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2章 王辅臣,快去投降!(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原来布木布泰是因为康熙皇帝急调布尔尼入口增援河南的事儿恼火呢!

她可是经历过后金和察哈尔连翻恶斗的老人了,而且她自己就是蒙古人,娘家也姓孛儿只斤,太知道察哈尔中央万户在蒙古人当中的威信了。

别看这个布尔尼现在只剩下一个残破的察哈尔札萨克旗,但一个不留神,他就把整个草原都搅得天翻地覆。

当年的达延汗有什么?除了黄金家族的嫡系血脉,他什么都没有。还不是被他的养母兼老婆满都海扶植起来,成为蒙古中兴之主了?

现在布尔尼的实力比当年的达延汗可强多了......就差一个满都海了!

另外,蒙古人对于能打胜仗的首领向来是非常服气的。如果布尔尼能在河南战场上捅康熙一刀子,等他回到蒙古草原后一准会立即成为整个漠南蒙古的领袖!

而漠南蒙古和漠西卫拉特蒙古一向是东南西北四部蒙古人中最能打的。

在以往的许多年中,凡是有强者崛起于漠南,就一定能击败漠北,压服东道,成为新一代的蒙古领袖。

所以布尔尼距离崛起,就真的只差一场够分量的胜利,或是一个好老婆啊!

“皇祖母,”常宁也知道现在北京城有点空虚,不过他还是安慰布木布泰道,“孙儿手中还有六千巡捕三营精兵。

而且天津总兵王玉玺已经率兵三千来了北京......加上他的兵,现在北京城有足足九千绿营精兵。

另外,北京城的城墙可不是布尔尼的蒙古骑兵能突破的!

所以皇祖母尽管放心,北京城万无一失!”

康熙敢放布尔尼入口,自然也有相应的安排。

他的安排一是命常宁接管巡捕三营,并出任九门提督,总领北京城防。

同时,康熙还让天津总兵王玉玺率兵三千来北京,也在常宁手下听用。

王玉玺的三千绿营兵原是防御天津海口的,康熙因为担心朱和墭的军队走海路北伐,所以一直不敢撤了守海口的兵。

但是现在天津海口冰封数十里,根本不可能登陆。这支守海口的绿营兵也就可以被调到北京了。

而守海口是靠炮台的,所以这三千绿营打野战不行,放炮守城绝对没问题。

有他们守北京,布尔尼的蒙古兵根本不可能打破城池,最多就在北京城外掠一把......这个风险,康熙也只好承担了。

至于布尔尼抵达河南之后,康熙也早就有了安排。

常宁接着对布木布泰说:“皇兄已经有了击破吴应麒所部的办法......等布尔尼的大军抵达河南前线时,吴应麒多半已经陷入重围了。到时候布尔尼怎么可能替被围的吴应麒火中取栗?而且皇上还会安排一场鸿门宴,把布尔尼控制起来。总之,是不会有意外的。”

布木布泰叹了口气,道:“皇帝就是太自信了,总觉得自己比谁都高明,不会有什么意外......可是自从广东的变乱起来,已经出了多少意外?何来万无一失?”

布木布泰才说到这里,她的陪嫁丫鬟,今年已经六十出头的苏麻喇姑走了进来,先向布木布泰行了个福礼,然后笑着道:“太后,察哈尔王府刚才派人递了折子,说是察哈尔王爷布尔尼和台吉罗卜藏想要进城看他们俩的阿玛,还想来慈宁宫给您请安。”

上一任察哈尔亲王阿布鼐的妻子,也就是布尔尼和罗卜藏的生母马喀塔可是皇太极的正氏孝端文皇后哲哲生的,那是嫡女啊!身份尊贵,当然在北京拥有赐第,她的赐第现在就是察哈尔王府了。

而有了马喀塔这层关系,布尔尼和罗卜藏入京后自然得去拜见布木布泰了。

常宁笑着对布木布泰道:“皇祖母,他们既然肯入城,应该是没有反心的。”

布木布泰哼了一声:“还是小心一点好......”

......

康熙皇帝现在的驻跸之地是河南省会开封府!

而且他还准备在开封府同吴应麒的北伐大军展开一场决定性的会战!

三十个固山,超过十五万之数的八旗新军,已经冒着康熙十三年腊月和十四年正月的严寒,迅速向开封府靠拢。

与此同时,吴应麒率领的十万吴周北伐军,也正以每天推进五六十里的高速,通过冰封的平原,向着开封府城而来。

一路上不攻城,不占地,除了向路过的城市要点补给,就是蒙头前进。

看着意思,就是要一口气冲到北京城啊!

而这种打法,的确是让康熙最头疼的。

因为十万吴周大军抱团前进是很难击破的......如果不算那些战斗力很不靠谱的蒙古人,康熙皇帝现在最多能拿出十五万新军用于野战。

虽然十五万比十万大,但是吴周的十万大军是胜兵,而康熙的十五万人是连吃败仗的败军......两者的实际战斗力恐怕相差无几啊!

所以吴应麒这种抱团猛冲的办法,让康熙皇帝非常头疼。

不过再头疼,该打的决战还是得打。

而开封府则是康熙的“底线”,他可不能让吴周大军过黄河。因为“黄河”的标志性太强了,一旦吴周大军过了黄河,就意味着战火已经烧到了北京城的大门口!

现在还在观望的许多大清朝的地方官员和豪强,都会选择倒向吴三桂。

到时候都用不着打,中原大地就得易帜,康熙能保住几个“点”就算是运气好的了。

所以在开封府境内决战,也就成了康熙唯一的选择了!

而他的皇叔父岳乐前些日子还真提出了一个在开封府境内打决战的计划!

是悄悄给他的,而且还嘱咐康熙一定要保密,连王辅臣、周培公这样的心腹最好也瞒着......不是岳乐不放心这两个奴才,而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而且王辅臣还得在岳乐提出的这个方案中派上大用场!

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大用的王辅臣,这会儿正脚步匆匆地走进康熙设在开封行在中的南书房——他现在已经不是南书房大臣了,在康熙确定朱和墭没死之后,就把王辅臣的南书房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给撸了。不过却给了他一个振武将军的头衔当安慰,同时还命王辅臣出任河南提督,负责开封府的防务。

“奴才王辅臣,恭请皇上圣安!”

走进南书房的王辅臣,并没有因为“失宠”而流露出任何不满和沮丧,还是恭恭敬敬地向康熙行三跪九叩大礼。

“王辅臣,”康熙等王辅臣叩头完毕,才缓缓发问,“朕有一个关系大清兴亡的差事要交给你去办,你能给朕办好吗?”

“能!一定能!要办不好,奴才提头来见!”

康熙摇摇头,“这差事极其危险,要办不好,你我就只能来生再见了!”

来生再见?王辅臣心说;“什么差事?那么危险?不会和孙思克一样吧?”

“王辅臣,”康熙一字一顿地说,“朕要你去向吴三桂投降!”

“啊?”王辅臣吃了一惊,同时也给吓一跳,心脏也剧烈跳动起来了。这个康熙皇帝不会是发现了什么,现在在用言语试探吧?

不等王辅臣回答,康熙又道:“王辅臣,朕要你去向吴应麒诈降!然后把他和他的人马都引到朱仙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