄都认为耿精忠不仅反了,而且已经疯了!”

“那,那孙延龄到了哪里?”康熙连忙追问。

“已经被图中堂带来了襄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